• <small id="s80o4"><li id="s80o4"></li></small><small id="s80o4"><div id="s80o4"></div></small>
  • <small id="s80o4"></small><small id="s80o4"><div id="s80o4"></div></small>
  • <div id="s80o4"><li id="s80o4"></li></div><div id="s80o4"></div>
  • <div id="s80o4"></div>
  • <li id="s80o4"></li>
  • <small id="s80o4"></small>
  • 歡迎收藏本站,按 Ctrl+D 即可將本站加入收藏夾。
    祈禱工作報告網qdbeian.com > 免費論文 > 畢業論文

    設計畢業論文

    2022-06-01

    設計畢業論文二十篇

    畢業論文】導語,大家所閱讀的此篇有66237文字共二十篇,由馬鑫小盡心厘正后發布!能力是完成一項目標或者任務所體現出來的綜合素質。 人們在完成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能力有所不同,能力是直接影響活動效率,并使活動順利完成的個性心理特征。設計畢業論文倘若你對此篇文章想說點什么,可以發表分享給大家!

    設計畢業論文 第一篇

    (一)研究思路

    主要從書籍裝設計的材料、技巧、手法等方面以及書籍裝在市場中的需求探討,向讀者傳遞書籍的科學知識信息進行。設計者設計時要研究市場需求、市場空間、市場消費心理、社會時尚、審美情趣等市場運疇規律,使書籍在市場中能優勝劣態,提高企業品牌,樹立企業形象,在競爭日益激烈中脫穎而出。

    (二)研究方法

    1. 規范法:在本文的研究過程中,主要從書籍裝幀設計的材料、技巧、手法等方面以及書籍裝幀在市場中的需求探討,以書籍裝幀設計藝術的原則與結合實際生活來。

    2.定量法:在研究書籍裝幀的設計過程中,收集了國內與國外對書籍裝幀設計的研究現狀。從現今書籍裝幀的設計藝術,生產技術及消費理念,還有市場需求和發展趨勢探討,使書籍裝幀的設計提高更深的層次。

    設計畢業論文 第二篇

    研究的現狀:

    金陽新區是近年來貴陽市的重點建設項目,新區的五星級酒店的建設在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地方旅游環 境、投資環境,滿足豪華消費需求方面能夠發揮作用。建五星級酒店,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當地經濟發展良好態勢與市場前景。如果沒有一定數量的五星級酒店, 在當地投資的外商以及全球各地度假的人,這些消費能力比較強的群體,還有一些高端消費實力的國際游客,更傾向于選擇與其消費層次相符的住處,倘若當地沒有 足夠數量的豪華住所勢必留不住這類消費群體。另外,豪華酒店本身資金實力雄厚,有自己的一套營銷模式。酒店通過參加國際國內的各種推介會、博覽會對酒店進 行自我推銷,在推銷酒店自身的同時也推銷了當地的旅游資源。更為重要的是,豪華酒店的出現,提升當地城市的美譽度,打造當地旅游城市的接待形象。

    豪華酒店是衡量一個地區接待水準的首要條件,也是檢測一個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標尺。一個城市是否擁有豪華酒店與當地經濟發展程度密切相關。隨著城市面 貌發生巨大的變化,旅游業也飛速發展,一個城市擁有高檔次星級酒店的多少,反映了一個地方旅游接待能力水平的高低。豪華旅游度假酒店賓館的出現能夠完善旅 游配套設施,使旅游接待能力進一步提高。

    研究目的和意義:

    通過該五星級酒店的規劃設計任務,合理解決設計中所遇到的問題。提高綜合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獨 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了解當代建筑領域的新技術和新形勢,使現有學習的理論適應時代的發展。樹立正確的建筑設計觀,在設計實踐中充分體會與貫徹功能 適用、技術先進、經濟合理、造型美觀、環境適宜的設計原則;酒店設計可以讓我們綜合應用所學的各種理論知識和技能,進行全面、系統、嚴格的技術及基本能 力的練習,通過這次酒店設計強化我們對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培養我們收集資料和調查研究的能力,一定的方案比較、論證的能力,一定的理論分析 與設計運算能力,進一步提高應用計算機繪圖的能力。掌握資料的收集和分析、相關規范的選擇和運用;掌握設計方案的選擇、成果圖的繪制以及設計文本的編制全 過程。酒店設計是一個多元化設計,所以也是鍛煉我們能力的一個很好機會,我們能從中學到很多課堂沒有的東西,這也是為我們馬上面向社會做一個鋪墊。讓我們 能在畢業之際把以前所學更加鞏固,查缺補漏,運用現代建筑理論指導建筑方案設計,提高建筑創作能力。認真完成各項圖紙要求,通過總圖規劃和建筑的設計表 達,進一步鞏固建筑制圖的基本知識和建筑表現技法。

    希望在整個過程中能發揮以往在學校所學理論知識和課程設計創新的能力,做好符合實施條件的畢業設計。

    研究內容(內容、結構框架以及重點、難點):

    一、項目概況:

    1.區位說明

    該用地位于金陽新區,是貴陽市銳意開發建設的城市新區,位于貴陽市域地理中心,地處百花山脈與黔靈山脈之間,環繞觀山水庫,擁有山環水抱的優越自然環 境;距中心區僅12公里,通過貴遵高等級公路和川黔、滇黔公路與云南、重慶、四川相聯系,交通便利,地勢平坦,是投資建設的理想境地。

    2.各類重要建設項目概述

    金陽新區是未來貴陽市級領導機關所在地,市級體育中心位于新區南部,占地約73公頃;市級文化中心位于新區中部,占地28公頃;未來的貴陽大學城位于 新區西部占地170公頃;高新科技工業園區位于新區東南部,占地約190公頃。金陽新區是園林式生態型可持續發展的新區,是塑造貴陽城市新形象的廣闊空 間。

    3.區位優勢

    金陽新區地形平坦、地質條件優越、氣候宜人、環境優美、交通便捷、擁有60平方公里集中的丘陵用地,是貴陽市周圍難得的開發新區的理想境地。

    二、規劃設計要求:

    1.總體規劃要求:在總體布局上,要結合城市道路交通合理組織內外交通流線,推敲建筑與環境之間關系,結合城市景觀及用地周邊環境作好建筑空間布局及立面造型設計。

    2.無障礙設計要求:充分考慮無障礙設計,保證舒適,安全的使用要求。

    3.建筑功能設計要求:功能及流線要清晰,不能混淆及交叉。

    4.設備設計要求:要統籌考慮供電、通訊、暖通、給排水等內容。

    5.其他設計要求:滿足規劃、消防、安全、衛生等要求。

    三、設計成果要求:

    (一)文字部分(說明不少于3000字):

    1.項目基本情況介紹;

    2.用地趣味、交通、周邊及內部情況介紹;

    3.項目基本要求及設計依據;

    4.設計原則及路線;

    5.設計構思及理念;

    6.總體布局及流線組織;

    7.各功能區劃分及各層平面布置;

    8.造型及立面處理;

    9.設備專業安排;

    (二)圖紙部分:

    1.區位關系圖(1:5000~1::10000)

    2.用地及周邊現狀分析圖

    3.總平面圖(1:1000)

    4.各層平面圖(標準層可合并,1:200~1:500)

    5.立面圖(4個1:200~1:500)

    6.剖面圖(2個1:200~1:500)

    7.效果圖(不少于二張)

    8.相關分析圖及輔助圖(至少三張)

    研究方法、手段:

    通過前期調研掌握大量資料為下一部進行設計做好基礎,從功能及形象入手布置平面,同時對結構有初步定位,逐步完善建筑單體的同時兼顧整個場地的規劃,最終完善方案各項目標,最終繪制正式圖。

    研究進度:

    周數主要內容

    布置任務、收集資料、現狀調查

    分析整理、調研報告

    草圖分析

    設計草圖、設計深化

    定稿

    文本、展板,PPT演講稿

    組內預答辯

    填寫畢業表格

    主要參考文獻:

    1.劉土軍,魯凱麟編著.旅游飯店星級的劃分與評定(GB/T14308-20xx).中國旅游出版社.20xx

    2.劉蘇.《民用建筑設計通則圖說--現行建筑設計規范圖說大全》.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xx

    3.亓育岱,寧荍,張福嶺.《高層民用建筑防火設計圖說--現行建筑設計規范圖說大全》.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xx

    4.杜承.《新東方主義設計的嘗試岱海賓館》.天津大學出版社.20xx

    5.《建筑創作》雜志社主編.《海南博鰲水城金海岸溫泉大酒店暨亞洲會議中心設計》.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xx

    6.郝樹人.《酒店規劃設計學》.旅游教育出版社.20xx

    7.(英)沃森.《酒店設計革命》.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8.師高民.《酒店空間設計》.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xx

    9.溫泉,田子葳,譚建華.《酒店設計-規劃與發展》.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xx

    10.(德)喬費舍爾.《現代酒店設計》.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xx

    11.王奕.《酒店與酒店設計》.水利水電出版社.20xx

    12.周愷.《東莞松山湖凱悅酒店》.建筑學報.20xx

    13.朱守訓.《深圳華僑城洲際大酒店》.建筑學報.20xx

    14.張文忠.《公共建筑設計原理》第四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xx

    設計畢業論文 第三篇

    畢業設計是大學三年的綜合性實踐環節,目的是通過課題的設計研究,培養綜合運用各門課程知識的能力,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高專學生的畢業設計應密切與生產實際相結合,應與培養職業能力相結合,應體現高專學生的特點。

    在柳青松教授的周密安排和精心指導下,這次畢業設計從確定設計課題、擬定設計方案、設計過程到畢業答辯都按照畢業設計工作計劃進行。

    第一,充分調研,確定應用型畢業設計課題。

    選好畢業設計題目是實現畢業設計目標、保證畢業設計質量的前提,我們的畢業設計的課題取自企業生產實際。這個課題能較全面地應用學生所學專業知識或者將來工作所需的專業技術,達到綜合運用的目的,既能夠解決企業急需解決的生產技術問題,又能夠培養學生的職業崗位能力,難度不是很大,符合我們??粕膶I理論知識水平和實際設計能力,工作量恰當,能夠在規定時間內完成。

    第二,反復論證,確定零件設計方案。

    明確課題的性質、意義、設計內容、設計要達到的技術經濟指標和完成時間,并確定好正確合理的設計方案是完成設計任務的保證,平時與同學進行討論,并在老師使的指導下進行設計,使我們對課題設計方案做到心中有數。

    第三,完善設計,準備畢業設計答辯

    完整的設計包括設計圖紙和設計說明書等技術文件。根據設計任務書要求,全面檢查設計技術資料,按照指導教師的批改,認真修改圖紙錯誤,認真修改設計說明書。

    在這次畢業設計過程中,通過自己努力和柳青松教授的精心指導,我很好的利用了學校的豐富的圖書館資源,查閱了大量的模具設計與制造書籍、手冊等資料,能夠比較好地完成了這次畢業設計的任務。

    通過這次畢業設計,我對柴油機機體零件工藝規程及工藝裝備設計過程有了一定了解,學到了很多有用實用的本領。畢業設計不僅是對前面所學知識的檢驗,而且也是對自己能力的一種提高。主要收獲和體會如下:

    第一,學到了產品設計的方法。產品設計過程是創造性勞動的過程,產品的設計應按科學程序進行,一般包括課題調研、擬定設計方案,總體設計,零部件設計、技術資料整理、產品試制、改進設計等過程,一個產品須經過多次改進,才能完善和成熟。

    第二,提高了綜合應用各門知識的能力。以前課程設計接觸課程知識比較窄。這次畢業課題是設計一套完整的柴油機機體零件工藝規程及工藝裝備設計,要把每個零件設計出來,

    需要制造工藝和機械設計方面的知識。

    第三,鞏固了計算機繪圖能力。以前用CAD繪圖,僅僅是知道主要指令的操作,通過這次繪圖大量的圖樣,更加熟悉了機械制圖中常用指令的操作方法,用簡便快速方法畫出完整正確的零件圖樣,猶其對三維繪圖軟件Solidworks和UG更加了解。

    第四,提高了收集資料和查閱手冊的能力。收集資料是做畢業設計的前期準備工作,資料是否全面、可靠,關系到整個畢業設計的進程。查閱手冊是設計過程中隨時要做的事情。只有廣泛收集有用的資料才能設計出比較好的產品。

    總之,通過畢業設計,我們經受了鍛煉對所學的理論知識進行綜合運用,為今后從事生產第一線的技術發行工作、技術管理工作將有非常大的幫助。這與系部領導和柳青松教授的精心指導是分不開的。謹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限于本人知識水平有限,又沒有工作的實踐經驗,本設計中定存在不到之處,敬請老師同學批評指正,提出寶貴意見,以便及時糾正。柴油機以其設計緊湊,啟動輕便,維修簡便,技術經濟指標先進,能為手扶拖拉機、水泵、電站、運輸及多種農副業加工機械和設備作配套動力,在工農業生產中得到廣泛的應用。機體是柴油機的一個重要零件,精鏜孔又是機體加工中最關鍵的工序,機體70%以上的主要技術要求均在此工序得到保證。加工精度要求高,特別是機體氣缸套孔止口深度公差,大跨度等直徑同軸孔、平衡軸孔孔徑公差,大懸臂氣缸孔孔徑公差,曲軸孔與氣缸孔垂直度,曲軸孔與平衡軸孔、曲軸孔與凸輪軸孔軸心線平行度,氣缸套孔止口面與氣缸孔軸心線垂直度等的精度要求較高。

    設計畢業論文 第四篇

    1.課題名稱:

    鋼筋混凝土多層、多跨框架軟件開發

    2.項目研究背景:

    所要編寫的結構程序是混凝土的框架結構的設計,建筑指各種房屋及其附屬的構筑物。建筑結構是在建筑中,由若干構件,即組成結構的單元如梁、板、柱等,連接而構成的能承受作用(或稱荷載)的平面或空間體系。

    編寫算例使用最新的《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xx,該規范與原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J10-89相比,新增內容約占15%,有重大修訂的內容約占35%,保持和基本保持原規范內容的部分約占50%,規范全面總結了原規范發布實施以來的實踐經驗,借鑒了國外先進標準技術。

    3. 項目研究意義:

    建筑中,結構是為建筑物提供安全可靠、經久耐用、節能節材、滿足建筑功能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與建筑材料、制品、施工的工業化水平密切相關,對發展新技術。新材料,提高機械化、自動化水平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由于結構計算牽扯的數學公式較多,并且所涉及的規范和標準很零碎。并且計算量非常之大,近年來,隨著經濟進一步發展,城市人口集中、用地緊張以及商業競爭的激烈化,更加劇了房屋設計的復雜性,許多多高層建筑不斷的被建造。這些建筑無論從時間上還是從勞動量上,都客觀的需要計算機程序的輔助設計。這樣,結構軟件開發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棟建筑的結構設計是否合理,主要取決于結構體系、結構布置、構件的截面尺寸、材料強度等級以及主要機構構造是否合理。這些問題已經正確解決,結構計算、施工圖的繪制、則是另令人辛苦的具體程序設計工作了,因此原來在學校使用的手算方法,將被運用到具體的程序代碼中去,精力就不僅集中在怎樣利用所學的結構知識來設計出做法,還要想到如何把這些做法用代碼來實現,

    4.文獻研究概況

    在不同類型的結構設計中有些內容是一樣的,做框架結構設計時關鍵是要減少漏項、減少差錯,計算機也是如此的。

    建筑結構設計統一標準(GBJ68-84) 該標準是為了合理地統一各類材料的建筑結構設計的基本原則,是制定工業與民用建筑結構荷載規范、鋼結構、薄壁型鋼結構、混凝土結構、砌體結構、木結構等設計規范以及地基基礎和建筑抗震等設計規范應遵守的準則,這些規范均應按本標準的要求制定相應的具體規定。制定其它土木工程結構設計規范時,可參照此標準規定的原則。本標準適用于建筑物(包括一般構筑物)的整個結構,以及組成結構的構件和基礎;適用于結構的使用階段,以及結構構件的制作、運輸與安裝等施工階段。本標準引進了現代結構可靠性設計理論,采用以概率理論為基礎的極限狀態設計方法分析確定,即將各種影響結構可靠性的因素都視為隨機變量,使設計的概念和方法都建立在統計數學的基礎上,并以主要根據統計分析確定的失效概率來度量結構的可靠性,屬于“概率設計法”,這是設計思想上的重要演進。這也是當代國際上工程結構設計方法發展的總趨勢,而我國在設計規范(或標準)中采用概率極限狀態設計法是迄今為止采用最廣泛的國家。

    結構的作用效應 常見的作用效應有:

    1.內力。

    軸向力,即作用引起的結構或構件某一正截面上的法向拉力或壓力;

    剪力,即作用引起的結構或構件某一截面上的切向力;

    彎矩,即作用引起的結構或構件某一截面上的內力矩;

    扭矩,即作用引起的結構或構件某一截面上的剪力構成的力偶矩。

    2.應力。如正應力、剪應力、主應力等。

    3.位移。作用引起的結構或構件中某點位變(線位移)或某線段方向的改變(角位移)。

    4.撓度。構件軸線或中面上某點在彎短作用平面內垂直于軸線或中面的線位移。

    5.變形。作用引起的結構或構件中各點間的相對位移。變形分為彈性變形和塑性變形。

    6.應變:如線應變、剪應變和主應變等。

    極限狀態 整個結構或結構的一部分超過某一特定狀態就不能滿足設計規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此特定狀態稱為該功能的極限狀態。極限狀態可分為兩類:

    1.承載能力極限狀態。結構或結構構件達到最大承載能力或達到不適于繼續承載的變形的極限狀態:

    (1)整個結構或結構的一部分作為剛體失去平衡(如傾覆等);

    (2)結構構件或連接因材料強度被超過而破壞(包括疲勞破壞),或因過度的塑性變形而不適于繼續承載;

    (3)結構轉變為機動體系;

    (4)結構或結構構件喪失穩定(如壓屈等)。

    2.正常使用極限狀態。結構或結構構件達到使用功能上允許的某一限值的極限狀態。出現下列狀態之一時,即認為超過了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1)影響正常使用或外觀的變形;

    (2)影響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局部損壞(包括裂縫);

    (3)影響正常使用的振動;

    (4)影響正常使用的其它特定狀態。

    結構設計的基本任務,是在結構的可靠與經濟之間選擇一種合理的平衡,力求以最低的代價,使所建造的結構在規定的條件下和規定的使用期限內,能滿足預定的安全性、適用性和耐久性等功能要求。為達到這個目的,人們采用過多種設計方法。以現代觀點看,可劃分為定值設計法和概率設計法兩大類。

    1.定值設計法。將影響結構可靠度的主要因素(如荷載、材料強度、幾何參數、計算公式精度等)看作非隨機變量,而且采用以經驗為主確定的安全系數來度量結構可靠性的設計方法,即確定性方法。此方法要求任何情況下結構的荷載效應S(內力、變形、裂縫寬度等)不應大于結構抗力R(強度、剛度、抗裂度等),即S≤R。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前,我國和國外主要都采用這種方法。

