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關于會計畢業論文模板二十篇
【畢業論文】導語,我們眼前所閱讀的此篇文章共有79532文字,由吳建同潛心修正,發布在【祈禱工作報告網www.alhaaya.com】!能力是完成一項目標或者任務所體現出來的綜合素質。 人們在完成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能力有所不同,能力是直接影響活動效率,并使活動順利完成的個性心理特征。2022年關于會計畢業論文模板二十篇如若你對這篇文章有更多的感觸,也可以上傳分享給大家!
會計畢業論文:制約我國網絡會計發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發展策略 第一篇
摘要: 網絡環境為會計信息系統提供了全方位的信息支持,使之在環境和內容上都與傳統會計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碩士論文發展我國網絡會計應加強內部控制和技術控制,健全法律制度,實施網絡監控,加快“復合型”人才的培養。
關鍵詞: 網絡會計; 發展前景; 發展策略
網絡會計,是指在互聯網環境下對各種交易和事項進行確認、計量和披露的會計活動。
一、網絡會計在我國的發展前景
網絡會計作為網絡技術和會計應用相結合的高科技產物,已呈現出無與倫比的優越性及廣闊的發展前景。
(一)網絡會計提供信息更及時
財務部門以往實時反饋信息的能力不強,如一份計劃的執行情況往往要到本月會計業務結束之后才能從賬上反映出來,這樣的定期財務報告制度,滿足不了外部會計信息使用者以及管理者對及時性的要求。網絡會計實現了實時跟蹤功能,可以動態地跟蹤企業的每一項業務變動,并給予必要的揭露。
(二)網絡會計信息披露更全面
由于篇幅有限,當前的會計報表無法反映非數量化的信息,也無法反映報表數字處理的會計程序和方法等方面的信息。網絡會計的在線數據庫包括了企業所有的財務及非財務信息,并采用網上報告的方式,有效地擴大了會計報表及附注的信息容量。
(三)網絡會計能極大地實現資源共享
在硬件方面,單機會計電算化系統的共享性差,使設備閑置,造成浪費。www.meiword.com當網絡配有一臺高性能的服務器后,其他工作站配置要求可大幅度降低。在軟件方面,網絡會計將打破單一的財務軟件的購買和使用方式,網上計算機可省去購買、安裝過程及軟件的運行維護,從而提高企業資源的使用效率和經濟效益。
(四)網絡會計能使企業實現低成本運營
首先,它能降低信息收集成本。通過網絡,企業決策部門可隨時了解、使用各種相關信息,對于大型企業集團、跨國公司更是如此。其次,它能節約交易成本。網絡使得企業能夠選擇相關產品中成本最低、質量最優、性能最佳的產品,而無須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去調查談判。再次,它能降低審計監督成本,實現遠程審查。最后,它可節省納稅申報費用。
二、制約我國網絡會計發展的主要因素
網絡會計在我國還處于探索階段,制約其發展的因素比較多,主要有以下這些:
(一)安全因素
企業的財務數據屬重大商業機密,如遭破壞或泄密,將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因而保證網上財務信息安全可靠成為關注的焦點。首先,以廣播的形式進行傳播,易于搭截偵聽、口令字試探和竊取、身份假冒,這是技術上容易引起安全問題的重要特點。其次,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財務管理和業務管理的一體化,電子單據、分布式操作使得可能受到不法攻擊的點增多;而對于企業內部使用者來講,如果使用權限劃分不當,內部控制不嚴,也容易造成信息濫用和泄密。
(二)法律與制度因素
法律與制度直接的滯后性表現在缺少能夠使計算機確保自身安全、健康發展的法律制度;間接的滯后性表現在現有的經濟法規不能適應網絡會計的發展。以網上銀行為例,網上支付業務是以變碼印鑒作為安全支付保證,傳統的支付方式是以傳統的印鑒作為安全付款保證,而《票據法》僅對傳統的印鑒作了明確具體規定。所以一旦出了問題,銀行能否得到法律的保護還存在問題。對企業而言,使用網上銀行得到的原始憑證又不同于傳統的銀行回單,在賬務處理時,特別在進行銷項稅金抵扣時能否得到稅務等監管部門的認可,所有這些都會給網絡會計日后的發展帶來較大的不確定性。
(三)人才因素