    2.概率設計法:將影響結構可靠度的主要因素看作隨機變量,而且采用以統計為主確定的失效概率或可靠指標來度量結

    此文共有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設計畢業論文 第五篇

    根據近幾年來學習android平臺程序開發的經驗,結合現在已有技術,設計一個基于android平臺的塔防類的游戲應用。 設計制作該塔防游戲的目的在于在已有的塔防游戲之上進行玩法的創新,通過加入手勢操作等特殊的游戲操作來充分發揮移動平臺的機能,對于android塔防游戲的開發與提高android塔防游戲的質量和可玩性有著極大的幫助作用。

    設計畢業論文 第六篇

    畢業設計(論文)是教學計劃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是完成專業培養目標的最后一個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為了切實做好我校學生的畢業設計(論文)工作,進一步提高我校學生畢業設計(論文)的質量,特制訂如下規定。

    設計畢業論文 第七篇

    沖壓模具畢業設計論文

    1 緒論 1.1 概述

    沖壓成形作為現代工業中一種十分重要的加工方法,用以生產各種板料零件,具有很多獨特的優勢,其成形件具有自重輕、剛度大、強度高、互換性好、成本低、生產過程便于實現機械自動化及生產效率高等優點,是一種其它加工方法所不能相比和不可替代的先進制造技術,在制造業中具有很強的競爭力,被廣泛應用于汽車、能源、機械、信息、航空航天、國防工業和日常生活的生產之中。

    在吸收了力學、數學、金屬材料學、機械科學以及控制、計算機技術等方面的知識后,已經形成了沖壓學科的成形基本理論。以沖壓產品為龍頭,以模具為中心,結合現代先進技術的應用,在產品的巨大市場需求和推動下,沖壓成形技術在國民經濟發展、實現現代化和提高生活水平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1.2 沖壓技術的進步

    進幾十年來,沖壓技術有了飛速的發展,它不僅表現在許多新工藝與新技術在生產的廣泛應用上,如:旋壓成形、軟模具成形、高能率成形等,更重要的是人們對沖壓技術的認識與掌握的程度有了質的飛躍[1]。

    現代沖壓生產是一種大規模繼續作業的制造方式,由于高新技術的參與和介入,沖壓生產方式由初期的手工操作逐步進化為集成制造(圖1-1)。生產過程逐步實現機械化、自動化、并且正在向智能化、集成化的方向發展。實現自動化沖壓作業,體現安全、高效、節材等優點,已經是沖壓生產的發展方向。 圖1-1 沖壓作業方式的進化 沖壓自動化生產的實現使沖壓制造的概念有了本質的飛躍。結合現代技術信息系統和現代化管理信息系統的成果,由這三方面組合又形成現代沖壓新的生產模式—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CIMS(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把產品概念形成、設計、開發、生產、銷售、售后服務全過程通過計算機等技術融為一體,將會給沖壓制造業帶來更好的經濟效益,使現代沖壓技術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 1.3 模具的發展與現狀

    模具是工業生產中的基礎工藝裝備,是一種高附加值的高技術密集型產品,也是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要領域,其技術水平的高低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制造水平的重要標志。隨著國民經濟總量和工業產品技術的不斷發展,各行各業對模具的需求量越來越大,技術要求也越來越高。目前我國模具工業的發展步伐日益加快,“十一五期間”產品發展重點主要應表現在 [2]: (1)汽車覆蓋件模;

    (2)精密沖模;

    (3)大型及精密塑料模; (4)主要模具標準件; (5)其它高技術含量的模具。

    目前我國模具年生產總量雖然已位居世界第三,其中,沖壓模占模具總量的40%以上[2],但在整個模具設計制造水平和標準化程度上,與德國、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相當大的差距。以大型覆蓋件沖模為代表,我國已能生產部分轎車覆蓋件模具。轎車覆蓋件模具設計和制造難度大,質量和精度要求高,代表覆蓋件模具的水平。在設計制造方法、手段上已基本達到了國際水平,模具結構功能方面也接近國際水平,在轎車模具國產化進程中前進了一大步。但在制造質量、精度、制造周期和成本方面,以國外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標志沖模技術先進水平的多工位級進模和多功能模具,是我國重點發展的精密模具品種,在制造精度、使用壽命、模具結構和功能上,與國外多工位級進模和多功能模具相比,存在一定差距[2-3]。

    1.4 模具CAD/CAE/CAM技術

    沖壓技術的進步首先通過模具技術的進步來體現出來。對沖模技術性能的研究已經成為發展沖壓成形技術的中心和關鍵。

    20世紀60年代初期,國外飛機、汽車制造公司開始研究計算機在模具設計與制造中的應用。通過以計算機為主要技術手段,以數學模型為中心,采用人機互相結合、各盡所長的方式,把模具的設計、分析、計算、制造、檢驗、生產過程連成一個有機整體,使模具技術進入到綜合應用計算機進行設計、制造的新階段。模具的高精度、高壽命、高效率成為模具技術進步的特征。

    模具CAD/CAE/CAM是改造傳統模具生產方式的關鍵技術,是一項高科技、高效益的系統工程。它以計算機軟件的形式,為企業提供一種有效的輔助工具,使工程技術人員借助于計算機對產品性能、模具結構、成形工藝、數控加工及生產管理進行設計和優化[4]。模具CAD/CAE/CAM技術能顯著縮短模具設計與制造周期,降低生產成本和提高產品質量已成為模具界的共識。 模具CAD/CAE/CAM在近20年中經歷了從簡單到復雜,從試點到普及的過程。進入本世紀以來,模具CAD/CAE/CAM技術發展速度更快,應用范圍更廣。

    在級進模CAD/CAE/CAM發展應用方面,本世紀初,美國UGS公司與我國華中科技大學合作在UG-II(現為Nx)軟件平臺上開發出基于三維幾何模型的級進模CAD/CAM軟件Nx-PDW。該軟件包括工程初始化、工藝預定義、毛坯展開、毛坯排樣、廢料設計、條料排樣、壓力計算和模具結構設計等模塊。具有特征識別與重構、全三維結構關聯等顯著特色,已在20xx年作為商品化產品投入市場。與此同時,新加波、馬來西亞、印度及我國、香港有關機構和公司也在開發和試用新一代級進模CAD/CAM系統。

    我國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華中科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和北京機電研究院等相繼開展了級進模CAD/CAM系統的研究和開發。如華中科技大學模具技術國家重點實驗

    室在AutoCAD軟件平臺上開發出基于特征的級進模CAD/CAM系統HMJC,包括板金零件特征造型、基于特征的沖壓工藝設計、模具結構設計、標準件及典型結構建庫工具和線切割自動編程5個模塊。上海交通大學為瑞士法因托(Finetool)精沖公司開發成功精密沖裁級進模CAC/CAM系統。西安交通大學開發出多工位彎曲級進模CAD系統等。近年來,國內一些軟件公司也競相加入了級進模CAD/CAM系統的開發行列,如深圳雅明軟件制作室開發的級進模系統CmCAD、富士康公司開發的用于單沖模與復合模的CAD系統Fox-CAD等。

    展望國內外模具CAD/CAE/CAM技術的發展,本世紀的科學技術正處于日新月異的變革之中,通過與計算機技術的緊密結合,人工智能技術、并行工程、面向裝配、參數化特征建模以及關聯設計等一系列與模具工業相關的技術發展之快,學科領域交叉之廣前所未見。今后10年新一代模具CAD/CAE/CAM系統必然是當今最好的設計理念、最新的成形理論和最高水平的制造方法相結合的產物,其特點將反映在專業化、網絡化、集成化、智能化四個方面。主要表現在[4]:

    (1)模具CAD/CAM的專業化程度不斷提高;

    (2)基于網絡的CAD/CAE/CAM一體化系統結構初見端倪; (3)模具CAD/CAE/CAM的智能化引人注目; (4)與先進制造技術的結合日益緊密。 1.5 課題的主要特點及意義

    該課題主要針對電器開關過電片零件,在對過電片沖孔、落料和壓彎等成形工藝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該零件采用多工位級進模的沖壓方案;根據零件的形狀、尺寸精度要求,設計過程中綜合考慮采用“雙列直對排法”排樣,成形側刃定位,保證工件的尺寸和形狀位置精度要求的同時,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

    本課題涉及的知識面廣,綜合性較強,在鞏固大學所學知識的同時,對于提高設計者的創新能力、協調能力,開闊設計思路等方面為作者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 2 沖壓工藝方案的制定

    該零件為某電器開關過電片,是一家電器生產企業產品中的一個主要零件,如圖2-1所示,其作用是通過開關扳手的運動由過電片讓電流通或斷。該零件生產屬于大批量生產,零件結構緊湊,沖裁壁厚很?。ㄗ钚√帪?.75mm),成形過程相互干涉,在復合模中難于實現;若用簡單的落料、沖孔、彎曲模等單工序模也可達到沖壓要求,這樣模具雖然簡單了,但是沖壓所用的設備和人員較多,沖壓工序中的定圖2-1 零件圖 材料:H68普通黃銅 料厚:0.5mm [4]

    位也較麻煩,加上零件較小,裝料時易產生不安全的現象,而且工序較多效率較低故不被推

    廣。為減少零件在生產中的多次定位對其精度和生產率的影響,一要產品批量較大,對零件的一致性要求較高,二是具有H68良好的彎曲和沖裁性能,經過反復比較,適宜采用較為復雜的多工位級進模制造。 2.1 工藝分析

    本電器開關過電片從總體上看是一個帶雙孔的“有

    ,

    ,

    ,

    ”形彎曲件,該零件需要控制的尺寸,分別為公差等級IT11,IT12級,其

    余尺寸均為未注公差,可以按IT12級取公差。該零件材料為H68普通黃銅,料厚為0.5mm,因而從尺寸精度和材料方

    面分析比較適合用沖壓加工。經計算得零件毛坯展開尺寸,如圖2-2所示,最長處為22.86mm,最寬處為6.8mm,屬于小型沖壓件。由于“

    ”形彎曲件兩直邊折彎方

    圖2-2 零件展開圖 向相反,故彎曲模必須有兩個方向的彎曲動作?,F改為““

    ”形彎曲件,它是

    ”形件的成對彎曲,然后再切斷為二個形件,這樣使兩邊的彎曲力相互平

    衡,同時也減少了彎曲時的毛坯移動。 2.2 排樣圖設計

    排樣圖是多工位級進模設計的關鍵,它具體反映了零件在整個沖壓成形過程中,毛坯外形在條料上的截取方式及與相鄰毛坯的關系,而且對材料的利用率、沖壓加工的工藝性以及模具的結構和壽命等有著顯著的影響[5]該過電片零件形狀一頭大一頭小,若采用單列排樣則材料的利用率較低,故采用雙列排樣;又為了減少制

    件在沖壓時的移動和抵消彎曲力,綜合考慮采用“雙列直對排法”,由于制件較小,采用“雙列直對排法”排樣的模具體積也不會很大,同時按“雙列直對排法”排樣為“一

    模四件”生產,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因此這樣的排樣比較科學合理。查文獻

    [6]表2-13取搭邊值a=1.2mm,沖切外形時工件間

    的搭邊連接最小寬度取1.8mm。故應針對零件和零件展開后的工藝特點,并綜合考慮工藝分析各個因素后,設計合理的排樣圖及具體工位安排。

    故:條料寬度 b=22.86mm×2 + 1.2mm×2 + 1.8mm =49.92mm,取b=50mm; 沖壓進距 h=6.8mm + 5mm + 1.2mm×2 =14.2mm 毛坯排樣圖如圖2-3所示:

    根據以上分析,沖壓如圖2-1所示的零件的級進模分為四個工位。 第一工位:定距沖外形; 第二工位:沖圓孔和腰形孔; 第三工位:“中定位; 第四工位:切斷““

    ”形制件。

    ”形件,分離得四個

    圖2-3 排樣圖 ”形彎曲,由導正銷在圓孔

    計算材料的利用率,一個進距內的沖裁面積A:

    A=92.5mm+19.6mm×4+15.9mm×4+51.8 mm=286.3 mm

    其中,A包括一個進距內沖出的小孔面積142mm 故一個進距的材料利用率為:

    2

    2

    2

    2

    2

    ==59.7%

    若沖出的小孔材料可以加以利用,則由本排樣方案計算一個進距的材料利用率為:

    3 模具總體結構設計

    模具總體結構如圖3-1所示,該模具采用后側導柱模架,沖圓孔凸模19,沖腰形孔凸模18,切斷凸模15,切邊凸模20,壓彎凸模(成形側刃)16,導正銷29分別和凸模固定板5采用壓入式裝配,用圓柱銷23在上模座上定位,與墊板4一起固定在上模座上;凹模11采用整體加工而成,為了便于制造、試模和維修,壓彎凹模鑲塊17兩件采用鑲拼結構,嵌入沖裁凹模槽孔內,并用螺釘加以固定;條料送進步距由成形側刃定位控制,制件彎曲由導正削精定位,所有凸模卸料由彈性卸料板7完成,沖孔、切邊和切斷廢料由凹模下面的漏料孔逐步排出,制件從料頭分離,由模具終端沿凹模斜面自動落下。 3.1 條料定位裝置

    由于側刃定距方式使沖壓時材料送進準確可靠,但增加了材料的消耗,也使模具的制造維修趨于復雜。側刃的成形沖切即發揮了側刃定距的優點,又使得有搭邊排樣的有廢料沖壓變為無廢料、少廢料沖壓。

    成形側刃沖壓是將擬選用的側刃與工件某部分的沖裁結合,利用沖切出條(帶)料的缺口代替普通側刃的切邊缺口實現送料限位定距,省去普通側刃沖切后仍需留出落料沖切的搭邊,實現少無廢料排樣的沖裁。資料表明:在級進模上使用成形側刃與使用普通側刃相比,不

    [7]

    僅可以節省沖壓材料6%-10%,成本降低2%-6%,而且可以使連續沖壓保持較高的勞動生產率的同時,保證工件具有較高的尺寸和形狀位置精度。 圖3-1 模具結構示意圖 1-模柄 2-上模板 3-圓柱頭內六角卸料螺釘 4-墊板 5-凸模固定板 6-彈簧 7-卸料板 8-導套 9-導柱 10-下模板 11-凹模 12-墊板 13-內六角圓柱頭螺釘 14-圓柱銷 15-切斷凸模 16-壓彎凸模 17-凹模鑲塊 18-沖腰形孔凸模 19-沖圓孔凸模20-切邊凸模(成形側刃) 21-開槽圓柱頭螺釘22-承料板23-圓柱銷24-內六角圓柱頭螺釘25-圓柱銷26-圓柱銷27-開槽沉頭螺釘28-導料板 29-導正銷 30-開槽沉頭螺釘 31-螺塞 32-彈簧

    本設計在送料前進方向的兩側采用雙成形側刃定距,如圖2-3所示,即為使用成形側刃的排樣圖,側刃長度稍大于送料進距,以便導正銷伸入預沖孔時導料略后退。成形側刃尺寸按式(3-1)計算:

    L=h+(0.05~0.10) (3-1)

    式中,L—成形側刃斷面沿送料方向的長度(mm),這里

    ;

    h—步距(mm)

    精確定位由導正銷29與條料上的導正孔φ5來實現,該模具裝有2件導正銷,結構形式如圖3-1所示,條料寬度方向由左、右導料板28導向,承料板22承料。 3.2 出料裝置

    采用彈性卸料板7卸料,彈性卸料板由彈簧6產生的彈性實現卸料,并穿過卸料螺釘3桿部安裝在凸模固定板與卸料板之間。導正銷與導正孔之間存在一定的間隙,一般可以避免導正銷卡在導正孔內,若為了防止導正銷卡在導正孔內,可以采用在局部設計卸料塊與彈簧,靠彈簧產生的彈性實現卸料。沖孔、切邊廢料和切斷廢料由凹模下方的漏料孔逐步排出,制件由模具終端沿斜面自動落下。 3.3 模具結構特點

    采用雙成形側刃對稱布置,切邊定距,沖出工件部分外形,充分利用料頭和料尾。為了便于送料,在沖切外形時工件之間留有一定的搭邊連接,在沖彎后再切去,工件成形后由凹模11終端的斜面滑出。 3.4 模具工作過程

    將裁剪好的寬度為50mm的條料放在下模上,并依靠成形側刃定位。

    第一步:上模下行卸料板在彈簧作用下壓住坯料,切邊凸、凹模完成切廢料工序; 第二步:上模上行條料靠手動向前送一步,上模下行沖孔凸、凹模完成沖孔工序,廢料從下模的下漏料孔排出;

    第三步:上模上行條料靠手動向前送一步,上模下行由導正銷精確定位,彎曲凸、凹模完成彎曲工序;

    第四步:上模上行條料靠手動繼續向前送一步,上模下行由切斷凸、凹模完成切斷工序,廢料從下模的下漏料孔排出,同時有四個制件從模具終端落下,完成整個沖壓過程。

    4 模具零件的設計與計算 4.1 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計算 4.1.1 凸、凹模間隙的選擇

    凸、凹模間隙值的大小對沖壓制件質量、模具壽命、沖壓力的影響很大,是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中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工藝參數。根據零件材料及料厚,查文獻[8]表2-10,確定沖裁刃口始用雙面間隙值:Zmin=0.025 mm, Zmax=0.045 mm。至于壓彎時凸模與凹模之間的間隙,按材料的性能、厚度以及彎曲件的高度和寬度(彎曲線的長度),取單邊間隙C=(1.0~1.1)t,這里取C=0.5 mm。另外,設計中考慮在合模時使毛坯完全壓靠,以保證彎曲件的質量和尺寸精度。

    4.1.2 凸、凹模刃口尺寸計算

    沖壓制件的尺寸精度主要決定于模具刃口的尺寸精度,合理間隙的數值也必須靠模具的刃口尺寸來保證。因此,正確確定模具刃口尺寸極其公差,是設計沖模的主要任務之一。 (1)切邊凸、凹模刃口尺寸計算

    由于該零件切邊形狀比較復雜,且為薄材料,為了保證凸、凹模之間的間隙值,擬采用凸、凹模配合加工的方法。先做凸模,然后配做凹模,具體可采用成形磨削加工刃口。

    根據零件切邊形狀,如圖4-1所示,其中未標注公差的尺寸,按IT12級取公差。凸模磨損后尺寸變小的記為A類,有A1=A4=

    , A2=,A5=

    , A3=

    ,

    圖4-1 零件切邊尺寸 ,

    尺寸變大的記為B類,有B1=B2=

    ,B3=

    ① 對于A類尺寸:

    查文獻[6]表2-11得:磨損系數x1=0.75, x2=1, x3=0.75, x4=1, x5=1

    A類尺寸按式(4-1)計算:

    (4-1)

    式中,

    —凸模制造公差,

    ② 對于B類尺寸:

    查文獻[6]表2-11得:x1=1, x2=1, x3=1 B類尺寸按式(4-2)計算:

    (4-2)

    圖4-2 切邊凸模尺寸

    該零件切邊凹模刃口各部分尺寸按上述切邊凸模的相應部分尺寸配制,保證雙面間隙值Zmin~Zmax=0.025~0.045mm。切邊凸模尺寸標注如圖4-2所示。 (2)沖圓孔凸、凹模刃口尺寸計算

    圓孔形狀簡單,為制造方便,凸、凹模擬采用分開加工。 圓孔尺寸如圖4-3,未注公差按IT12級處理有

    ,按

    圖4-4 沖圓孔凸模尺寸 圖4-3 圓孔尺寸 一般要求:模具精度較工件精度高2~3級,查文獻[6]表2-10得條件:

    ,

    ,這樣將不滿足分開加工。

    考慮到圓孔容易加工,可以適當的提高凸、凹模制造精度,按:

    ,

    ,這樣就滿足分開加工條件:

    先確定凸模刃口尺寸,查文獻[6]表2-11得:x=0.75,按(4-3)式計算:

    (4-3)

    則:

    凹模刃口尺寸,按(4-4)式計算:

    (4-4)

    ,

    則:

    (3)沖腰形孔凸、凹模刃口尺寸計算

    ,沖圓孔凸模尺寸標注如圖4-4所示

    腰形孔尺寸如圖4-5,未注公差按IT12級處理有心距

    。

    ,孔

    腰形孔和圓孔同樣,比較容易加工,按上述沖圓孔凸、凹模刃口計算方法,適當提高模具制造精度,以滿足分開加工的條件,取

    ,

    。

    圖4-5 腰形孔尺寸 ① 確定凸模刃口尺寸,查文獻[6]表2-11得:x=1,根據(4-3)式有:

    沖腰形孔凸模尺寸標注如圖4-6所示。 由式(4-4)得,凹模刃口尺寸為:

    ② 孔心距

    (4-5)

    式中 則:

    、

    —凸、凹??仔木嗟臉朔Q尺寸(mm);

    圖4-6 沖腰形孔凸模尺寸 —工件孔心距的標稱尺寸(mm); —工件孔心距的公差(mm)

    (4)切斷凸模刃口尺寸計算

    零件切斷搭邊廢料形狀尺寸如圖4-7所示,其中未標注公差的尺寸,按IT12級取公差。按上述切邊凸、凹模刃口尺寸計算方法,凸、凹模采用配合加工,先加工凸模,然后配做凹模。

    同樣,凸模磨損后尺寸變小的記為 A類,有A1=A3=

    , A4=

    , A2=

    ;

    ,

    圖4-7 切斷搭邊尺寸

    尺寸變大的記為B類,有B1=① 對于A類尺寸:

    。

    查文獻[6]表2-11得:x1=0.75, x2=1, x3=1, x4=1,由式(4-1)得:

    ② 對于B類尺寸: 查文獻[6]表2-11得:x=1 由式(4-2)得:

    圖4-8 切斷凸模尺寸 該零件搭邊廢料切斷凹模刃口各部分尺寸按上述切斷凸模的相應部分尺寸配制,保證雙面間隙值Zmin~Zmax=0.025~0.045mm,切斷凸模尺寸標注如圖4-8所示。 (5)壓彎凸、凹模刃口尺寸計算

    壓彎型槽相對位置關系,如圖4-9所示,相對寬度尺寸標注在內側,故應以凸臺(相當于凸模)為基準,先計算凸臺尺寸??紤]到模具磨損和彎曲件的回彈,凸臺尺寸按(4-6)計算:

    (4-6) 式中,

    —彎曲件基本尺寸(mm); —彎曲件制造公差(mm); —凸臺制造公差,按IT8級選取

    則:

    圖4-9 壓彎型槽相對位置 兩個壓彎凸模刃邊相對位置尺寸(相當于凹模)按凸臺尺寸控制,保證單邊間隙C, 即:

    (4-7)

    故:

    4.2 凸、凹模的設計

    4.2.1 凸模的結構和固定形式

    由于沖件的形狀和尺寸的不同,沖模的加工以及裝配工藝等實際條件亦有所不同,所以在實際生產中使用的凸模結構形式也就有很多種形式。一般沖裁凸模的形狀是由產品的形狀決定的,它可以采用直身結構也可采用加強型結構。主要的固定方式有:臺肩固定、鉚接、螺釘和銷釘固定以及粘結劑澆注法固定等[9]。

    本設計中采用用圓形和方形兩種形式的凸模,材料選用T10A鋼,淬火硬度HRC56-60 必要時表面可進行滲氮處理。圓凸??刹捎酶呔韧鈭A磨床加工,異形凸??梢圆捎寐呓z線切割加工或成形磨削加工(成形磨削是模具零件成形表面精加工的一種方法,可以獲得高尺寸精度、高表面加工質量[7]。

    凸模固定方式如圖4-10所示:凸模以過渡配合(K6)固緊在凸模固定板上,頂端形成臺肩,以便固定,并保證在工作時不被拉出,安全可靠。 4.2.2 凸模長度的確定

    凸模工作部分的長度應根據模具的結構來確定。一般不宜過長,否則往往因縱向彎曲而使凸模工作時失穩。致使模具間隙出現不均勻,從而使沖件的質量及精度有所下降,嚴重時甚至會使凸模折斷。

    根據模具設計結構形式,凸模的長度為

    (4-8)

    式中,

    —凸模的長度(mm);

    —凸模固定板的厚度(mm),它取決于沖件的厚度t,一般在沖制t<1.5mm的板

    ;

    圖4-10 凸模固定方式 料時,取15~20mm;當t=1.5~2.5mm時,取20~25mm;這里取

    —卸料板的厚度(mm),取—導料板的厚度(mm),取

    ; ;

    —附加長度(mm)。主要考慮凸模進入凹模的深度(對于沖裁凸模取1mm,對于

    壓彎凸模根據零件彎曲高度取5.2mm)以及模具閉合狀態下卸料板的到凸模固定板間的安全距離(取20mm)

    將各數據代入式(4-8)中得: 沖裁凸模長度

    壓彎凸模長度 4.2.3 凸模的強度計算

    沖裁時凸模因承受了全部的壓力,所以它承受了相當大的壓應力。而

    在卸料時,又承受有拉應力。因此,在一次沖裁的過程中,其應力為拉伸和壓縮交變反復作用。在一般情況下,凸模的強度是足夠的,因此沒有必要作強度的校核[9]。但針對本過電片零件特點,其中有的凸模斷面尺寸很小,因此必須對相應凸模的強度—包括凸模的最小斷面(危險斷面)的承壓能力和抗彎能力進行校核。 (1)凸模承受能力的校核

    對凸模最小斷面上的承受能力進行計算時,必須使沖裁力小于或等于危險斷面所允許的最大壓應力。由[9]表2-9查得,對于材料為黃銅的沖件,最小的允許凸模相對直徑(0.61~0.85,而該模具中凸模刃口最小壁厚1.2mm,能力滿足要求。

    (2)失穩彎曲應力的校核

    凸模在中心軸向壓力的作用下,保持穩定(不產生彎曲)的最大長度與導向方式有關,由卸料板導向凸模最大允許長度

    按式(4-9)計算:

    )為

    ,故凸模承受

    (4-9)

    式中,

    —凸模最大允許長度(mm); —凸模材料彈性模量,對于鋼材可取

    ;

    —凸?;驔_孔直徑(mm);

    —沖件材料厚度(mm); —沖件材料抗剪強度(現今對最小凸模直徑

    ),這里對于H68普通黃銅

    進行校核計算,將各數據代入式(4-9)中得:

    所以

    大于凸模長度,故滿足要求。顯然,其它凸模也滿足彎曲校核要求。

    4.2.4 凹模結構形式設計

    凹模在設計中采用整體加工而成,為了便于設計、制造、維修,壓彎凹模兩件采用鑲拼結構,嵌入沖裁凹??變?,并用螺絲固定,凸、凹之間的間隙為一個料厚。壓彎凸模頭部設計為圓弧角(R=1),以避免壓彎時擦傷產品。在直角彎曲的壓彎凹??拷蹚澗€處,設計一條校正筋,如圖4-11所示,圖4-12 凹模刃壁形式 圖4-11 壓彎凹模鑲塊 使壓彎時在產品根部產生塑性變形,減小回彈,保證曲角。凹模材料與凸模相同,選用T10A鋼,淬火硬度HRC58-62。

    如圖4-12所示,為沖裁凹模刃壁形式,適用于薄料沖裁模工凹模[7]。

    4.2.5 凹模結構尺寸的確定

    [10]

    。一般可以使用電火花穿孔加

    凹模設計應考慮的事項是關于凹模強度、制造方法及其加工精度等。特別是凹??椎某叽?,在實用上是和制件尺寸一起來考慮的。它關系到制件質量的好壞,因此對其加工表面質量亦必須予以充分的考慮。

    凹模的厚度和外形尺寸,對于其承受的沖裁力,必須具有不引起破損和變形的足夠強度。沖裁時,凹模承受沖裁力和水平方向的作用,由于凹模的結構形式不一,受力狀態又比較復雜,特別是對于復雜形狀的沖件,其凹模的強度計算就相當的復雜。因而,在目前一般的生產實際情況下,通常都是根據沖裁件的輪廓尺寸和板料厚度、沖裁力的大小等來進行概略的估算及經驗修正的[9]。結構尺寸計算如下: (1)凹模壁厚

    凹模壁厚b按文獻[10]表14-5選擇。

    從排樣圖2-3知沖件料寬50 mm(>40-50 mm),料厚0.5 mm(≤0.8 mm),由文獻[10]表14-5取b=30mm。

    (2)凹模厚度:凹模厚度h根據沖裁力F按文獻[10]圖14-15選擇。 先算沖裁力:

    式中,L— 沖裁件周邊長度(mm); t— 材料厚度(mm),t=0.5mm; t— 材料抗剪強度(MPa),τ=240MPa;

    K— 系數??紤]到模具刃口的磨損,模具間隙的波動,材料力學性能的變化及材料厚度偏差等因素,一般取K=1.3。

    算得整個沖壓工序中沖裁周邊長度L=388mm,代入式(4-10)得:

    F=1.3×388×240×0.5≈60KN

    由文獻[10]圖14-15中取凹模厚度h=20mm。

    (4-10)

    (3)凹模外形尺寸

    根據排樣圖2-3所注尺寸和上述凹模厚度h與壁厚b,可以得出: 凹模長L=124 mm; 凹模寬B=110 mm;

    故初步有了凹模外形尺寸L×B×h=124×112×20 mm。

    根據要求,上述凹模外形尺寸須向國家標準靠攏,對照文獻[10]表14-6(摘自GB2858-81),將上述尺寸改為125×125×20 mm。 (4) 刃壁高度

    垂直于凹模平面的刃壁,其高度h0可以按下列規則計算[10]: 沖件料厚t≤3 mm,h0=3 mm; 沖件料厚t>3 mm,h0=t; 所以,這里取h0=3 mm。 (5) 凹模鑲塊尺寸設計

    對于凹模鑲塊的尺寸,可以參見相關零件圖紙。 4.3 模板的設計

    標準的級進模模板包括:卸料板、固定板、凹模板、墊板、上模板、下模板,其中卸料板、固定板、凹模板是關鍵的三塊模板,也是級進模比不可少的[11]。該模具中固定板起著固定凸模的作用,卸料板主要起卸料、壓料同時還具有一定的導向作用;凹模板前面已經提到,既充當凹模刃口,又可以在其上鑲拼凹模鑲塊。

    另外,在進行級進模設計時,有一項很重要,就是設計讓位,一般彎曲或成形等工位的所有后續工位都需要讓位,而且要充分讓位,不但需要考慮靜態讓位,還要考慮動態讓位[11]。本設計中在凹模板上直接開槽讓位,工件成形后由凹模終端的斜面滑出,保證了送料的順暢。 凹模外形尺寸前面已述,該級進模其它模板的外形尺寸設計如下: 凸模固定板 上墊板 下墊板 導料板 卸料板

    ; ; ; ;

    ;卸料板凸臺高度根據導向裝置導料板厚度來確

    定,取h =H-(0.1~0. 3)t=3-0.2×0.5=2.9 mm,所以卸料板整體高度為14.9 mm; 上模板 下模板

    (標準件); (標準件);

    故:模具閉合高度4.4 卸料彈簧的選用

    先算卸料力,查文獻[8]表2-15得卸料力系數

    ,則:

    (1)根據模具的結構初定8根彈簧,每根彈簧分擔的卸料力為:

    (2)查文獻[12]表10-1,并考慮到模具結構尺寸,初選彈簧參數為:彈簧鋼絲直徑d=2mm,彈簧中徑D2=12mm,節距t=4.28mm,工作極限負荷Fj=188N,自由高度h0=40mm,有效圈數n=8.5,工作極限負荷下變形量hj=17.3mm,展開長度L=396mm。[規格標記為:彈簧2×12×40] (3)彈簧預壓量。由Fj=188N,hj=17.3mm,考慮卸料的可靠性,取彈簧在預壓量為h1時就應有150N的壓力,故:

    (4)檢查彈簧最大壓縮量是否滿足上述條件:沖裁時卸料板的工作行程h2=6.2mm;考慮凸模的修模量h3=4mm;彈簧的預壓量為h1=14.4mm;故彈簧總壓縮量為 h1+h2+h3=14.4mm+6.2mm+4mm=24.6mm

    hj=17.3mm<24.6mm ,故所選的彈簧不合適。

    所以,改選彈簧鋼絲直徑d=3.0mm,彈簧中徑D2=18mm,節距t=6.13mm,工作極限負荷Fj=388N,自由高度h0=45mm,有效圈數n=6.5,工作極限負荷下變形量hj=18.2mm,展開長度L=481mm。[規格標記為:彈簧3×18×45] 計算彈簧預壓量:

    故彈簧總壓縮量為:h1+h2+h3=7.0mm+6.2mm+4mm=17.2mm hj=18.2mm>17.2mm,所以該規格的彈簧滿足要求。 4.5 其它零件的設計

    在級進模中,一些輔助零件對模具的順利工作也起著重要的作用。針對該級進模,這里主要介紹導正銷的設計。

    本級進模設計當中,通過導正削與在前一個工位上沖了的兩個

    的孔實現精確定位,保證

    產品的精度。進行導正銷設計時注意到控制導正銷的長度,保證當模具在自由狀態時導正銷的直壁部分伸出卸料板的長度要小于產品的一個料厚,這樣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帶料現象[11]。模具在自由狀態時導正銷的直壁部分伸出卸料板的長度為0.3mm。

    5 沖壓設備的選用

    根據所要完成的沖壓工藝性質、生產批量的大小、沖壓件的幾何尺寸和精度要求來選定設備類型。

    開式曲柄壓力機雖然剛度差,但它成本低,且有三個方向可以操作的優點,故廣泛應用于中小型沖裁件、彎曲件、拉深件的生產中。

    閉式曲柄壓力機剛度好、精度高,只能靠兩個方向操作,適用于大中型件的生產。 雙動曲柄壓力機有兩個滑塊,壓邊可靠易調,適用于較復雜的大中型拉深件的生產。 綜合考慮,采用開式曲柄壓力機。 5.1 沖壓力的計算

    該級進模采用彈性卸料和下出料方式。 由4.2節及4.4節計算知:

    ;

    ,則:

    (5-1)

    式中,—卡在凹??卓谥械墓ぜ€數,取

    計算彎曲力,應該是自由彎曲力與校正彎曲力之和。即

    (5-2)

    由于校正彎曲時,校正彎曲力比自由彎曲力大得多,故于壓力即的調整,根據相關經驗計算初定為所以,

    所選壓力機的公稱壓力5.2 選擇壓力機

    根據上述沖壓力的計算,初步選用型號為J23-16開式雙柱可傾壓力機。該型號壓力機主要技術規格如下[8]: 公稱壓力 160KN; 滑塊行程 55mm; 最大閉合高度 220mm; 最大裝模高度 180mm; 連桿調節量 45mm;

    必須大于

    。

    可以忽略,而

    的大小取決

    ,故

    計算推件力,查文獻[8]表2-15得推件力系數

    工作臺尺寸(前后mm左右mm) 墊板尺寸(厚度mm孔徑mm) 模柄孔尺寸(直徑mm深度mm) 滑塊中心至床身中心距離 160mm; 最大傾斜角 35°

    由4.3節計算知:模具閉合高度

    ;

    ;

    ;

    故,所選壓力機裝模高度與模具閉合高度滿足下式

    還可以看出

    取在:

    ,這樣可以避免連桿調節過長,螺

    紋接觸面積過小而被壓壞。

    6 壓力中心的計算

    沖裁時的合力作用點或多工序模各工序沖壓力的合力作用點,稱為模具壓力中心。如果模具壓力中心與壓力機滑塊中心不一致,沖壓時會產生偏載,導致模具以及滑塊與導軌的急劇磨損,降低模具和壓力機的壽命。因此,設計時應該正確算出沖裁時的壓力中心,并使壓力中心和模柄軸心線重合;若因沖件的形狀特殊,從模具結構方面考慮不宜使壓力中心與模柄軸心線相重合,也應注意盡量使壓力中心的偏離不超過所選壓力機模柄孔投影面積的范圍,以下通過解析法確定模具的壓力中心。 6.1 計算步驟

    (1)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

    ;

    (2)計算出各單一圖形的壓力中心到坐標軸的距離x1、x2、x3、?xn和y1、 y2、 y3、? yn ; (3)將計算數據分別代入式(6-1a)和(6-1b),即可求得壓力中心坐標 (x0, y0)。

    (6-1a)

    (6-1b)

    6.2 計算壓力中心

    根據排樣圖設計及各工位在模具上的相對位置,建立直角坐標系, 如圖6-1所示: 圖6-1 壓力中心計算圖 由對稱性可知,各工序沖壓力的合力作用點落在x軸上,即坐標位上的沖壓力及圖6-1中所標注的x坐標值代入式(6-1)中得:坐標

    ,將所計算的各工

    ,故在此坐標

    系中模具壓力中心坐標為(7,0)。所以該模具壓力中心(機床滑塊中心)與模具中心左右偏移10.5mm(可供模具安裝時參考)。 7 總結

    設計是源頭,設計雖然只占模具成本的10%左右,卻決定了整個模具成本的70%~80%。所以,作者在設計時詳盡地考慮了模具結構,考慮提高生產率,如何方便維修。但是,又不能完全依賴于設計,在實際生產中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實際狀況進行模具調整也是必需的。在生產中模具的維修、保養也是很重要的。在模具維修時,應該多注意細節,找出根本原因,針對其維修。在拆裝模具時,要認真仔細,以防損傷模具。定期的維護、保養也可以大大提高模具壽命。

    從整個設計過程來看,該電器開關過電片采用多工位級進模,模具結構設計合理,加工簡單,操作方便,通過連續沖裁、彎曲等幾道工序一次成形,工作效高,零件成形質量好,大大提

    高了生產率,降低了生產成本,滿足了生產需求,而且該設計思路可擴展推廣到其它類似零件的產品模具設計中。當然,由于作者知識水平有限,對實踐的缺乏,當中不乏有不足之處,還有待在以后的工作實踐當中不斷地完善和創新!