以前,在基層會計人員的選用上,只要懂一些會計基礎知識,干上一年半載,一般均能適應工作,所以,會計人員的文化程度普遍較低。而網絡會計則需要懂管理、懂現代化技術、具有靈活性、創造性的“復合型”人才,而不能僅僅局限于只掌握會計知識。
三、我國網絡會計的發展策略
(一)加強內部控制和技術控制
構建基于網絡的財會系統面臨的最突出問題就是安全問題。對網絡會計發展中的安全問題,筆者認為可以從內部制度和技術控制兩個方面采取防范措施:
1. 內部控制。企業為了保護資產的安全、會計信息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應在內部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完善的內部控制可有效減輕由于內部人員道德風險、系統資源風險和計算機病毒所造成的危害。企業應在軟硬件管理和維護控制、組織機構與人員的管理和控制、系統環境與操作的管理和控制、文檔資料的保護和控制、計算機病毒的預防和消除等各個方面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從制度上保證財務網絡系統的安全運行。
2. 技術控制。在技術上對整個財務網絡系統的各個層次(通信平臺、網絡平臺、操作系統平臺、應用平臺)都要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和規則,建立綜合的多層次的安全體系。在財務軟件中提供周到、強有力的數據安全保護,包括數據存貯安全性、數據操作安全性、數據傳輸安全性以及數據運用、查詢、時的安全性。
(l) 防火墻(firewall):是建立在企業內部網(intranet)和外部網接口處的訪問控制系統,它對跨越網絡邊界的信息進行過濾,目的在于防范來自外部的非法訪問,又不影響正常工作,從而為企業設立了一道電子屏障。
(2) 加密技術(密鑰技術):現代加密技術可分為對稱加密和非對稱加密(公開密鑰)兩大類。對稱加密法是最傳統的方式,其特點是關聯雙方共享一把專用密鑰進行加密和解密運算,專用密鑰法面臨的最大難題是密鑰網上分布的安全性問題。目前在網絡信息傳輸中,往往組合使用專用密鑰法和公開密鑰法,以充分利用各種方法的優點。
(3) 數字簽名:數字簽名是上述公開密鑰技術的另一類應用。它的主要方式如:會計信息的披露方從信息文本中通過一種信息摘要算法產生一固定長度(128位)的摘要值,用自己的私鑰-->對摘要值加密,來形成披露方的數字簽名,連同原文一起發出;關聯方首先用同樣的摘要算法對報文計算摘要值,接著再用披露方一同發來的公鑰對數字簽名解密,如果兩個摘要值相同,證明信息在發送途中未被篡改,而且報文確實來自所稱的披露方。財務系統中遠程處理時可用數字簽名技術代替簽字蓋章的傳統確認手段,當然這得在國家有相應的財務制度許可的條件下。
(4)安全協議:安全協議是一組規則,詳細說明報文如何“偽裝”以保證它們的安全。目前國際上通行的安全協議有:安全套接口字協議(ssl),安全超文本傳輸協議、安全電子交易規范等。
(二)健全法律制度,完善配套政策措施
網絡會計作為“新生事物”,具體在會計程序和方法上如何操作,理論界和實務界也都在探索,尤其是實務中各企業作法不一,使會計信息質量缺乏可比性。在這種情況下,應該適時制定相關政策、法規,而不能一味地等網絡會計實踐成熟后再制定政策、法規。同時,我們也應該注意在網絡會計實踐選擇會計程序和方法過程中,過早地制定詳細的政策、法規,很可能會抑制網絡會計實踐的創造性,這反而不利于網絡會計的發展,所以當前我們應該制定出既能指導網絡會計發展,又不束縛網絡會計實踐的政策法規來。
(三)實施網絡監控,強化財務監管
即用網絡的手段來管理網絡經濟,包括以下幾個方法:
1.使用電子發票把雙方交易信息傳遞給稅務部門申領發票,有效地抑制大頭小尾發票的泛濫,使監控部門有充分的主動權。
2.實行專業化的物流配售管理,財務監管部門與物流部門實施聯網。專業化的物流管理不僅可以節省社會成本,還可以提高電子商務環境下的貨物配送效率,有利于控制賒銷、易貨、現金銷售等形式的稅款流失。
3.實現財務監管部門與銀行的聯網,有利于監管部門對資金流動的監管,有利于資金與物流不對稱流動帶來的稅款流失。
(四)加強復合型人才的培養,促進網絡化進程
社會的進步本論文來源于無憂論文網(www.51lunwen.com/master_degree.html )企業的發展歸根結底都需要高素質的人來完成,沒有高素質的人才,網絡會計就成了無本之木。