    致謝

    本次設計是在指導老師×××博士的悉心指導下完成的,其間得到了×××老師的指導。導師敏銳的學術思想,嚴謹的治學態度,認真的工作作風使學生受益非淺。值此成文之際,特向老師致以忠心的感謝和誠摯的敬意。

    作者在設計過程當中,得到同窗好友×××、×××、×××、×××、×××的支持以及在AutoCAD20xx軟件應用、參考資料提供等方面的具體性指導和幫助,在此作者向他們表示深深的謝意。非常感謝他們同我一起學習和生活,在美麗的昌航留下我們真摯的友誼。 特別感謝我的父母,是他們對我的支持和無私的奉獻,使得我能夠順利完成學業。 最后,謹以此文獻給所有關心和幫助過我的人們!

    作者:×××

    ×××年×××月于×××

    參考文獻

    [1] 李碩本等編著.沖壓工藝理論與新技術[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xx.11 [2] 中國模具工業協會.模具行業“十一五”規劃[J].模具工業,20xx(7):3-8 [3] 李大鑫,張秀錦.模具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綜述[J].模具制造,20xx (2):1-4 [4] 李德群,肖祥芷.模具CAD/CAE/CAM的發展概況及趨勢[J].模具工業,20xx(7):9-12 [5] 杜繼濤,甘屹.支架精密多工位級進模設計[J].模具工業,20xx(9):15-17 [6] 姜奎華主編.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8.5

    [7] 薛啓翔等編著.沖壓模具設計制造難點與竅門[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xx.7 [8] 模具實用技術叢書編委會編.沖模設計應用實例[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9.6 [9] 鄭家賢遍著.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實用技術[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xx.1 [10] 《沖模設計手冊》編寫組編著.沖模設計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9.6 [11] 竇智.級進模設計中的要點及生產中的故障排除[J].沖模技術,20xx(3): 27-29 [12] 王孝培主編.沖壓手冊(修訂本)[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0

    [13] Yazheng Liu, Jinghong Sun, et al. Experiment investigation of deep-drawing sheet texture evolution. 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140(20xx):509-513

    [14] 周歲華.汽車沖壓材料的合理選擇[J].汽車工藝與材料,20xx(12):25-28 [15] 劉占軍,張凌云.彈力支座多工位級進模設計[J].模具工業,20xx(3):42-43 [16] Yingbin Bao. A comparative study on various ductile crack formation criteria.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 and technology,20xx(7): 314-324 [17] 謝建.側刃在級進模中的合理使用[J].模具工業,20xx(7):31-34

    [18] 田福祥.引出腳彎曲擠扁切斷自動送料級進模設計[J].沖模技術,20xx(5): 17-19 [19] 田福祥.自動送料壓扁切斷彎曲級進模[J].模具工業,20xx(2):27-29 [20] 丁鵬,王林紅.多工位傳遞式級進模設計[J].沖模技術,20xx(6):3-5

    [21] 馮開平,左宗義主編. 畫法幾何與機械制圖[M].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20xx.9 [22] 李天佑主編.沖模圖冊[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1994

    [7] 薛啓翔等編著.沖壓模具設計制造難點與竅門[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xx.7 [8] 模具實用技術叢書編委會編.沖模設計應用實例[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9.6 [9] 鄭家賢遍著.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實用技術[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xx.1 [10] 《沖模設計手冊》編寫組編著.沖模設計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9.6 [11] 竇智.級進模設計中的要點及生產中的故障排除[J].沖模技術,20xx(3): 27-29 [12] 王孝培主編.沖壓手冊(修訂本)[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0

    [13] Yazheng Liu, Jinghong Sun, et al. Experiment investigation of deep-drawing sheet texture evolution. 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140(20xx):509-513

    [14] 周歲華.汽車沖壓材料的合理選擇[J].汽車工藝與材料,20xx(12):25-28 [15] 劉占軍,張凌云.彈力支座多工位級進模設計[J].模具工業,20xx(3):42-43 [16] Yingbin Bao. A comparative study on various ductile crack formation criteria.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 and technology,20xx(7): 314-324 [17] 謝建.側刃在級進模中的合理使用[J].模具工業,20xx(7):31-34

    [18] 田福祥.引出腳彎曲擠扁切斷自動送料級進模設計[J].沖模技術,20xx(5): 17-19 [19] 田福祥.自動送料壓扁切斷彎曲級進模[J].模具工業,20xx(2):27-29 [20] 丁鵬,王林紅.多工位傳遞式級進模設計[J].沖模技術,20xx(6):3-5

    [21] 馮開平,左宗義主編. 畫法幾何與機械制圖[M].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20xx.9 [22] 李天佑主編.沖模圖冊[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1994

    設計畢業論文 第八篇

    題 目:淺析視覺營銷在服裝賣場中的作用

    姓 名:

    學 號: xx03030331

    指導教師:

    班 級: 服 設

    所在院系: 設計與藝術學院

    科技大學畢業設計(論文)開題報告內容

    課題的目的及意義

    目的:

    視覺營銷的根本目的在于爭取目標顧客、擴大市場影響和突出品牌形象,因此,絕不能只滿足于熱熱鬧鬧的促銷宣傳和心血來潮的煽情手段。同企業的所有經營活動一樣,視覺營銷也必須堅持既定的理念和一貫的策略,并且在設計上予以充分體現。

    意義:

    視覺營銷并不是新的“武器”,而是一門被我們遺忘了的“武器”。作為一種直觀的營銷手段,它其實一直默默“呆”在每個終端的幕后臺角,人們對它的作用了解甚少,如同一個被“雪藏”的歌手。近幾年當我們重新審視和了解它的作用后,“視覺營銷”就開始從幕后走到了前臺。而其更大的意義是:商家們已經開始將作為一門的學科,發掘它的潛在威力,同時在終端中進行系統的運用。

    課題的主要任務;研究可能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的方法和措施

    研究主要任務:

    1.論述服裝視覺營銷的含義和范疇。

    2.針對一個服裝店而言,在色彩、造型、聲音這些相關的影響視覺注意力方面進行分析

    3.服裝視覺營銷塑造消費者心中的形象。

    4.整合視覺營銷,提升銷售業績。

    可能遇到的問題:

    1.現有資料和信息不足;

    2.對現在服裝賣場中的視覺營銷的應用與服裝本身認識不足。

    3.視覺營銷的應用于賣場銷售是否成功。

    解決方法及措施:

    積極到閱覽室,圖書館等有價值的位置查閱;學習研究,向指導老師請教;  從自己實習單位的情況為起點,然后再到各大中小型服裝賣場中更好的了解服裝視覺營銷對服裝服裝賣場的影響狀態,從實際出發,慢慢學習服裝視覺營銷在賣場中的作用的認識和了解,逐漸完善課題。

    論文

    大綱

    摘要

    眾所周知,人們所感受的外部信息有83%是通過視覺傳達到人們心智的。也就是說,視覺使人們接受外部信息的最重要和最主要的通道?,F代營銷知識告訴我們,視覺營銷是作好營銷必不可少的營銷手段之一。

    本文旨在從服裝賣場角度來闡述服裝視覺營銷的作用和影響。

    abstract

    as we all know, people feel the 83% of external information through visual communication to the people‘s mind. in other words, so that visual access to information outsid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nd the most important channel. modern marketing knowledge tells us that the visual marketing is essential to prepare marketing of one of the means of marketing.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from the clothing store clothing visual perspective on the role and impact of marketing.

    關鍵詞 視覺營銷;視覺沖擊創造價值; 無聲的銷售員

    keywords visual merchandising; visual impact create value; silent salean

    正文:

    1 引言 服裝視覺營銷概論

    1.1服裝視覺營銷的概念

    1.2服裝視覺營銷的范疇

    2視覺營銷在賣場中的具體應用

    2.1服裝店鋪的整體色彩應用技巧

    2.2 服裝賣場的陳列設計

    2.3服裝視覺營銷塑造消費者心中的形象

    3 視覺營銷的一些實例分析

    3.1 zara店鋪的空間設計與陳列形態

    3.2 森馬

    3.3 jack jones

    4視覺營銷迎來了春天

    4.1視覺陳列專家韓陽與《賣場陳列設計》

    5整合視覺營銷,提升銷售業績

    6 結束語

    7 致謝

    前期的文獻資料收集、調研、實習及設計條件準備情況

    搜集關于服裝視覺營銷和陳列設計等的相關文獻資料。

    參考文獻:

    [1]馬賽。工業設計與展示設計。中國紡織出版社,1998

    [2]毛春義。服裝展示。湖北美術出版社,xx

    [3]杜異,傅祎。漢諾威世界博覽會設計,嶺南美術出版社,xx

    [4]王春杰。世界展覽新設計。 湖北美術出版社,xx

    [5]賴濤。服裝設計基礎。高等教育出版社,xx

    [6]韓陽。 賣場陳列設計。中國紡織出版社,xx

    [7]許亮。 展示設計。湖南美術出版社,xx

    [8]陸華祥等。最新展館展臺設計。上海美術出版社,xx

    畢業設計主要工作的進度安排

    1-4周 搜集,查閱與課題有關的資料,進行畢業實習。

    5-6周 畢業作品服裝效果圖的設計、畢業作品結構圖

    7-8周 畢業作品服裝制作

    9-10周 服裝效果圖、結構圖及文字說明

    11-14周 論文大綱及論文資料的收集,論文的撰寫

    15周 論文的目錄、縮寫稿、中英文摘要、致謝

    16周 服裝動態展示設計

    17周 完成畢業設計的全部內容

    畢業設計每周指導時間、地點安排及畢業設計紀律要求

    每周指導時間:

    每周一、周四下午在逸夫樓四樓,不早退;不遲到。

    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開題報告考核

    一、導師對開題報告的評語:

    指導教師 200 年 月 日

    成績

    二、開題報告答辯評語及成績:

    答辯小組負責人 200 年 月 日

    一、課題研究目的

    《論內部控制理論創新研究》的研究目的是:就新環境下,信息技術對企業內部控制要素的影響,分析企業內部控制的特點,探討內部控制理念的創新,以期達到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來提高內部控制質量。

    二、課題研究意義

    內部控制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企業經營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基礎?,F代企業理論和管理實踐表明,企業一切管理工作,都是從建立和健全內部控制開始的。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科學與技術突飛猛進,經濟全球化、虛擬化、信息化進程的加快,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企業要提高起核心競爭力,提高經濟效益,勢必要強化其內部控制?,F如今,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中日益廣泛和深入,在企業中也是如此,利用信息技術來管理企業已變成主流,因此,對內部控制的理念創新研究就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三、研究背景

    xx年7月,財政部相關部門成立了企業內部控制標準委員會,著手建設中國企業內部控制標準體系。同時,、、上交所、深交所、銀監會、等單位也紛紛著手內部控制標準的制定及研究工作。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建設被置于一個空前的高度。但是,我國對內部控制理論的研究和實踐與國外相比,無論在廣度還是深度上都有較大差距。

    近年來我國信息產業發展迅速,手工管理方式在企業管理等需要大量事務處理的應用中已顯得不相適應,采用信息技術提高管理質量和管理水平勢在必行。這就給我們提出了一個新的課題,傳統的內部控制理念中的控制活動由對人控制轉變為對人、機共同控制。這就要求我們在控制理念中有所創新。

    四、課題研究內容

    研究的主要內容

    1.內部控制理念發展的歷史沿革及發展趨勢展望;

    2.我國企業內部控制的現狀分析;

    3.內部控制理念在企業經營中的重要性;

    4.內部控制理念創新:

    (1)企業內部的觀念創新:包括內部控制在企業中的重要性、注重企業人員的素質培養、注重企業文化的灌注、創造開發思維的學習環境等等。

    (2)企業內部的制度創新:如因環境的改變對原有不和諧的制度加以刪除、改革,在原有的制度上加以創新等。

    (3)企業內部的管理創新:如管理層次、管理體制、管理方法等等。

    (4)科學技術的創新:系統開發的控制、系統安全的控制、系統維護的控制、防治病毒的控制等等。

    5.內部控制觀念創新之后對企業的影響。

    五、論文提綱

    前言

    內部控制作為公司治理的關鍵環節和經營管理的重要舉措,在企業發展壯大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及實施情況的好壞,是企業生產經營成敗的關鍵。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信息化進程的加快,企業面臨的機遇與風險劇增,單純依賴原有的內部控制理念已難以應對激烈多變的市場經濟,會計信息化環境下的內部控制的理念需要得到創新。

    一、內部控制的內涵與構成要素

    內部控制的內涵

    (二)內部控制的構成要素

    1.控制環境

    2.風險評估

    3.控制活動

    4.信息與溝通

    5.監控

    二、內部控制的發展簡史

    三、我國內部控制的現狀

    四、信息技術對企業內部控制要素的影響

    控制環境得到改善

    (二)控制風險加大

    (三)控制活動發生變化

    (四)信息與溝通方便快捷

    (五)監控任務增加

    五、內部控制理念的創新

    企業內部的觀念創新

    (二)企業內部的制度創新

    (三)企業內部的管理創新

    (四)科學技術的創新

    六、創新點

    1.建立信息技術運用到內部控制的理論體系與方法。

    2.針對信息技術,建立新的內部控制制度。

    七、參考文獻

    1.王利彥、張繼東 《企業內部控制》 機械工業出版社 xx年年8月出版;

    2.示嫣紅 《企業內部控制》 浙江大學出版社 20xx年1月出版;

    3.顏夢玉 《淺談企業內部控制》 《企業家天地》xx年年第11期;

    4.李連華 《企業治理結構與內部控制的鏈接與互動》 《會計研究》 xx年第2期;

    5.張岳麓 《企業內部控制的創新》 《企業改革與管理》 xx年10月;

    6.鄒歆賢 《淺談企業內部控制》 《大眾科學》 xx年年第16期。

    設計畢業論文 第九篇

    一個好的方案,可以使我們避免無從下手,好的開題報告就是論文好的方案。

    畢業設計開題報告范文篇一

    鋼筋混凝土多層、多跨框架軟件開發

    1、課題名稱:

    鋼筋混凝土多層、多跨框架軟件開發

    2、項目研究背景:

    所要編寫的結構程序是混凝土的框架結構的設計,建筑指各種房屋及其附屬的構筑物。建筑結構是在建筑中,由若干構件,即組成結構的單元如梁、板、柱等,連接而構成的能承受作用(或稱荷載)的平面或空間體系。

    編寫算例使用最新的《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xx,該規范與原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j10-89相比,新增內容約占15%,有重大修訂的內容約占35%,保持和基本保持原規范內容的部分約占50%,規范全面總結了原規范發布實施以來的實踐經驗,借鑒了國外先進標準技術。

    3、項目研究意義:

    建筑中,結構是為建筑物提供安全可靠、經久耐用、節能節材、滿足建筑功能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與建筑材料、制品、施工的工業化水平密切相關,對發展新技術。新材料,提高機械化、自動化水平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由于結構計算牽扯的數學公式較多,并且所涉及的規范和標準很零碎。并且計算量非常之大,近年來,隨著經濟進一步發展,城市人口集中、用地緊張以及商業競爭的激烈化,更加劇了房屋設計的復雜性,許多多高層建筑不斷的被建造。這些建筑無論從時間上還是從勞動量上,都客觀的需要計算機程序的輔助設計。這樣,結構軟件開發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棟建筑的結構設計是否合理,主要取決于結構體系、結構布置、構件的截面尺寸、材料強度等級以及主要機構構造是否合理。這些問題已經正確解決,結構計算、施工圖的繪制、則是另令人辛苦的具體程序設計工作了,因此原來在學校使用的手算方法,將被運用到具體的程序代碼中去,精力就不僅集中在怎樣利用所學的結構知識來設計出做法,還要想到如何把這些做法用代碼來實現,

    4、文獻研究概況

    在不同類型的結構設計中有些內容是一樣的,做框架結構設計時關鍵是要減少漏項、減少差錯,計算機也是如此的。

    建筑結構設計統一標準(gbj68-84)該標準是為了合理地統一各類材料的建筑結構設計的基本原則,是制定工業與民用建筑結構荷載規范、鋼結構、薄壁型鋼結構、混凝土結構、砌體結構、木結構等設計規范以及地基基礎和建筑抗震等設計規范應遵守的準則,這些規范均應按本標準的要求制定相應的具體規定。制定其它土木工程結構設計規范時,可參照此標準規定的原則。本標準適用于建筑物(包括一般構筑物)的整個結構,以及組成結構的構件和基礎;適用于結構的使用階段,以及結構構件的制作、運輸與安裝等施工階段。本標準引進了現代結構可靠性設計理論,采用以概率理論為基礎的極限狀態設計方法分析確定,即將各種影響結構可靠性的因素都視為隨機變量,使設計的概念和方法都建立在統計數學的基礎上,并以主要根據統計分析確定的失效概率來度量結構的可靠性,屬于概率設計法,這是設計思想上的重要演進。這也是當代國際上工程結構設計方法發展的總趨勢,而我國在設計規范(或標準)中采用概率極限狀態設計法是迄今為止采用最廣泛的國家。

    結構的作用效應常見的作用效應有:

    1、內力。

    軸向力,即作用引起的結構或構件某一正截面上的法向拉力或壓力;

    剪力,即作用引起的結構或構件某一截面上的切向力;

    彎矩,即作用引起的結構或構件某一截面上的內力矩;

    扭矩,即作用引起的結構或構件某一截面上的剪力構成的力偶矩。

    2、應力。如正應力、剪應力、主應力等。

    3、位移。作用引起的結構或構件中某點位變(線位移)或某線段方向的改變(角位移)。

    4、撓度。構件軸線或中面上某點在彎短作用平面內垂直于軸線或中面的線位移。

    5、變形。作用引起的結構或構件中各點間的相對位移。變形分為彈性變形和塑性變形。

    6、應變:如線應變、剪應變和主應變等。

    極限狀態整個結構或結構的一部分超過某一特定狀態就不能滿足設計規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此特定狀態稱為該功能的極限狀態。極限狀態可分為兩類:

    1、承載能力極限狀態。結構或結構構件達到最大承載能力或達到不適于繼續承載的變形的極限狀態:

    (1)整個結構或結構的一部分作為剛體失去平衡(如傾覆等);

    (2)結構構件或連接因材料強度被超過而破壞(包括疲勞破壞),或因過度的塑性變形而不適于繼續承載;(3)結構轉變為機動體系;

    (4)結構或結構構件喪失穩定(如壓屈等)。

    2、正常使用極限狀態。結構或結構構件達到使用功能上允許的某一限值的極限狀態。出現下列狀態之一時,即認為超過了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1)影響正常使用或外觀的變形;

    (2)影響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局部損壞(包括裂縫);