總之,隨著internet和intranet的不斷發展,網絡會計將會得到更廣泛地重視和應用,并將逐步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它的優勢,成為當代會計學中最有潛力的新領域。
簡析我國在企業環境會計管理的發展階段和實施對策 第二篇
【摘要】環境價值是企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實施環境管理將成為企業的可持續競爭優勢。目前,我國在企業環境會計管理方面的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缺乏操作性強、適于推廣的環境會計管理體系,缺乏對資源環境的價值、成本估算及有效信息披露。文章探討循環型工業企業的環境會計管理問題的同時,提出了應構建扁平化組織機構、建立財務業務一體化信息集成平臺、環境會計要素界定、加強環境作業成本和預算控制、引入環境報告等一系列具體措施。
【關鍵詞】循環經濟 環境會計核算 作業成本 預算控制 環境報告
一、環境會計研究綜述環境會計的研究可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以1971年比蒙斯(f.a.beams)撰寫的《控制污染的社會成本轉換研究》和1973年馬林(j.t.marlin)的文章《污染的會計問題》為代表。環境會計是從環境影響的角度對傳統會計系統下的經濟活動予以研究,圍繞著自然資源如何補償這一主題,著眼于高效利用資源,對環境會計各要素做出確認、計量和報告。
(一)國外環境會計研究:尚無共同接受的專業標準國外環境會計研究是宏觀視角和微觀視角并存的局面。宏觀方面,研究視角開闊得多,環境會計早已超出會計學范疇,而是通過對與環境有關指標的收集和整理,以及相應經濟學模型的測算和,為國家決策提供依據。WWw.meiword.COM微觀方面,研究重點集中在信息披露方面,包括對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披露。
1.環境會計研究開展較早的國家。
美國是最早對環境會計和報告提出規范要求的國家。美國環境管理署(epa)早在1980年就根據《綜合環境反映、賠償和責任法》,又稱《超級基金法》,要求對環境清理成本的潛在責任方予以確認和揭示。1985年,修改為《超級基金補償和再授權法》要求對規定的化學物資和危險物資進行專門報告(hutchison,2000)。[1]美國財務會計標準委員會(fa)則制定了相關準則,以幫助企業正確預計其具體的環境費用,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也對企業環境報告與信息披露實行監管。sec發布了《財務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條例》、《非財務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條例》、《財務報告政策》、《會計專門公告》,主要涉及環境風險事項、環境負債、環境清理成本等具體會計與報告問題。sec與epa達成協議,由epa按季向sec提供各公司的環境信息,sec利用這些信息來評估企業是否對與環境有關的問題做了恰當足夠的披露。sec對一些環境問題嚴重而未能適當披露環境負債的企業進行處罰。日本是目前世界上環境會計體系發展得較完善的國家之一。
日本在20xx年頒布的《環境會計準則(20xx年版)———為環境會計準則20xx年版的理解》由《環境會計準則20xx》、《問題與解答》、《事例編》三部分組成,就環境會計的定義、環境報告的內容、環境要素的確認計量等給出具體標準。20xx年3月,頒布了《環境報告書指南20xx》,明確環境報告書的定義和基本機能,還頒布了《環境成本分類細則20xx》,更為詳盡地列示環境成本分類。20xx年2月頒布《環境會計指南20xx年版》,6月頒布《環境管理會計方法工作指南》。英國在1997年頒布了一份適用于所有企業的文件《環境報告與財務部門:走向良好實務》,鼓勵最大的350家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它們的“溫室氣體”排放情況。瑞典、荷蘭分別于1998年和1999年把環境報告的編制和披露列為對企業的強制性要求。澳大利亞也在1999年的《環境保護和生物多樣性法案》中要求企業在年度報告中提交環境報告。