    (3)影響正常使用的振動;(4)影響正常使用的其它特定狀態。

    結構設計的基本任務,是在結構的可靠與經濟之間選擇一種合理的平衡,力求以最低的代價,使所建造的結構在規定的條件下和規定的使用期限內,能滿足預定的安全性、適用性和耐久性等功能要求。為達到這個目的,人們采用過多種設計方法。以現代觀點看,可劃分為定值設計法和概率設計法兩大類。

    1、定值設計法。將影響結構可靠度的主要因素(如荷載、材料強度、幾何參數、計算公式精度等)看作非隨機變量,而且采用以經驗為主確定的安全系數來度量結構可靠性的設計方法,即確定性方法。此方法要求任何情況下結構的荷載效應s(內力、變形、裂縫寬度等)不應大于結構抗力r(強度、剛度、抗裂度等),即sr。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前,我國和國外主要都采用這種方法。

    2、概率設計法:將影響結構可靠度的主要因素看作隨機變量,而且采用以統計為主確定的失效概率或可靠指標來度量結構可靠性的設計方法,即非確定性方法。此方法要求按概率觀念來設計結構,也就是出現結構荷載效應3大于結構抗力r(sr)的概率應小于某個可以接受的規定值。這種方法是20世紀40年代提出來的,至70年代后期在國際上已進入實用階段。我國自80年代中期,結構設計方法開始由定值法向概率法過渡。

    面向對象編程

    使創建windows程序較為容易的關鍵技術是面向對象編程,或oop。這種技術可以創建可重用組建。

    畢業設計開題報告范文篇二

    (1)之選題依據: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了《關于完善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解決》,在完善社會經濟體制上有了重大突破。尤其是在公有制實現形式上,提出股份制為主要形式,在發展非公有制上突破了過去的局限。這對現有林區經濟體制的改革提供了理論依據?,F有林區經濟體制存在很大的問題,極其不適應現有的市場環境,造成現有的林區經濟落后。而且,發展沒有后勁處于兩難境地。一直以來,森工企業都是在計劃體制和短缺經濟并存的環境下生存。體制、機制、科技諸方面還跟不上社會整體的上升步伐。這些問題都亟待解決。20xx年國家了《關于加快林區發展的決定》為林業的發展改革指明了方向。目前國家正在實行老工業基地改造政策,對體制、企業經營機制、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提出了急迫要求,改革社會經濟體制以成為改造振興老工業基地的首要任務。從當前林區經濟運行體制來看,必須改革經濟體制。否則林區經濟將無法擺脫困境。

    當前影響我國林區經濟體制改革的主要矛盾有

    (1)政企不分。由于歷史原因形成的政企合一、企業事業交叉的經濟運行體制。而由此導致三方面的矛盾,一是存在一定的社會不穩定因素,如林區、縣機關、教師同工不同酬,工資差距較大,造成大量人才流失。二是林區建設包括林區基本建設、公益事業、社會事業等,造成重復建設浪費嚴重。三是國有森工企業承擔著龐大的經費和社會負擔,難以進入市場經濟體制進行正常的市場競爭。

    (2)市場環境有效性不高。森工企業難以作為市場主體進入市場競爭。一方面束縛了國有企業的發展,一方面降低了投資者對這一市場環境的信任程度,不利于區域經濟的發展。生產布局結構不合理。

    (3)原有的生產布局結構不能適應現在的林區經濟發展。

    (4)國有資產的管理不嚴。沒有對國有資產進行合理的利用,沒有人真正關心國家所有者的利益??尚行哉撌觯耗壳傲謪^經濟發展體制改革面臨難得的機遇。如天然林保護工程的實施,為林區生產布局調整、職工分流提供了有利的政策資金支持;生態保護區建設為林區改善自然資源環境提供了條件;西部大開發為林區基礎設施的改造提供了有利條件,改善了職工生活條件,為吸引投資創造了良好的環境;老工業基地改造政策,可以為發展林區經濟,振興林區企業提供全面的經濟支持。同時近年的國有企業改革實踐工作,為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提供了經驗。

    本論文擬采用以下手段和方法:實證分析和規范分析相結合;對比論證;列事實、擺依據;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引用分析等方法。主要通過圖書查詢;網上瀏覽;去中小企業實地調研等方法來收集資料。擬運用經濟學、管理學、組織行為學等相關知識來撰寫論文。

    本論文擬分以下幾個部分撰寫:第一部分:現階段林區經濟發展的現狀。通過對現有的林區經濟發展體制存在的問題闡述進行林區經濟體制改革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第二部分:現階段林區經濟發展體制存在的問題。對林區經濟發展體制存在的問題進行系統的闡述,分析問題形成原因過程以及問題的影響面。第三部分:針對現有林區經濟發展體制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通過對現階段林區經濟發展體制存在的問題剖析,尋找到問題產生的根源,并從根本上提出解決方法。

    畢業設計開題報告范文篇三

    學生姓名:xxx學號:xxxx

    院(系):中文系

    專業漢語言文學專業

    題目:解析張愛玲小說的恐怖電影式鏡頭

    指導教師:劉文菊副教授

    20xx年3月27日

    開題報告填寫要求

    1、開題報告作為畢業論文(設計)答辯委員會對學生答辯資格審查的依據材料之1、此報告應在指導教師指導下,由學生在畢業論文(設計)工作前期內完成,經指導教師簽署意見及院、系審查后生效;

    2、開題報告內容必須用黑墨水筆工整書寫或按教務處統1設計的電子文檔標準格式(可從教務處網址上下載)打印,不能打印在其它紙上后剪貼,完成后應及時交給指導教師簽署意見;

    3、有關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寫,1律用伯數字書寫。如20xx年4月26日或20xx-04-26。

    4、畢業論文參考文獻的引注標準要參照《韓山師范學院本科生畢業論文撰寫標準》(韓教字[20xx]53號)執行

    畢業論文(設計)開題報告

    1、本課題的目的及研究意義

    研究目的:

    張愛玲與電影有過長期親密的接觸,在小說寫作中創造性地化用了電影化技巧,使她的文字組合帶有豐富的視像性和表現力。文本以恐怖電影的表現手法為切入口,對張愛玲中短篇小說出現的恐怖電影式鏡頭進行解析。試圖更近距離地感受張愛玲藝術感覺的細微獨特之處,并且在此基礎上揭示張愛玲小說所蘊涵的悲劇感和死亡意識。

    研究意義:

    本文通過對張愛玲中短篇小說出現的恐怖電影式鏡頭進行解析,試圖在體會張愛玲語言的現代性的基礎上,嘗試性地提出1種獨特的審美方式,從不同的視角解讀張愛玲小說的表現手法。

    2、本課題的國內外的研究現狀

    國內研究現狀:

    國內對張愛玲小說的電影化表現手法的研究主要從小說的電影畫面感、電影造型、電影化技巧等角度切入,考察了張愛玲作品對電影藝術手法的借鑒技巧:

    (1)研究張愛玲小說的電影畫面感:《猶在鏡中論張愛玲小說的電影感》(何蓓)等;

    (2)研究張愛玲小說的電影造型:《論張愛玲小說的電影化造型》(何文茜)等;

    (3)研究張愛玲小說的電影化技巧:《張愛玲小說的電影化技巧》(何文茜);《張愛玲小說的電影化傾向》(申載春);《論張愛玲小說的電影手法》(張江元);《張愛玲小說對電影手法的借鑒》(屈雅紅)等;

    (4)研究張愛玲小說的死亡意識:李祥偉《論張愛玲小說中的死亡意識》等

    國外研究現狀:

    海外研究對張愛玲的研究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1階段1957-1984年夏志清,唐文標等人對她作品的介紹與評述第2階段1985年至今,輻射面波及北美等地的華文文學的影響研究分析和評價。1995年9月后,她在美國辭世后,海外學者多運用西方現代文藝理論來剖析。

    3、本課題的研究內容和方法

    研究內容:

    張愛玲的小說映照了1個陰陽不分、鬼氣森森的世界,恐怖鏡頭繁復繽紛,在她的作品里以人擬鬼,她筆下的人物均飄蕩在凄冷荒涼的宿命軌道上。本文嘗試根據恐怖電影的表現手法,從場景造型、人物造型、以及道具造型等角度入手,對張愛玲小說中出現的恐怖鏡頭進行研究、闡釋。更近距離地感受張愛玲藝術感覺的細微獨特之處,并且在此基礎上揭示張愛玲小說所蘊涵的悲劇感和死亡意識。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比較研究的方法,根據恐怖電影的表現手法,在學術界既有研究資料的基礎上,從張愛玲小說、相關的研究書籍及其評論等出發,分析整理資料,從場景造型、人物造型、以及道具造型等角度入手,對張愛玲小說當中出現的恐怖鏡頭進行研究、闡釋。

    畢業論文(設計)開題報告

    4、本課題的實行方案、進度及預期效果

    方案、進度:

    20xx年11月20xx年2月初:收集資料。重讀作品,確定論文題目,查閱相關資料。

    20xx年2月20xx年3月中旬:在老師的指導下,擬定寫作提綱和開題報告。

    20xx年3月20xx年4月:論文修改。聽取老師意見,撰寫論文初稿,并交指導老師評審。

    20xx年4月:定稿。

    預期效果:

    本文結合恐怖電影的表現手法,通過分析、比較、歸納等方法對張愛玲小說中出現的恐怖鏡頭進行闡釋,嘗試更近距離地感受張愛玲藝術感覺的細微獨特之處,并且在此基礎上揭示張愛玲小說所蘊涵的悲劇感和死亡意識。

    5、已查閱參考文獻:

    書籍:

    1、張愛玲,《張愛玲全集》【M】。xxxx:xxxx出版社,20xx年6月第1版。

    2、金宏達,《華麗影沉》【C】。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xx年1月第1版。

    3、張新穎,《20世紀上半期中國文學的現代意識》【M】。北京:3聯書店,20xx年12月第1版。

    4、宋家宏,《走進荒涼張愛玲的精神家園》【M】。廣州:花城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5、李稚田,《第3類時空》【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6、吳戰壘,《電影欣賞》【M】。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

    7、陳衛平,《影視藝術鑒賞與評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

    8、聶欣如,《類型電影》【M】。上海:上海美術出版社,20xx年9月第1版。

    學術論文:

    1、何文茜《張愛玲小說的電影化技巧》,石家莊師范??茖W校學報,20xx年第5卷第4期第51頁。

    2、李祥偉《丑趣論張愛玲小說中的死亡意象》,學術,20xx年第6期第140頁。

    3、李祥偉《論張愛玲小說中的死亡意識》,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報,20xx年第4期第38頁。

    4、張江元《論張愛玲小說的電影手法》,涪陵師范學院學報,第26卷第4期,第54頁。

    5、屈雅紅《張愛玲小說對電影手法的借鑒》,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6卷第6期,第33頁。

    6、何文茜《論張愛玲小說的電影化造型》,石家莊師范??茖W校學報,20xx年02期,第39頁。

    7、何蓓《猶在鏡中論張愛玲小說的電影感》,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xx年第30卷第4期第40頁。

    8、申載春《張愛玲小說的電影化傾向》,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xx年第19卷第5期第12頁。

    9、吳曉,封玉屏《電影與張愛玲的散文寫作》浙江社會科學報,20xx年第1期第204頁。

    網絡資料:

    1、《恐怖情節心理分析》

    2、《綻放在暗地里幾個唯美的驚惶意象》

    3、陳文珊《女性月亮鬼氣試論《聊齋志異》對張愛玲小說創作的影響》

    指導教師意見

    指導教師:

    xxxx年xx月xx日

    院(系)審查意見

    院系(公章):

    xxxx年xx月xx日

    畢業設計開題報告范文篇四

    一、課題研究背景

    (一)國內外的研究現狀

    1、網絡教學的設計理論與方法的研究缺乏系統性通過對國內外有關的學術刊物(如《電化教育研究》、《中國電化教育》、《EducationalTechnology》等)、教育網站和國際國內有關學術會議(GCCCE、ICCE、CBE等)的論文集進行分析,網絡教學的設計研究主要是關于建構主義學習環境的設計和協作學習的設計等方面,缺乏系統的研究??梢哉f,網絡教學的設計理論的研究還處于初級階段,還有很多問題需要去研究和探索。例如,在網絡環境下如何利用網絡資源進行主動學習、利用虛擬情境進行探究學習、利用通訊工具進行協商學習、利用工具進行創造學習的設計以及教師指導性活動的設計等方面,都值得我們去研究。

    2、網絡教學的評價研究才剛剛起步

    隨著Internet應用的普及,網絡教學已成為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和教學場所。然而,與傳統教學相比,網絡教學的質量保證體系卻顯得不夠完善、健全。如何保證網絡教學的質量,建立一個行之有效的網絡教學評價模型,已成為網絡教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時至2000年,批準全國31所高校建立網絡教育學院,但卻沒有制定出如何保證網絡教育質量的相關政策。美國國家教育政策研究所(TheInstituteForHigherEducationPolicy)于2000年4月也發表了一份名為在線教育質量:遠程互聯網教育成功應用的標準的報告,然而,這些文章(報告)也僅僅是描述性的定義網絡教學的評價指標,而對如何組織評價、如何獲取定量數據、評價數據如何促進教學等方面則很少涉及。目前,網絡教學的支撐平臺中的學習評價模塊往往只含有測試部分,而缺乏相應的分析與反饋。

    (二)課題研究的意義

    1、促進網絡教學的發展,提高網絡教學的質量

    由于網絡教學可以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在網上組織最優秀的教材和教法,使學習者在網上可以學到最新的知識,因此是教學改革發展的方向。通過本項目的研究與實踐,使網絡教學更能為學習者提供一個建構主義的學習環境,充分體現學生的首創精神,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在不同情境下去運用他們所學的知識,而且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行動的反饋來形成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案,從而提供網絡教學的質量。

    2、尋找利用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實現學生遠程交互自主學習的教學設計的技術解決方案

    3、完善和發展教學設計理論

    網絡環境下的教學與傳統教學,不僅是教學環境的不同,在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傳播形式上都有本質的區別。通過本項目的研究,能夠解決網絡環境下,教學如何進行教學設計,如何調控教學過程,如何有效實施教學活動以達成教學目標,是對教學設計理論的完善和發展。

    二、課題研究內容

    (一)研究的主要內容

    1、網絡教學設計理論體系的研究包括教學目標的設計、建構性學習環境的設計、學習情境的設計、學習資源的設計、學生自主學習活動的設計、學生協作學習活動的設計、教師指導性活動的設計、學習評價工具的設計等。

    2、基于網絡環境下的教學策略與教學模式的研究

    (1)網絡教學策略的研究,如網絡環境下的教學內容組織策略、網絡環境下的教學情景營造策略、網絡環境下的教學對話組織策略、網絡環境下的的課堂管理策略等(2)網絡教學模式的研究,如項目化學習模式、探索性學習模式、研究性學習模式等

    3、網絡教學評價的內容體系、方法、步驟與模型的研究

    4、網絡教學設計系統軟件的開發與應用

    5、網絡教學評價系統軟件的開發與應用

    根據上述研究內容,總課題下設如下子課題:

    1、網絡教學設計與教學評價的理論研究(謝幼如、東)

    2、網絡教學資源的開發(鄧文新)

    3、網絡教學設計與教學評價系統的開發(柯清超)

    4、Web課程的教學過程設計及支持系統的研究(陳品德)

    5、網絡教學設計與教學評價理論的應用研究(余紅)

    (二)課題的研究目標本項目的研究目標是:運用現代教學理論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通過教學改革與實驗,探索網絡教學的設計與評價的理論和方法,開發相配套的網絡教學的設計和評價系統軟件,探索普通中小學利用網絡資源進行網絡教學的途徑與方法。

    (三)預期成果形式

    1、論文與專著

    發表有關網絡教學的設計與評價的一系列學術論文,出版專著《網絡教學的設計與評價》。

    2、電腦軟件開發《網絡教學設計系統軟件》和《網絡教學評價系統軟件》,制作《網絡教學設計》專題教學(學習)網站,建立《教學設計》多媒體資源庫。三、研究方法與技術路線(一)研究方法與步驟

    本項目的研究主要采用行動研究、實驗研究、評價研究等方法。

    對于較大規模的教學設計與教學模式的試驗研究,將采用行動研究方法。

    對于個別帶有創新性的,能提出重要見解的小范圍的教學研究,則通過建立科學的假設,采用實驗研究的方法。

    關于教學模式的評價和有關教學效果的分析,則采用評價研究方法。

    研究步驟如下:

    20xx年5月-20xx年8月,收集資料,建立模型

    20xx年9月-20xx年1月,開發軟件

    20xx年2月-20xx年8月,教學試驗,評價修改

    20xx年9月-20xx年12月,擴大試驗,歸納總結

    (二)關鍵技術

    1、基于網絡的協作化設計思維工具的通訊模型的構建;

    2、教學設計系統中師生教學活動的可視化表示與分析;

    3、網絡教學的教學評價模型的構建;

    4、網絡教學過程中學習反應信息的自動采集與處理。

    四、課題研究價值

    (一)創新點

    1、建立網絡教學設計的理論體系與方法。

    2、建立基于網絡環境的各類教學評價指標體系。

    3、開發出操作性強、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網絡教學的設計工具和評價系統軟件。

    (二)理論意義

    傳統的教學設計是應用系統方法分析和研究教學的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他們的方法與步驟,并對教學結果作出評價的一種計劃過程與操作程序?,F代教學設計理論已經不拘泥于系統論的理論基礎,不強調對教學活動的絕對控制,逐漸放棄呆板的設計模式,開始強學設計的關系性、靈活性和實時性,從而更加有利于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本課題的理論成果將完善和發展傳統的教學設計理論與方法。

    (三)應用價值

    1、通過課題的研究與實踐,總結并形成基于網絡環境下學科教學設計的理論與方法,優化中小學課堂教學結構。

    2、通過課題的研究與實踐,探索并總結信息化時代如何改革傳統的思想和模式,使學生學會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學習的方法和經驗。

    3、通過課題的研究與實踐,探索普通中小學利用網絡資源的途徑與方法,形成一批優秀的網絡教學課例。

    4、通過課題的研究與實踐,開發出具有應用推廣價值的網絡教學的設計工具和評價系統軟件。

    五、研究基礎

    (一)已有相關成果

    1、曾于93年、97年兩度獲得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其中《多媒體組合教學設計的理論與實踐》項目的成果在全國的大中小學廣泛應用,《多媒體組合教學設計》(東、謝幼如編著,科學出版社)多次再版發行。

    2、出版的《多媒體教學軟件設計》(含教材與光碟)(謝幼如等編著,電子工業出版社,1999年)、《多媒體教學軟件設計與制作》(含教材與光碟)(東、謝幼如、柯清超編著,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0年)和《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東、謝幼如、柯清超等,萬方數據電子出版社,20xx年)在全國廣泛應用。

    3、97年《多媒體技術在基礎教育改革中的應用實驗研究》和《小學語文四結合教學改革試驗研究》獲國家教委全國師范院校面向基礎教育改革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

    4、承擔國家九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研制開發與應用》(簡稱96-750)《小學語文科學小品文》、《小學語文古詩欣賞》、《小學語文擴展閱讀》、《初中語文新詩賞析》四個子課題的研制與開發,4個項目6張光盤全部通過組織的專家組鑒定,被評為優秀軟件,并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和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在國內及東南亞地區發行。

    5、2000年所完成的《學習反應信息分析系統》獲廣東省高等學校優秀多媒體教學軟件一等獎,并出版專著《學習反應信息的處理方法與應用》(謝幼如、東著,暨南大學出版社,1999年)。

    (二)研究條件華南師范大學教育技術學科是國家級重點學科,華南師范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是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單位,我國的教育技術學博士點之一。華南師范大學教育技術研究所擁有從事計算機教育應用研究的人員近30名,其中包括教授2名、副教授5名、講師8名、博士研究生4名和碩士研究生近15名。他們在長期的研究工作中,對各種多媒體教學軟件、網絡教學應用軟件、學科教學工具、資源庫管理應用系統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與探索,并已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和成果。本研究所擁有先進的計算機軟件開發實驗室兩個、國家級的多媒體教學軟件制作基地一個,在國內教育技術領域方面處于領先地位。

    (三)參考文獻

    1、《多媒體組合教學設計》,東、謝幼如編著,科學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1994年第二版

    2、《多媒體教學軟件設計》謝幼如等編著,電子工業出版社,1999年

    3、《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東、謝幼如主編,萬方數據電子出版社,20xx年

    4、《學習反應信息的處理方法與應用》,謝幼如、東著,暨南大學出版社,1999年

    5、《GlobalEducationOntheNet》,高等教育出版社、Springer出版社,1999年

    6、《教學設計原理》,R。M。加涅、L。J。布里格斯、W。W。韋杰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年

    7、《新型教學模式的探索》,謝幼如編著,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年

    8、全球華人計算機教育應用大會(GCCCE)第一屆至第五屆論文集,1997年(廣州)、1998年(香港)、1999年(澳門)、2000年(新加坡)、20xx年(臺北)

    9、《改善學習20xx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國際研討會論文選編》,吉林教育出版社,20xx年

    10、《認知過程的評估》,J。P。戴斯、J。A。納格利爾里、J。R??聽柋戎?,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年

    11、《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東編著,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xx年

    六、研究組織機構本課題的研究人員由教學設計專家、信息技術教育應用專家、網絡技術專家、學科教學專家、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研究人員與研究生組成,以大學的教育技術研究所為核心,主要以廣東、江蘇、浙江、福建等地區的部分中小學以及西部一些網絡環境較好的中小學為研究基地,輻射其他地區的中小學,借助信息技術產業的技術力量,實現理論、技術與學科教學的優化整合。

    設計畢業論文 第十篇

    一、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主要內容與要求

    一份完整的畢業設計(論文)一般應該包括下列內容:

    (一)封面

    (二)中文摘要與關鍵詞

    (三)英文摘要與關鍵詞

    (四)目錄

    (五)正文

    (六)致謝

    (七)參考文獻

    (八)附錄

    論文裝訂順序按:中文封面→中文摘要與關鍵詞→英文摘要與關鍵詞→目錄→正文→致謝→參考文獻→附錄。

    現分述如下:

    (一)封面

    封面應包括題目、分院、專業、班級、姓名、學號、指導教師姓名、設計(論文)完成時間等內容。題目應力求簡短、精確、有概括性,直接反映畢業設計(論文)的中心內容和學科特點,題目字數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如確有必要,可用副標題作補充。

    (二)中、英文摘要與關鍵詞

    摘要一般不分段,不用圖表,以精煉的文字對畢業設計(論文)的內容、觀點、方法、成果和結論進行高度概括,具有性和自含性,自成一篇短文,具有報導作用。中文摘要一般不超過300個漢字,英文摘要內容要與中文摘要相對應。

    關鍵詞(也叫主題詞),是反映畢業設計(論文)內容主題的詞或詞組,一般3--6個。中、英文關鍵詞放在相應摘要之后,關鍵詞之間用分號分開。

    (三)目錄

    畢業設計(論文)必須按其結構順序編寫目錄,要求層次分明,體現文章展開的步驟和作者思路。

    目錄成頁,按中文摘要與關鍵詞、英文摘要與關鍵詞、正文章、節(或一、二級標題)列出并注明相應的頁碼號,中、英文摘要與關鍵詞、目錄頁碼號用大寫羅馬數字標明,其它(包括附錄)用伯數字標明,封面不標頁碼。

    (四) 正文

    正文是論文的主體,著重反映論文研究工作范疇,研究方法,并將調查、研究中所取得的材料和數據進行加工整理和分析研究,提出論點,突出重點和創新點。正文一般可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緒論(即概述或引言或前言等):緒論是畢業設計(論文)的開頭,應闡述課題的來源、要求、意義、完成任務的條件,將采取的對策、手段、步驟及須達到的目標。如果是一個大課題的子課題,應闡述該大課題的全貌及本子課題的具體任務。

    2.本論:本論是正文的主體,包括文獻資料的綜述,該課題的現狀和發展趨勢,方案的論證與比較,結構設計,參數計算,經濟分析,安全環保,有關問題的討論和采取的措施,實證研究等。

    對于實驗研究類、新原理新方法研究類論文,結果討論是全文的核心。在撰寫時,對于必要而充分的實驗數據,誤差分析,各種現象及產生現象的原因的分析,分析和推理結論的由來都應做出交待,并指出所得結論的前提和使用條件。運用圖表反映研究結果,可作為有效表達方式。

    3.結論:結論集中反映畢業設計(論文)的特點、研究結果和理論見解,撰寫時要簡明扼要,措辭嚴密,留有余地。結論主要反映當事人的工作成績,屬于他人的已有結論應當少提。要實事求是,切忌言過其實。

    4.致謝:學生以精練的文字,對在畢業設計(論文)工作中直接給予指導、幫助的人員,如指導教師、答疑教師和其他有關人員表示自己的謝意,內容要實在,語言要誠懇。

    5.參考文獻:引用畢業設計(論文)相關參考文獻必須在1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獻不少于2篇)。參考文獻在畢業設計(論文)的最后列出,參考文獻的列寫必須嚴格按照畢業設計(論文)中引用的先后順序依次列寫。

    6.附錄:對于一些不宜放入正文中,但對于畢業設計(論文)有參考價值的內容,或方便他人閱讀的工具性資料,如調查問卷、公式推演、編寫程序、原始數據附表等,可編入附錄中。附錄的篇幅一般不宜超過正文。

    二、格式要求

    (一)書寫格式要求:

    1.頁面設置

    (1)紙 張:A4紙,單面打印。

    (2)頁邊距:上2.5cm、下2.5cm、左2.5cm、右2cm,縱向,左側裝訂。

    (3)版 式:頁眉1.5cm,頁腳1.75cm。

    (4)字 體:正文全部宋體、五號。

    (5)行 距:多倍行距為1.25,段前、段后均為0。

    2.如用手寫,所有填寫項目必須用碳素或藍黑墨水鋼筆書寫。

    3.題目用黑體、小二、單倍行距?!罢焙汀瓣P鍵詞”字樣用黑體、五號、加粗、空兩格,中文摘要內容用宋體,英文摘要內容Times New Roman;“摘要”和“關鍵詞”與具體內容之間用冒號相隔,摘要內容一般不超過300個漢字,關鍵詞3--6個,關鍵詞間用分號隔開。

    4.目錄頁排版只排到二級標題,即章和節或一、二級標題;“目錄”字樣用四號、宋體、加粗、居中,摘要與關鍵詞不標序號、左邊頂格,頁碼號用大寫羅馬數字標注,右頂格;目錄的章、節或一、二級標題左邊頂格,頁碼號用伯數字標注,右邊頂格。

    5.正文內容首行均空2格,回行頂格,一級標題為“一、”,二級標題為“(一)”,三級標題為“1.”。一級標題單獨占行,標題加粗宋體四號居中段前段后各0.5行,末尾不加標點; 二級標題單獨占行,“括號”用中文半角輸入,標題加粗宋體五號,末尾不加標點;三級標題不單獨占行,與內容之間用句號隔開。

    6.致謝字樣用宋體、四號、加粗、居中。

    7.參考文獻字樣用宋體、四號、加粗、居中,每條參考文獻均頂格書寫,序號加方括號,書寫格式應符合GB7714—1987《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常用參考文獻的書寫格式如下:

    (1)期刊。[序號]作者.題名[J].期刊名稱,出版年份,卷號(期號)

    (2)書籍。[序號]著者.書名[M].版次(第一版應省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

    (3)論文集。[序號]著者.題名[C].編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

    (4)學位論文。[序號]作者.題名[D].保存地點:保存單位,年份

    (5)專利文獻。[序號]專利所有者.專利題名[P].專利國別:專利號,發布日期

    (6)國際、國家標準。[序號]標準代號,標準名稱[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

    (7)電子文獻。[序號]作者.電子文獻題名[EB/OL].電子文獻的出版或可獲得地址,發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選)

    文獻作者3名以內的全部列出,作者間用逗號隔開;3名以上則列出前3名,后加“等”(英文加“etc”)。

    8.“附錄”字樣與附錄標題內容間空兩格、宋體、四號、加粗、居中,附錄與論文正文連續編頁碼,每一附錄均另起一頁。

    1.文字通順,語言流暢,版面整潔,便于裝訂。文稿須打印或手寫,手寫文稿須清楚工整準確,不得請人。

    2.各種計量單位必須采用1984年2月27日發布的《中華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并遵照《中華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使用方法》執行。

    3.標點符號應符合國家標準G/BT15834-1995《標點符號用法》的規定。

    4.外文字母采用我國規定和國際通用的有關標準寫法,要分清正斜體、大小寫和上下腳碼。

    5.科學技術名詞術語采用全國自然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規范詞或國家標準、部標準中規定的名稱,尚未統一規定或叫法有爭議的名稱術語,可采用慣用的名稱。

    6.文中的數字,除部分結構層次序數和詞、詞組、慣用語、縮略語、具有修辭色彩語句中作為詞素的數字必須使用漢字外,應當使用伯數碼,在同一文中,數字表示方法應前后一致。

    7.公式一般居中放置。有編號的公式頂格放置,編號需加圓括號標在公式右邊,公式與編號之間不加虛線。公式下有說明時,應在頂格處標明“注:”。較長公式的轉行應在加、減、乘、除等符號處。

    (三)圖紙和曲線圖表要求:

    1.圖表內容及其表號、表名或圖號、圖名均用宋體、五號字,所有表號、表名統一列在表的上方, 圖號、圖名統一列在圖的下方。

    2.表內內容應對齊,表內數字、文字連續重復時不可使用“同上”等字樣或符號代替。表內有整段文字時,起行處空一格,回行頂格,最后不用標點符號。

    3.圖紙必須圖面整潔,布局合理,線條粗細均勻,圓弧連接光滑,尺寸標準規范,文字注釋必須使用工程字書寫。

    4.曲線圖表的所有曲線、圖表、線路圖、流程圖、程序框圖、示意圖等不得簡單徒手畫,須按國家規范標準或工程要求繪制。

    (四)譯文要求:

    譯意準確,書寫清楚,內容必須與論文(課題)有聯系,或在擴大專業視野等方面有參考意義。

    (五)注釋:

    注釋是對畢業設計(論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和補充說明。注釋采用頁末注(將注文放在加注頁的頁腳),不可行中加注,注釋編號選用帶圈伯數字,注文使用小五號宋體字。

    三、畢業論文份量要求

    本科生畢業論文正文字數一般控制在10000字左右或相當信息量,翻譯外文文獻1篇(文獻翻譯成中文后在20xx漢字左右),文獻綜述和開題報告的字數均須在2000字左右,閱讀近3年發表或公開出版的外文參考資料不少于2篇。

    四、答辯資格審查

    (一)各分院應成立畢業論文答辯資格審查小組,根據規范要求負責組織本單位畢業論文答辯資格審查工作,具體從畢業論文質、量、形式等規范方面對論文答辯資格進行審查。畢業論文答辯資格審查應在畢業答辯前完成,審查合格者由審查小組簽字后方能參加答辯。凡質、量、形式等規范方面審查不合格者,應責令其修改,直到到符合要求為止,否則不準參加畢業答辯。對于在校外進行畢業論文的學生,其論文答辯資格審查一律返校進行。

    (二)答辯資格的審查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的內容:

    1.審查畢業設計(論文)的支撐材料,即學生在畢業設計(論文)各環節所形成的、應當歸檔的各種資料。主要審查其內容質量、形式規范性以及材料是否齊全、是否已全部歸檔。

    2.審查畢業設計(論文)質量。主要審查畢業設計(論文)的分量、水平、形式規范性。如果存在以下五種情況之一,不予參加答辯。

    (1)畢業設計(論文)分量沒有達到《溫州大學城市學院本科畢業設計(論文)規范》規定的標準;

    (2)畢業設計(論文)水平沒有達到本專業培養目標的基本要求;

    (3)畢業設計(論文)形式規范性沒有達到《溫州大學城市學院本科畢業設計(論文)規范》規定的標準;

    (4)畢業設計(論文)有抄襲現象;

    (5)畢業設計(論文)錯別字率超過萬分之五(含)。

    設計畢業論文 第十一篇

    隨著畢業設計的結束,原來轉眼間,我們的匆匆四年一晃又過去了,自己真的還沒有準備好出去外面工作,自己心里沒有什么長遠的目標?;叵胩みM昆工校門的那一刻起,心里還是如此的興奮,要在這里給自己給下美好的回憶。短短的兩個多月的畢業設計,卻是結束我們來大學的最后一堂課。

    繁瑣而充實的畢業設計,鍛煉了我們這個專業的耐心、耐性、認真的工作態度。畢業設計作為我們大學學習專業知識的一種綜合應用能力,是一種綜合的再學習、再提升的過程,這一過程的很大程度上培訓了我們的學習能力、團隊合作精神和思考能力。在這個畢業設計的任務,就是為我們出來工作知識的一個鞏固,如何解決自己遇到的問題,從中積累新的知識實踐經驗,為我日后專業的工作崗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這次我的畢業設計是嵩明大隊新建執法業務用房招標控制價編制,其中包括鋼筋算量、圖形算量、工程套價。此次的畢業設計讓我真實的接觸了一個造價員的工作,從以往的學習理論到實踐的跨越,雖然有很多的方面還是需要指導老師的講解,但是過程都是自己手動完成,對于我們來說是一個不錯的挑戰和學習的機會。

    我的畢業設計的工程主要步驟如下:

    1、了解項目、圖紙總說明、合同條款等等涉及有關的內容;

    2、熟悉圖紙。熟悉圖紙是一個計算工程量的前提條件,只有把圖紙了解清楚了,才能在工程計算中避免很多問題,更準確的算出工程量。

    3、計算工程量。計算工程量我們是每個人有不同的任務,我負責的就是樓梯、構造柱的工程量計算。

    在計算過程中,最繁瑣最難的就是鋼筋的工程量計算,每一根鋼筋都要找出來,每一根鋼筋都不一樣需要分別計算。而在這次畢業設計中我所有的鋼筋彎鉤都是按照180度計算的。在這個過程中,同學和老師給了我很大幫助,耐心地指導我,和我講解問題。

    4、通過在做這一個畢業設計的這一段時間里,自己真正動手去做,發現了很多問題,可以發現問題,通過耐心的聽指導老師的講解,和同學之間的討論,得出結果,這就不是問題了。

    在計算基礎的時候,基礎的形狀標高,這都是我遇到的難題,因為我對于實體工程不夠了解,在算柱、梁、板的時候也是容易把其中的標高弄錯,特別是套價的時候,對于施工的工藝,還有定額子目不了解,等等這些問題,都是我們今后需要更加努力去學習的。在學校的最后一堂課就這樣就結束了,往后的人生將迎接更大的挑戰,只有不斷的提高自己的知識結構,才能立足社會,達到自己的目標。

    設計畢業論文 第十二篇

    VB圖書管理系統

    摘要: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人類對知識的需求也不斷地增長。在這種

    形勢下,書籍就漸漸地成為人們獲取并增長知識的主要途徑,而圖書館就自然而然地在人們的生活中占據了一定的位置,如何科學地管理圖書館不但關系到讀者求知的方便程度,也關系到圖書館的發展,因此,開發一套完善的圖書館管理系統就成不可少了,為了提高圖書管理效率,需要開發滿足中小型的圖書管理要求的圖書管理系統。本文根據國內外學者對圖書管理系統的研究,借鑒他們的成功經驗,并加以總結概述,這些文獻對本文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圖書管理、借閱、瀏覽、Visual Basic

    1. 引言

    圖書管理是各圖書館必須切實面對的工作,但一直以來人們使用傳統的人工方式管理圖書資料。這種方式存在著許多缺點,如效率低、保密性差且較為繁瑣。另外,隨著圖書資料數量的增加,其工作量也將大大增加,這必將增加圖書資料管理者的工作量和勞動強度,這將給圖書資料信息的查找、更新和維護都帶來了很多困難。

    經過詳細的調查,目前我國各類圖書館中有相當一部分單位圖書資料管理還停留在人工管理的基礎上。這樣的管理機制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其管理方法將浪費許多人力和物力。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提高,這種傳統的手工管理方法必然被以計算機為基礎的信息管理方法所取代。

    圖書管理作為計算機應用的一個分支,有著手工管理無法比擬的優點,如檢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儲量大、保密性好、壽命長、成本低等。這些優點能夠極大地提高圖書管理的效率。因此,開發一套能夠為用戶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詢手段的圖書管理系統,將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十分及時的。

    2.主題部分

    (1)孟莉指出:現階段圖書管理系統數字化是為學生創造更好的讀書環境的必備條件,但是,圖書管理系統的核心內容,在于如何使其與互聯網絡完美結合,真正實現及時性和準確性。

    而且,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傳統的手工查閱圖書已經不能適應和滿足當今的高等院校圖書管理工作的需求?,F在知識經濟的核心是知識創新,而知識創新要求高等教育必須培養造就一批高素質的創新人才。而數字化圖書館是高校圖書館發展的必然趨勢。所以建設數字化圖書館對培養造就高素質的創新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她論述了數字化圖書館的概念、特征及其對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面向培養創新人才的數字化圖書館的建設方略。范曉鵬 、薛貞芳

    [2]

    [3]

    [1]

    都對高校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并試圖對地方高校圖書館的數字化建設提出了自己建設方案。并且分析了我國數字化圖書館建設的環境和基礎,著重歸納圖書館在中文數字信息資源建設中的作用,他認為“館藏資源數字化”和“社會資源館藏化”這兩種數字化圖書館建設模式同樣重要。