2.及其國際組織的相關研究進展。1998年2月,國際會計和報告準則間專家工作組(isar)通過了《環境會計和報告的立場公告》,要求將環境成本、負債等確認和披露列為重點,這是目前國際上第一份關于關于環境會計和報告的系統完整的國際指南。[2]歐盟1990年發布《有關環境信息公開自由指令》,鼓勵成員國企業設立環境目標,推行環境管理體系和報告制度,1993年發布了《環境管理與審計計劃》(emas)。1992年英國發布世界上第一部有關環境管理制度的國家標準文件bs7750。1996年,國際標準化組織(iso)起草全球性環境管理和環境審計標準文件iso14000系列,強調了環境管理的系統觀與過程觀。20xx年,、歐洲委員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經合組織、世界銀行等五大組織在總結各國環境經濟核算經驗的基礎上,發布了《綜合環境經濟核算seea-20xx》的最終修訂版本,把國際宏觀環境經濟核算推向一個更高水平。
(二)國內環境會計研究:相對滯后,實務操作性不強相對于國外開闊的研究視角,我國環境會計研究范圍與國外的微觀環境會計研究范圍大致相同,研究重點放在會計計量、財務報告、會計信息、會計信息系統領域。環境會計要素是環境會計研究的基礎,本文擬從環境會計要素角度,研究環境會計要素的界定及核算問題。獻查閱,學者們主要圍繞環境會計要素內容、計量單位、計量基礎和計量方法進行研究。長期以來,人們對環境會計研究對象的認知角度不同而出現了對環境會計要素的不同認識。汪小英(20xx)認為環境會計是圍繞自然資源的耗費應如何補償這一主題,運用會計學的理論和方法,對經濟活動對環境的影響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的學科。[3]
可見,其所指的環境資產就是自然資源資產。王冬蓮、曹建安(1999)認為環境會計是把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確認為環境資產,實行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有償耗用制度。[4]其所指的環境資產包括自然資源資產和生態環境資產。許家林、王昌銳(20xx)在依照會計確認標準對環境資產和環境成本的內涵進行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只有符合資產確認標準而被資本化的環境成本才構成環境資產的主張。[5]朱紀紅(20xx)則從環境成本和環境收益角度研究,探討了環境成本及收益對企業經營成果的影響。[6]許亞湖(20xx)以外部環境因素為對象,從法律、經濟、社會文化、技術環境四個方面探討企業進行環境成本核算時應重點考慮的因素。[7]王維鴻(20xx)從環境會計科目設計角度,認為不需打破傳統會計理論體系,只需在現有財務會計科目體系基礎上,增設與環境有關的一級或明細科目。[8]對環境會計計量單位,大多數學者主張采用定量與定性結合,以貨幣計量為主,同時兼用實物單位。
耿建新、張宏亮(20xx)認為宏觀環境會計核算的環境成本數據嚴重虛擬化,不能轉化為企業等微觀主體的會計成本,難以形成對微觀主體的激勵作用。所以,應加強會計協調與研究工作,實現會計制度、會計準則與環境核算制度的接軌。[9]對于環境會計計量基礎,具有多重性,如現行成本、重置成本、邊際成本、機會成本和替代成本等。對環境會計計量方法,主要有機會成本法、影子價格法、替代品評價法、預防性支出法、恢復費用法、市場價值法、人力資本法、資產價值法、調查評價法等。[10]綜上所述,發達國家在環境會計和報告方面的理論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許多國家都在研究環境會計核-->算方法,理論研究和實踐上取得很大的進展,但還沒有制定出一套公認的環境會計核算模式。21世紀的中國,經濟規模的擴大、人口的增長,使我們既成為經濟大國,又成了一個資源消耗、環境污染較嚴重的國家,這成為制約中國經濟進一步高速增長的關鍵因素,循環經濟勢在必行。與國際會計界在環境會計問題方面的積極態度和取得豐碩成果相比,我國會計界的研究略顯薄弱。本文從環境會計管理角度,研究工業企業如何體現由循環經濟帶來的資源節約,減少環境污染損失,并合理量化為貨幣價值,以經濟核算與管理發展促進循環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二、目前循環型工業企業環境會計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很多與環境相關的原始信息未被收集很多與環境相關的原始信息未被收集,如產出廢棄物、環保投資、企業誠信、資源消耗產出率等。這些信息之所以未被收集,主要原因是:(1)環境成本的界定不清楚;(2)目前外部環境成本大多沒有納入環境會計核算范圍之內,如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污染環境而造成居民健康損害和財產損失、動植物損害等,企業不愿意考慮相關信息的存在;(3)某些信息的評價和收集必須有企業外部人員的參與。