    (2)鄭州大學的徐鑫在《中小型圖書館圖書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中指出:進入21世紀,科學技術迅速發展,尤其是計算機技術,人類社會進入了全面的知識經濟和信息時代。計算機的應用領域不斷擴大,計算機技術也在圖書館管理和運用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很多中小型圖書館也開始充分認識到計算機技術在圖書管理中的重要性,開始利用計算機技術來實現圖書館圖書的實際功能應用。目前市場上有許多的圖書管理系統,如深圳科圖公司的ILAS系統、大連妙思圖書集成管理系統和北京丹誠圖書集成管理系統等,它們都有大量的數據處理、完善的圖書管理功能、具有大型數據庫開發平臺等特點。

    但中小型圖書館通常存在經費少、缺乏專業管理人員等問題,對這種大型系統的使用存在很多問題,因此中小型圖書館不具備這樣的條件來配置大型系統。針對該問題,開發中小型圖書館管理系統已成為當務之急。

    作者以許昌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集成管理系統的設計、開發及實現過程為實

    [4]

    例論述了中小型圖書館管理系統的開發及實現過程。首先,對當前圖書管理的現狀及其發展現狀進行分析,指出開發圖書管理系統的實際意義;其次,對開發系統所用到的工具(VB和Access)進行介紹;然后,進行詳細的需求分析和系統設計,設計出系統結構圖、工作流程圖、功能結構圖以及各模塊E-R模型,并創建Access數據庫;最后,利用VB編程實現各個模塊,完成系統開發,并進行測試。該系統具有功能強大、界面好通用性強及其使用維護簡單等優點,非常適合中小型圖書館的自動化管理。

    張蘊在《淺談圖書管理系統的設計與開發》中提到從需求分析,概要設計到詳細設計分別闡述了圖書管理系統的具體開發過程;并針對圖書管理系統中各個模塊間的相互作用進行詳細的介紹。

    通過該系統開發,解決了圖書館數據管理的一些矛盾,實現了數據的高效管理。在國內外現狀的分析中指出,在過去的20年中,圖書館作為信息資源的集散地,用戶借閱資料和圖書種類繁多,包含很多信息數據的管理。對于傳統的手工處理方式,有很多缺陷,如工作量大,容易出錯?,F今,盡管有的圖書館有計算機,但是還沒有用于信息管理,沒有發揮其真正的作用,造成資源閑置。作者指出:基于Visual Basic 6.0和SQL Server 2000的系統開發,實現全新的圖書管理系統勢在必行。

    李俊《基于ASP.NET的高校圖書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通過研究ASP.NET技術設計與開發公共圖書系統,可以使圖書館變得更加便利高效,資源共享更容易實現。系統主要采用B/S結構和ASP.NET+SQL Server技術作為網站開發工具。首先進行了系統分析,劃分了系統的主要功能,然后給出了系統設計的關鍵技術和系統的數據庫設計。

    現代化圖書管理是一種自動化的管理系統,能夠高效的對相關數據進行安全處理,節約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財力,并且減輕了圖書管理工作的負擔,為讀者提供了便利。

    管勝波,張敬泉他們介紹了一個圖書管理系統數據庫設計和系統功能的實現過程,該系統是運行在學院主干網上的網絡圖書管理系統,由圖書采購、圖書編目、圖書流通、期刊管理、系統維護、Web查詢等5個子系統組成,采用C/S

    [7]

    [6][5]

    和B/S相結合的技術方式,實現了圖書期刊的計算機網絡管理和Web查詢功能。在圖書館建立以來,各工作環節一直采用傳統的手工方式,這種方式存在手續繁瑣、檢索困難、不便于管理等缺點,造成資源的利用率低下。隨著藏書量的不斷增加,圖書資料的著錄和查詢難度也增加,手工方式不能滿足要求。

    哈桑指出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社會進入了信息化。信息管理系統已得到人們和社會的重視。開發圖書館信息系統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工作:使用數據庫技術以及開發應用系統。

    第一個方面,我們需要設計和構建數據庫。保證數據具有一致性和完整性系統具有可擴展性,這樣使得數據更加安全,系統性能更加完善,才能擁有良好的數據庫。

    第二個方面,我們需要根據較件生命周期來開發系統??蚣軙绊懴到y的有效性,要選擇一個合適的框架,才能開發和增加新功能。系統開發完成后,對系統進行測試,并能給用戶提供所要求的功能。

    趙滿華,高潔闡述了對圖書館數字化進程中存在的若干問題的考慮。其中對數字圖書館的概念。圖書館的數字化進程及其此進程中所涉及的安全問題做了詳細的說明并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數字化的圖書館集計算機,多媒體網絡等多種新技術于一體,改變傳統的存儲模式,打破傳統圖書館的時空界限,實現信息的數字化存儲、檢索,打開了新局面,使讀者充分感受到圖書館的好處,可實現足不出戶便可享受讀書與欣賞的愉悅。

    (3) xinya Yang,Qunyi Wei,xiaodong Peng

    [10]

    [9]

    [8]

    提出一個分段循環管理(供

    應鏈管理)圖書館2.0的模式。圖書館2.0系統結構的設計理念是說明和五模型的面向服務架構(法)的提出和分析。設計/方法/方法——面向模型符合圖書館2.0的愿望,圖書館需要一體化的文獻資源,知識服務和運營管理,所有這些必須根據用戶的服務。

    圖書館2.0實現的概念和技術的是類似的模式。當前圖書館管理系統(算法)留在圖書館1.0時代,主要集中在文獻管理。新的設計原則,旨在更好地管理圖書資源。圖書館2.0必須突破現有的框架,并采用多層結構,以用戶為中心、面向服務的體系架構,整合資源,服務與管理。

    除其他外,圖書館2.0應利用多層架構的模塊方式,提高靈活性和適應性的現代管理系統,在系統配置和面向模型應用在圖書館2.0的第一時間,分為五層硬件層,系統層,數據層,操作管理層和服務層。根據該體系結構,應用系統根據圖書館員,知識服務系統和知識搜索引擎等基礎上設計。

    3. 課題研究目標、內容及研究方法

    3.1課題目標

    提供快速的圖書信息檢索功能、快捷的圖書借閱、歸還流程,最大程度地滿足管理者和讀者的需求,開發一套合理、有效、規范、實用的圖書館管理系統。 3.2研究內容

    本圖書館里軟件針對中小型圖書館而開發。開發宗旨是實現圖書館管理的系統化、規范化和自動化,達成圖書資料集中統一管理的目標。盡力做到界面設計美觀、數據存儲安全、信息分類清晰等。 3.3研究方法

    (1)首先閱國內外有關圖書館管理系統相關資料,了解圖書館里系統的基本架構以及實現方案。

    (2)熟練運用VB語言以及Access。能編寫圖書管理系統的程序代碼。

    4 .總結

    傳統的人工方式管理圖書資料效率低下、保密安全性低,工作繁瑣。在圖書資料數量顯著增加的當代,人工方式管理的工作量也大大增加,這不僅增加了人工管理的難度,也使得圖書借閱者的資料查找更加繁瑣。所以這樣的管理機制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其管理方法將浪費許多人力和物力。

    而用計算機圖書管理系統代替人工方式管理圖書資料,有著更為顯著的有點,如可靠性高、存儲量大、檢索迅速、查找方便、保密性好、壽命長、成本低等。更為使用者提供了便捷。

    參考文獻

    [1]孟莉.數字化圖書館對培養創新人才的支撐作用[J].北京林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xx,(51).

    [2]范曉鵬.關于我國數字化圖書館建設的探討[J].圖書情報工作,20xx,(03) [3]薛貞芳.關于地方高校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思考[J].安徽大學學報,20xx,(06).

    [4]徐鑫.中小型圖書館圖書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D].鄭州:鄭州大學,20xx. [5]張蘊.淺談圖書管理系統的設計與開發[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xx, (09):165-167.

    [6]李俊基于ASP.NET的高校圖書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湖南科技學院學 報,20xx,(08):66-67.

    [7]管勝波,張敬泉.基于C/S和B/S模式的圖書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現代 計算機(專業版),20xx,(4):112-116.

    [8]哈桑.基于三層架構的圖書館信息系統的研究與設計[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 20xx.

    [9]趙滿華,高潔.對圖書館數字化進城中若干問題的考慮[J].現代圖書情報技術, 2000,(3):59-61.

    [10]xinya Yang,Qunyi Wei,xiaodong Peng.System architecture of Library 2.0[J].The Electronic Library,20xx,27(2):22-27.

    設計畢業論文 第十三篇

    題目:南昌教育局機關辦公樓

    院(系):建筑工程

    專業:土木工程

    班級:xx

    姓名:xxx

    學號:xxx

    導師:熊xx

    一、畢業設計綜述

    (一)畢業設計題目及背景

    本工程項目位于南昌市,屬多功能綜合辦公結合建筑。建筑面積約4880㎡(±5%);建筑層數為4層,結構類型為現澆混凝土框架結構。

    建筑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建筑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地震基本烈度為7度;地震設防分類為丙類,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框架抗震等級為二級;防火按二類二級設計,地基基礎設計等級:丙級;建筑場地類別:二類;基礎類型:采用柱下基礎。

    (二)畢業設計研究意義

    本次設計的課題來源于工程實際,對我來說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1)通過該項目設計,可以對我大學四年以來所學的專業知識進行綜合應用,不但使我各方面的知識系統化,而且使所學知識實踐化。

    (2)使我了解并且掌握建筑設計的全過程,培養我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能及創新技能,并鍛煉我調查研究、收集資料、查閱資料及閱讀中外文文獻的技能。

    (3)在設計中還涉及到很多計算機軟件,如 Office中的Word、Excel,繪圖軟件AutoCAD和天正,結構計算的PKPM及等軟件,通過對這些軟件的應用,更能提高我對計算機的應用技能。

    所有的這些,都為我今后從事土木工程設計與施工奠定基礎。

    (三)設計要求:

    1、學習要求

    通過本設計使同學們綜合應用所學習的有關建筑設計理論及工程技術知識,進一步熟悉和掌握建筑設計的依據、原則、方法與步驟,對高層辦公樓類建筑的組成、要求及設計特點作深入研究,提高同學們對大中型民用建筑設計的技能。建筑設計的重點是根據使用功能要求,解決總體布局、平面組合、立面造型、內部空間環境處理等技術問題,進一步培養同學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技能。

    根據本專業的方向和教學大綱的要求,確定本畢業設計的建筑設計部分僅作到初步設計深度,并能發展成為施工圖,以配合結構設計。

    根據建筑使用功能要求,學生在建筑專業教師指導下完成建筑平、立、剖面圖,部分建筑大樣圖等。

    2、建筑要求

    根據實用、經濟、美觀的原則,進行建筑設計,并完成主要的建筑設計施工圖。造型設計應莊重、新穎、大方。根據造型需求,可適當增加陽臺、雨棚及出屋面樓梯之類,但不得超出總建筑面積的5%。外裝修中高檔,內裝修以中檔為主,重點空間可高檔。防火按二類二級設計。

    二、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和擬采用的研究方案、研究方法或措施

    (一)研究的主要內容

    1.建筑設計部分

    建筑設計就是根據設計任務書要求并結合相應的建筑設計規范以及實際情況確定預設建筑物的平面形狀,立面外觀,側面外觀,單層平面尺寸,以及建筑物的層數,完成建筑平面、剖面及立面設計;由功能分區的相關原則確定建筑物各部分的功能,最終初步確定出建筑設計部分。

    2.結構設計部分

    結構設計就是根據建筑設計方案及設計原始資料,選擇結構體系,布置結構構件(柱網、框架梁、次梁、縫的設置,鋪板方向等),進行結構計算,確定構件配筋,整理計算書并繪制結構施工圖。

    (二)研究的方案、方法

    1.建筑設計:通過畢業實習、參觀實體建筑、查閱相關規范圖集確定建筑方案。

    2.結構計算:

    結構計算采用框架結構近似計算法,求豎向荷載作用下的內力用彎矩分配法;求水平荷載作用下的內力時用D值法進行計算。

    結構部分計算的大概步驟:

    (1)確定梁柱截面尺寸(通過軸壓比驗算、結構的層間位移驗算 )

    (2)水平荷載作用下橫向框架的內力計算

    (3)豎向荷載作用下框架的內力計算

    (4) 框架梁柱配筋

    (5) 板的配筋計算

    (6) 樓梯配筋

    (7) 基礎的設計及配筋計算

    三、本課題研究的重點及難點,前期已開展工作

    研究重點:選擇結構體系、布置結構構件(柱網、框架梁、次梁、縫的設置,鋪板方向等)、建筑功能分區、框架結構設計計算—地震荷載作用下結構的層間位移驗算、水平及豎向荷載作用下內力驗算、內力組合、截面設計(截面尺寸、配筋計算)及施工圖繪制。

    難點:框架結構設計計算—地震荷載作用下結構的層間位移驗算、水平荷載作用下的內力計算、豎向荷載作用下內力驗算、內力組合、截面設計(截面尺寸、配筋計算)。

    前期已開展工作:認真熟悉設計任務書,參觀本設計實體建筑,參加了畢業實習,查閱并收集相關規范資料,仔細參考、閱讀設計實例,還查找并翻譯了相關外文資料。

    四、完成本課題的工作方案及進度計劃(按周次填寫)

    畢業實習、熟悉任務書、確定建筑方案繪制方案草圖第1~3.5周

    結構方案設計及結構布置第4周

    結構計算第5~12周

    施工組織設計 整理建筑說明書及結構計算書 第13~17周

    整理圖紙、答辯第18 周

    參考文獻

    [6]建筑地基處理技術(JGJ79—20xx)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xx

    [7]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xx)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xx

    [8] 李比瑜主編,《房屋建筑學》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xx

    [9]鋼筋混凝土及砌體結構教材(上、下冊)

    [11] 彭一剛主編,《建筑空間組合論》,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8

    [12]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則和構造詳圖(03G101-1)

    [14]G. Winter. Design of Concrete Structures1979

    [15]M. Wakabayash. Design of Earthquake-Resistant Building1986

    [16R. park and T. paula.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rues,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Inc1975

    土木畢業設計的開題報告二

    1、課題的目的及意義(含國內外的研究現狀分析或設計方案比較、選型分析等)

    畢業設計是一個總結性的教學環節,是學生全面系統地融匯所學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并運用于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通過本教學環節,要加深學生對所學基本理論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和處理問題的技能以及設計創新精神,使學生得到有關單位工程建設從方案制定到施工組織的全過程系統性的訓練。

    通過畢業設計這一重要的教學環節,培養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畢業生正確的理論聯系實際的工作作風,嚴肅認真的學科態度。 畢業設計要求我們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系統的完成一項工程設計,解決與之有關的所有問題,熟悉相關設計規范、手冊、標準圖以及工程實踐中常用的方法,具有實踐性、綜合性強的顯著特點。因此畢業設計對于培養學生初步的學科研究技能,提高其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技能有著重要意義。

    在完成本次畢業設計過程中,我們需要運用感性和理性知識去把握整個建筑的處理,這其中就包括建筑外觀和結構兩個方面。還需要我們更好的了解國內外建筑設計的發展的歷史、現狀及趨勢,更多的關注這方面的學術動態,以及我們在以后的土木工程專業發展的方向。同時積極、的完成本次畢業設計也是為今后的實際工作做出的必要的準備。

    1.1研究現狀: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類工程設施的學科,技術和工程的總稱。土木工程是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它所建造的工程設施反映出各個歷史時期社會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發展的面貌,因而土木工程也就成為社會歷史發展的見證之一。土木工程在我國可以分為:建筑工程、橋梁工程、公路和城市道路工程、鐵路工程、隧道工程、水利工程、港口工程、給水和排水工程、環境工程。作為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深知土木工程設計范圍之廣,以及和社會生活聯系之密切。我們在校只是學習了土木工程這一個小的分支并且著重學習了工民建部分。工民建方面就結構布置部分有以下幾種結構:框架結構、剪力墻結構、框架-剪力墻結構、板柱-剪力墻結構、框架-支撐結構、筒體結構、框架-核心筒結構、巨型結構等等。

    就此次的設計題目,以及結合任務書所給定的各項條件,選擇了框架結構比較合理并且切合實際。

    框架結構由梁柱構成,構件截面較小,因此框架結構的承載力和剛度都較低,它的受力特點類似于豎向懸臂剪切梁,樓層越高,水平位移越慢,高層框架在縱橫兩個方向都承受很大的水平力,這時,現澆樓面也作為梁共同工作的,裝配整體式樓面的作用則不考慮,框架結構的墻體是填充墻,起圍護和分隔作用,框架結構的特點是能為建筑提供靈活的使用空間,可提供較大的使用空間,也可構成豐富多變的立面造型。國外多用鋼為框架材料,而國內主要為鋼筋混凝土框架,框架結構可通過合理的設計,使之具有良好的延性,成為“延性框架”,在地震作用下,這種延性框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1]鋼筋混凝土多層框架結構作為一種常用的結構形式, 具有傳力明確、結構布置靈活、抗震性和整體性好的優點, 目前已被廣泛地應用于各類多層的工業與民用建筑中。隨著社會的發展,多層框架結構的建筑越來越多了。但隨著結構高度增加,水平作用使得框架底部梁柱構件的彎矩和剪力顯著增加,從而導致梁柱截面尺寸和配筋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將給建筑平面布置和空間處理帶來困難,影響建筑空間的正常使用,在材料用量和造價方面也趨于不合理??蚣芙Y構住宅是指以鋼筋混凝土澆搗成承重梁柱,再用預制的加氣混凝土、膨脹珍珠巖、浮石、蛭石、陶爛等輕質板材隔墻分戶裝配成而的住宅。適合大規模工業化施工,效率較高,工程質量較好。

    [2]框架結構房屋的布置應對稱、均勻,減小抗側剛度中與水平荷載合力作用線的距離,減小結構重心和剛度中心之間的距離,以減小結構發生的扭轉。由于框架構件截面較小,抗側剛度較小,在強震作用下結構整移和層間位移都較大,容易產生震害。此外,非結構性破壞如填充墻、建筑裝修和設備管道等破壞較嚴重。因而其主要適用于非抗震區和層數較少的建筑,抗震設計的框架結構除需加強梁、柱和節點的抗震措施外,還需注意填充墻的材料以及填充墻與框架的連接方式等,以避免框架變形過大時填充墻的破壞??蚣芙Y構是柔性結構,有水平位移,房屋的總水平位移越大,人的感覺越不舒服,而層間位移會影響建筑物的裝修和隔墻開裂,因而對這兩種水平位移進行限,這樣在設計中要增大房屋的抗側剛度。在框架結構的抗震設計中,柱頂、柱底、梁端易出現裂縫。

    [3]作為一座辦公樓設計,在設計之前作為設計者必須深入實際,調查研究,了解其所屬位置地理、經濟條件。而作為本課題中框架結構的辦公樓,必須整體設計、大門入口設計要體現行政辦公特征。設計要滿足室內水、電、暖、訊、消防、抗震等配套設計要求。因此必須察看相應的規范、標準等。

    1.3研究方法:

    框架是典型的桿件體系,近似計算的方法很多,工程中最實用的是力矩分配法及D值法,前者多用于豎向作用下求解,后者用于水平作用下求解。

    這些方法的使用都作了以下幾點的假定:

    [1]忽略粱,柱軸向變形及剪切變形。

    [2]桿件為等截面(等剛度),以桿件軸線作為框架計算軸線。

    [3]在豎向荷載下結構的側移很小,因此在做豎向荷載下計算時,假定結構無側移。

    1.4應用領域:

    框架結構可設計成靜定的三鉸框架或超靜定的雙鉸框架與無鉸框架??蚣茕摻Y構常用于大跨度的公共建筑、多層工業廠房和一些特殊用途的建筑物中,如劇場、商場、體育館、火車站、展覽廳、造船廠、飛機庫、停車場、輕工業車間等。

    2、課題任務、重點研究內容、實現途徑

    本次畢業設計任務包括三個部分:建筑設計,結構設計和施工組織設計。

    2.1建筑設計

    2.1.1設計任務

    根據設計任務書要求完成建筑平面、剖面及立面設計;根據相應的建筑設計規范并結合實際情況初步確定預設建筑物的平面形狀,立面外觀,側面外觀,單層平面尺寸,以及建筑物的層數;由功能分區的相關原則初步確定建筑物各部分的功能,最終初步確定出建筑設計部分的輪廓。

    (一)總平面圖:1:500要求標明建筑物位置、道路、綠化、標高、朝向等。

    1.底層平面圖:標注三道尺寸,注標高。

    2.標準層平面圖:標注三道尺寸,注標高。

    3.頂層平面圖:標注兩道尺寸,注標高。

    要求剖到樓梯,標注層高、樓梯平臺、屋頂、室內外地坪標高、標注兩道尺寸(門窗洞口、層高)。

    1.入口立面

    2.側立面或背立面

    標注三道尺寸(墻段及洞口、層高、總高),標明室內外地坪標高,屋頂標高。

    (五)節點詳圖:(二至三個)比例自定

    (六)設計簡要說明:

    1.建筑總平面及概況。

    2.方案特點及主要建筑技術措施。

    3.防火設計簡要說明。

    (七)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1.總用地面積

    2.總建筑面積

    3.建筑密度(底層建筑面積/總用地面積)

    4.容積率(總建筑面積/總用地面積)

    5.綠地率(綠地面積/總用地面積)

    2.1.3進度安排

    第1周:講解建筑設計基本原理、建筑設計基本步驟,了解并掌握辦公建筑基本設計知識。完成“一草”。

    第2周:深入方案,細化初步設計,為結構設計提供必要的條件。完成“二草”。

    第3周:結構設計完成之后,完成施工圖設計。

    2.2結構設計

    2.2.1設計任務

    根據建筑設計方案及設計原始資料,選擇結構體系,布置結構構件,進行結構內力分析,確定構件配筋,繪制結構施工圖。

    2.2.2設計內容和步驟

    1.根據房屋基本情況確定結構設計基本參數

    2.進行結構平面布置

    3.手算一榀框架,并用計算機程序PK復核

    4.使用PMCAD,建立結構整體計算模型,用SATWE進行結構空間分析與設計

    5.設計一部現澆板式樓梯

    6.基礎設計

    7.整理計算書,繪制結構施工圖

    2.3施工組織設計

    設計畢業論文 第十四篇

    1,軟件設計類: 設計說明書:字數在1萬以上,軟件設計文檔包括有效程序軟盤,原程序清單,軟件設計說明書,軟件測試分析報告,項目開發總結等; 文獻查閱:10篇以上,翻譯與課題有關的外文資料,譯文字數3000以上. 2,設計類: 設計說明書:字數在1萬以

    設計畢業論文 第十五篇

    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在各專業課程考試成績合格后,都要進行畢業設計及其答辯考核。畢業設計成果及答辯考核是取得高等教育考試畢業文憑的重要環節之一,也是衡量畢業生是否達到全日制普通高校相同層次相同專業的學力水平的重要依據之一。

    設計畢業論文 第十六篇

    3DS MAx運行于WINDOWS98,WINDOWSNT WINDOWS 20xx平臺。一個完全,多線程,可充分發揮對稱多處理器和任意網絡渲染能力的一個強大軟件。目前在中國市場上有四個版本,分別是2.0版、2.5版、3.0版、3.1版。我們的教學就是教3.1版本的。這個軟件自誕生以來,就以一體化、智能化界面著稱。一體化是指所有工作,如:三維造型、二維放樣、幀編輯、材質編輯、動畫設置等都在統一的界面中完成,這樣就避免了屏幕切換帶來的麻煩。所謂的智能化是指那些條件具備,當前能夠起作用的工具圖標才能被激活,這有點難理解,通俗點說,就是能在當前符合你制作某動畫時能被用上的命令它才被你所用,反之,某些命令就不能被你所用。3DMAx的NURBS 模塊,可使動畫,渲染,和造型更逼真,更準確,完美的渲染分辨率可達到電影膠片的質量。

    設計畢業論文 第十七篇

    設計(報告)題目:1例急性腎衰竭患者的護理1、設計(報告)研究意義該病例是本人在實習期間參與護理的患者,該病癥是指腎功能在短期內受到損害,由此所致水電解質酸堿失調等,因此嚴密監測出入水量和抗感染措施、監測生命體征對有效搶救

    設計畢業論文 第十八篇

    題 目:關于車險電銷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姓 名 張雨 所在系院 保險系 專業名稱 金融保險(客戶服務與管理) 班級名稱 12級客服班 學 號 xx10 指導教師 李 日 期 xx年 3 月 16 日 畢業設計真實性承諾本人鄭重聲明:所提交的畢業

    設計畢業論文 第十九篇

    一、畢業設計課題綜述:(500字左右)隨著汽車生產產品的日益增多,購買汽車的人也越來越多,人們在購車的時候考慮的問題也越來越多,比如汽車的舒適性、汽車的安全性、動力性等因素,本文介紹的是汽車制動系統有關的事項;例如:汽車在使

    設計畢業論文 第二十篇

    1.文字和字數

    畢業論文總字數原則上文科不得少于8000字,理工科不得少于6000字,外語、藝術、設計類專業畢業論文字數不得少于6000字。摘要不少于200漢字,關鍵詞為3—5個。

    2.書寫

    論文一律在計算機上輸入、編排并打印在A4幅面白紙上,單面印刷。

    3.字體和字號

    論文題目:3號黑體;論文中的大、小標題:4號黑體;正文:4號仿宋體;頁碼:5號仿宋體;數字和字母:Times New Roman體;參考文獻:5號仿宋體。

    4.封面

    論文封面采用學校統一格式,用A4白色銅板紙包封面。封面上要求填寫的內容一律打印填寫?!爸笇Ю蠋煛币粰诒仨毺顚懼笇Ю蠋煹男彰吐毞Q,填寫格式為:“姓名(空兩格)職稱”。第一指導老師必須具有講師以上職稱(含講師),凡是沒達到講師以上職稱(含講師)的指導老師,只能作為第二指導老師,封面必須填上兩個指導老師的姓名、職稱,分兩行填寫。

    5.論文頁面設置

    (1)頁邊距、行間距

    上邊距:2.54cm;下邊距:2.54cm;左邊距3.17cm;右邊距:3.17cm;行間距為1.5倍行距。不設頁眉。

    (2)頁碼的書寫要求

    論文頁碼從中文摘要部分開始,至附錄。論文摘要用羅馬數字編排頁碼,從論文引言或前言起至附錄用伯數字連續編排,頁碼位于頁面底端居中。封面、目錄、任務書、畢業論文(設計)開題報告書、畢業論文(設計)指導教師指導情況記錄表、畢業論文(設計)成績評定表不編入論文頁碼。

    6.摘要與關鍵詞

    中文的“摘要”與“關鍵詞”幾個標示字為4號黑體;英文的“摘要”與“關鍵詞”幾個標示字為4號Times New Roman體。中文摘要內容與具體的關鍵詞為小4號仿宋體;英文摘要內容與具體的關鍵詞為小4號Times New Roman體。

    7.名詞術語

    科技名詞術語及設備、元件的名稱,應采用國家標準或部頒標準中規定的術語或名稱。標準中未規定的術語要采用學科通用術語或名稱。一些特殊名詞或新名詞應在適當位置加以說明或注解。

    采用英語縮寫詞時,文中第一次出現的縮寫詞應該用括號注明英文全文。

    8.數字

    按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等七單位1987年發布的《關于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試行規定》,除習慣用中文數字表示的以外,一般均采用伯數字。年份一概寫全數,如20xx年不能寫成20xx年。

    9.表格

    表序一般按章編排,如第一章第一個插表的序號為“表1.1”等。表序與表名之間空一格,表名中不允許使用標點符號,表名后不加標點。表序與表名置于表上居中。

    數字空缺的格內加“一”字線(占2個數字),不允許用“〞”或“同上”之類的寫法;表內文字一律用5號仿宋體。

    表中若有附注時,用5號仿宋體寫在表的下方,句末加標點。僅有一條附注時寫成:注:…;有多條附注時,附注各項的序號一律用伯數字,例如:注1:…。

    10.圖

    畢業論文(設計)的插圖應與文字緊密配合,文圖相符,內容正確。

    (1)制圖標準

    插圖應符合國家標準及專業標準。

    機械工程圖:采用第一角投射法,嚴格按照GB4457~4460-84,GB131-83《機械制圖》標準規定。

    電氣圖:圖形符號、文字符號等應符合有關標準的規定。

    流程圖:原則上應采用結構化程序并正確運用流程框圖。

    對無規定符號的圖形應采用該行業的常用畫法。

    (2)圖題及圖中說明

    圖號按章編排,如第一章第一圖的圖號為“圖1.1”等。圖題置于圖下居中,用5號宋體。有圖注或其他說明時應置于圖題之上,用5號仿宋體。圖名在圖號之后空一格排寫。引用圖應說明出處,在圖題右上角加引用文獻號。圖中若有分圖時,分圖號用(a)、(b)等置于分圖之下。

    圖中各部分說明應采用中文(引用的外文圖除外)或數字項號,各項文字說明置于圖題之上(有分圖題者,置于分圖題之上)。

    (3)插圖編排

    插圖與其圖題為一個整體,不得拆開排寫于兩頁。插圖處的該頁空白不夠排寫該圖整體時,可將其后文字部分提前排寫,將圖移至次頁最前面。

    (4)論文原件中照片圖及插圖

    畢業論文(設計)原件中的照片圖應是數碼相機拍照的照片,或是原版照片粘貼,不得采用復印方式。照片可為黑白或彩色,采用光面相紙,不宜用布紋相紙。顯微組織照片必須注明放大倍數。

    (5)坐標與坐標單位

    對坐標軸必須進行說明,有數字標注的坐標圖,必須注明坐標單位。

    11.物理量名稱、符號與計量單位

    (1)物理量的名稱和符號

    物理量的名稱和符號應符合GB3100~3102-86的規定。論文中某一量的名稱和符號應統一。

    (2)物理量計量單位

    物理量計量單位及符號應按1984年發布的《中華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及GB3100~3102執行,不得使用非法計量單位及符號。計量單位符號,除用人名命名的單位第一個字母用大寫之處,一律用小寫字母。

    表達時刻時應采用中文計量單位,如“上午8點3刻”,不能寫成“8h45min”。

    12.外文字母的正、斜體用法

    物理量符號、物理常量、變量符號、生物拉丁文用斜體,計量單位等符號均用正體。

    13.公式

    公式應另起一行寫在稿紙,公式和編號之間不加虛線。公式較長時最好在等號“=”處轉行,如難以實現,則可在+、-、×、÷運算符號處轉行,運算符號應寫在轉行后的行首,公式的編號用圓括號括起來放在公式右邊行末。

    公式序號按章編排,如第一章第一個公式序號為“(1.1)”,附錄A中的第一個公式為“(A1)”等。文中引用公式時,一般用“見式(1.1)”或“由公式(1.1)”。

    14.注釋

    畢業設計(論文)中有個別名詞或情況需要解釋時,可加注說明。注釋一律用頁下注,即將注文放在加注頁稿紙的下端,而不用行中注(夾在正文中的注)和篇末注(將全部注文集中在文章末尾)。若在同一頁中有兩個以上的注時,按各注出現的先后,須按序編列注號。注釋的注號左頂格,并用數字加圓表示,如①,②,…,應與正文中的指示序號和格式一致。注釋只限于寫在注釋符號出現的同頁,不得隔頁。

    15.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的著錄應符合國家有關標準(按GB7714—87《文后參考文獻著錄格式》執行)。參考文獻的序號左頂格,用數字加方括號表示,如[1],[2],[3],…,每一參考文獻條目的最后均以“.”結束。一篇論著在論文中多處引用時,在參考文獻中只應出現一次,序號以第一次出現的為準。各類參考文獻條目編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1)期刊文章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號(期號):起止頁碼.

    例如:[1]毛峽,丁玉寬.圖像的情感特征及其和諧感評價[J].電子學報,20xx,29(12A):1923-1927.

    [2]Mao xia, et a1.Affective Property of Image and Fractal Dimension[J].Chaos,Solitons&Fractals.U.K.,20xx:V15905—910.

    (2)專著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例如:[3]劉國鈞,王連成.圖書館史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5-18,31.

    [4]T·Parsons, The Social System, New York:Free Press, 1961,P36-45.

    (3)會議論文集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A].論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例如:[5]毛 峽.繪畫的音樂表現[A].中國人工智能學會20xx年全國學術年會論文集[C].:郵電大學出版社,20xx:739—740.

    (4)學位論文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D].保存地:保存單位,年份.

    例如:[6]張和生.地質力學系統理論[D].太原:太原理工大學,1998.

    (5)報告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R].報告地:報告會主辦單位,年份.

    例如:[7]馮西橋.核反應堆壓力容器的LBB[R].:清華大學核能技術設計研究院,1997.

    (6)專利文獻

    [序號]專利所有者.專利題名[P].專利國別:專利號,發布日期.

    例如:[8] 姜錫洲.一種溫熱外敷藥制備方案[P].中國專利:881056078,1983-08-12.

    (7)國際、國家標準

    [序號]標準代號,標準名稱[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例如:[9]GB/T16159—1996,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S].:中國標準出版社,1996.

    (8)報紙文章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例如:[10]毛峽.情感工學破解‘舒服’之迷[N].光明日報,20xx-4-17(BI).

    (9)電子文獻

    [序號]主要責任者.電子文獻題名[文獻類型/載體類型].電子文獻的出版或可獲得地址,發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選).

    例如:[11]王明亮.中國學術期刊標準化數據庫系統工程的[DB/OL].

    外國作者的姓名書寫格式一般為:名的縮寫、姓。例如A.Johnson,R.O.Duda

    引用參考文獻類型及其標識說明如下:

    根據GB3469規定,以單字母方式標識以下各種參數文獻類型,如下表:

    參數文獻的標識

    電子文獻的標識

    關于參考文獻的未盡事項可參見國家標準 (GB7714—87)。

    16.附錄

    論文的附錄依序用大寫正體A,B,C……編序號,如:附錄A。附錄中的圖、表、式等另行編序號,與正文分開,一律用伯數字編碼,但在數碼前冠以附錄序碼,如:圖A1;表B2;式(B3)等。

    17. 畢業論文(設計)附件部分

    (1) 開題報告文本封面與畢業論文(設計)封面中“指導老師”一欄的填法相同,必須填寫指導老師的姓名和職稱,填寫格式為:“姓名(空兩格)職稱”。第一指導老師必須具有講師以上職稱(含講師),凡是沒達到講師以上職稱(含講師)的指導老師,只能作為第二指導老師,封面必須填上兩個指導老師的姓名、職稱,分兩行填寫。

    (2) 開題報告,除“指導教師意見、開題答辯小組意見”及簽名和時間必須手寫外,其余內容原則上要求打印;系(部)意見除時間需手寫外,其余內容可以手寫,也可加蓋“同意開題”和系主任的。

    (3) 指導老師指導情況記錄表、任務書等,除了簽名和時間之外的所有內容原則上要求打印。

    (4) 《懷化學院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成績評定表》中,除了“畢業論文(設計)題目、姓名、學號、系部、專業、指導教師姓名、職稱及答辯會紀要”可以打印之外,其余內容必須手寫。

    《設計畢業論文.docx》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文檔為doc格式

    看了設計畢業論文的人,還看了:

    畢業設計論文申請報告

    尊敬的領導:我是一名即將畢業的學生,現在向您提交我的畢業設計論文申請報告。以下是我的申請內容:1. 論文題目:《xxx》2. 論文研究內容:本論文主要研究xxx領域的xxx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3. 論文研究意義:xxx問題在xxx領域具有重要的實際應用價值,本論文的研究成果將有助于提高xxx

    本科畢業論文申請報告格式范文

    本科畢業論文申請報告申請人:xxx 學號:xxxxxx所在學院:xxxxx 專業:xxxxx指導教師:xxx 職稱:xxx申請時間:xxxx年xx月xx日一、選題背景本次畢業論文選題為“xxx”,選題背景如下:(此處應簡要介紹選題的研究背景、意義、國內外研究現狀等)二、研究內容本次畢業論文的研究內容

    本科畢業論文申請報告范文

    尊敬的評審委員會:我是xxx,就讀于xxx大學xxx專業,現在向您提交我的本科畢業論文申請報告。本文題目為《xxx》,主要研究了xxx。本文的研究背景是xxx,研究目的是xxx,研究方法是xxx,研究結果是xxx,研究結論是xxx。本文的研究意義在于xxx,對于xxx領域的研究和發展具有重要的參考價

    本科畢業論文申請報告范文

    尊敬的評審委員會:我是xxx,本科畢業生,現就本人的畢業論文申請報告向各位評審委員會成員提交申請。本人的畢業論文題目為《xxx》,選題的初衷是希望通過對xxx的研究,探討xxx的發展趨勢和未來發展方向,為相關領域的研究和實踐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本人在撰寫畢業論文的過程中,采用了文獻資料法、實證分析

    本科畢業論文申請報告

    尊敬的評審委員會:我是一名本科生,現在向您提交我的畢業論文申請報告。我的論文題目是《xxx》,指導教師為xxx。本篇論文主要研究了xxx。在研究過程中,我采用了xxx方法,通過xxx數據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在研究中,我發現了xxx,這對于xxx有著重要的意義。在論文的寫作過程中,我遇到了一些困難和挑戰

    最新文章

    熱點推薦

    鲁死你资源站亚洲AV一级Aⅴ
  • <small id="s80o4"><li id="s80o4"></li></small><small id="s80o4"><div id="s80o4"></div></small>
  • <small id="s80o4"></small><small id="s80o4"><div id="s80o4"></div></small>
  • <div id="s80o4"><li id="s80o4"></li></div><div id="s80o4"></div>
  • <div id="s80o4"></div>
  • <li id="s80o4"></li>
  • <small id="s80o4"></sm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