(二)環境會計要素核算內容的界定問題企業要進行環境會計核算,首先應理清環境會計要素核算范圍。然而,環境會計要素確認、計量是會計一大難題,目前存在種種爭議,如環境資產,傳統會計認為,資產是企業擁有的或控制的能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那么,環境資產是否為企業為生產產品而購入的自然資源,還是僅僅包括達到了國家環保標準的環保設備、無形資產及環保存貨;企業占用的生態環境(如森林、湖泊)是否屬于環境資產;企業為了保護環境、防范生態破壞,在制造和使用產品過程中對環境的維護支出如何進行資本化、費用化界定;環境支出如何進行成本歸因,將其分配到產品中;核算時環境明細科目如何細分,目前許多企業只在管理費用、營業外支出等明細科目中體現“排污費”“、綠化費”“、環保罰款”,而其他環境支出未能細分,如企業環保投資、人員經費、環境預防支出等未能很好體現,沒能抓住節省成本的機會等等。
(三)財務流程遠離業務流程,難以發揮財務、控制職能
1.缺乏環境預算的科學編制及控制。
(1)環境預算編制比較粗放。許多企業只注重產品生產預算、銷售預算,不重視環境預算。環境預算反映的角度較單一,如只反映環境費用支出預算,如排污費等,缺乏從產品、客戶、渠道、區域等支出流向角度費用形成原因及其結構。
(2)環境預算控制中很少有增值意義的預算。企業日常會計管理以核算為主,不直接參與生產經營活動,缺乏價值管理,對企業經營活動全過程缺乏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固定預算體系過于僵化,缺乏有彈性的環境預算體系,無法及時有效比對環境預算指標與企業價值量的發展變化情況,難以加強對各部門環境措施的監管。
2.缺乏利用作業成本法進行環境成本價值。目前企業較多使用傳統的制造成本法核算,缺乏從產品設計、生產、銷售的全過程角度進行作業,更談不上利用作業成本法對環境成本進行價值。作業成本法優點在于對企業進行成本價值,通過控制每個作業中每一個成本點的增值,實現對各種資源的調配和平衡。
(四)傳統財務報告不能全面評價企業業績
1.缺乏的環境報告。目前我國環境會計具體準則空缺的情況下,有學者提出企業應首先考慮采用補充報告模式,[11]以彌補我國企業財務報告中關于環境報告的缺陷。即保持原有的會計核算體系不變,通過增加會計科目、會計報表、報告內容等方式,反映環境成本、預算執行情況、績效等。但這種方法有局限性,因為企業環境績效中有很多因素是不能貨幣化的,有些項目雖然能貨幣化,但在計量上不可靠,不能夠完全包含環境績效評價體系所要求的信息。
2.未將企業環境會計核算與宏觀環境經濟核算銜接。開展宏觀環境經濟核算需要企業會計核算的支持。目前來看,無論是seea還是我國已有的環境核算體系框架之中,都沒有強調甚至忽略環境國民經濟核算與企業會計核算的銜接問題,使宏觀環境會計核算與微觀企業環境會計核算相脫節:一方面企業會計核算提供的數據不能直接為環境國民經濟核算所用,加大了數據取得與處理成本,另一方面,宏觀環境會計核算的環境成本數據嚴重虛擬化,不能轉化為企業等微觀主體的會計成本,難以形成對微觀主體的激勵作用。所以,應加強會計協調與研究工作,實現會計制度、會計準則與環境核算制度的接軌。
三、循環型工業企業改進環境會計管理的建議
(一)企業各部門協同運作,構建扁平化的組織機構過去企業組織體系按照職能部門來劃分,各部門往往從自身利益和短期利益出發,相互信任和合作關系較差,難以合理處理資金流、物流和信息流問題。而扁平化的組織機構能合理整合企業資源計劃,使企業流程達到最佳運行效果。企業應成立專門的環境和能源小組,或稱環境管理中心,從各部門中抽出人員組成統籌制定循環經濟發展策略、指導和協調各部門,避免出現權責不清、推諉扯皮現象。
(二)建立財務業務一體化的信息集成平臺財務業務一體化平臺應包含一個大型的數據庫和按價值增值單元建立的眾多分數據庫。當環境業務發生時,業務部門將經過確認的單據保存在業務單據數據庫文件中,會計部門通過平臺將環境信息轉換為環境記賬憑證;當企業需要從財務和業務視角生成相應報表時,通過生成報表系統從共享數據文件中實時獲取數據,自動生成相應的環境報表。另外,每個價值增值單元可預先置入相關的環境預算指標,當價值活動未達標時,自動發出警示,提示要采取相應改進措施。
(三)企業環境會計要素核算內容的界定應根據資源環境的產權界定結合我國目前實際情況,企業一方面通過商品交易購入自然資源(如土地使用權、水、礦產等),另一方面,還無償占用企業所在地的生態環境(包括森林、湖泊等)。企業擁有自然資源的經營、收益權,但同時應承擔對環境資源的維護及補償責任,對環境資源的維護及補償成本應納入環境會計核算體系中。對環境的顯性破壞應計量并披露在會計報表中,對環境的隱性破壞由于計量困難,則應在會計報表附注中作為強制事項進行相關披露。
1.環境資產。環境資產的確認應符合資產概念并結合環境特點。企業購入的自然資源(如水、電、煤、天然氣、工業原料、金屬或非金屬礦物、生物資產等),當然屬于環境資產,另外,達到保護自然資源目的是要花費代價的,同樣形成環境資產,如煙塵、污水處理固定資產購置及其改造、環保無形資產(綠色產品標志認證費、環保研發支出中可資本化的部分、外購的排污許可證費)、環保存貨的購置等,均屬于環境資產。另一方面,與我國宏觀環境經濟核算體系相銜接,企業無償占用的環境資源應在備查簿中反映。
2.環境負債。環境負債是由于企業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對環境造成的影響,應當由企業承擔的、需要以資產或勞務償付的義務。因此,環境負債包括企業通過借款購置環境設備和存貨、運營過程中發生應付環境費用、應付罰賠款、隱性負債等,可能涉及短期或長期借款、應付債券、其他應-->付款、長期應付款等環境負債。
3.環境所有者權益。環境所有者權益為環境資產減去環境負債的結果,反映企業所有者在環保工作中體現出來的社會責任和績效。環境所有者權益還應包括財政撥付的專門用于治理環境污染的基金,社會統籌的環?;?,企業從稅后利潤中提取的環?;鸬扔糜诃h保的專項基金。
4.環境收入。綠色產品、清潔產品、利用“三廢”生產的產品銷售收入,可直接認定為環境收入。我國從20xx年開始實施的新企業所得稅法里也有相應政策,即企業利用環保設備生產產品取得的收入,按90%作為應稅收入。企業因環保制度的執行而享受稅費返還、獎勵等也應認定為環境收入。此外,現行會計核算對于節約的成本費用不進行賬務處理,但此事項屬于環境事項,是企業實行環保政策后,對于廢物再利用所實現的負流出,應視同環境收益。因此,企業利用“三廢”產品,如廢水、廢物再利用所節約的成本費用、取得環保低息或無息貸款的減息收入均可作為環保收入核算。
5.環境費用。若一項支出不產生未來效益,或未來效益不符合確認環境資產的標準,那么此支出應確認為環境費用,計入當期損益??砂喘h境費用性質設置明細賬戶,如“環境研究費用”(如環境研發機構運作費用、綠色產品、環保設備研究費用及人員工資等)、“環境預防費用”(如環境監測費用、日常維護費用等)“、環境治理費用”(如對大氣、土地、水污染的恢復支出、停工損失、環境資產減值損失、排污費、環境稅費)“、環境發展費用”(包括公眾形象成本,即與企業環境業績相關的企業形象支出)等。
6.環境利潤。環境收入減去環境費用后的結果,反映企業的環保業績。
(四)加強企業環境作業成本和環境預算控制
1.利用作業成本法對環境成本進行和有效控制。企業涉及環境事項的環節主要有:(1)產品設計;(2)資源采購;(3)產品制造;(4)儲存、運輸;(5)廢棄、回收;(6)廠區環境美化。首先,將發生的環境成本歸集到相應作業成本庫中:產品生產消耗環境資源作業、職工健康損失作業、大氣污染損失作業、水污染損失作業、噪音污染損失作業、土壤污染損失作業、廠區環境美化作業。其次,按成本動因將環境成本分配到產品成本中去。成本動因是環境資源消耗量(包括研發、生產、回收、美化階段)、職工人數、設備工時、二氧化硫排放量、粉塵排放量、廢水數量、噪音大?。ǚ重悾?、土壤中酸堿或重金屬含量等。
2.建立同步化環境預算控制體系。預算的編制應以責任中心的劃分為基礎,企業環境管理中心制定專門的循環經濟發展規劃,確定循環經濟發展的近期和遠期目標及推進步驟,并針對形勢變化進行滾動修訂。環境預算下,各項支出的用途都清晰地與產出結果相聯系,實現績效與預算的匹配。(1)生產部門編制單位產品消耗物料定額,根據生產流程制定環境支出標準。(2)采購部門編制材料的期初期末庫存預算,并對采購渠道、采購質量做出說明。(3)銷售部門從產品、客戶、銷售地區等多個角度編制環境預算,為企業資源優化配置提供依據。(4)非生產部門編制自身消耗物料定額。(5)信息管理系統匯總企業各責任中心的各種物料總需求量、耗用量、產品銷售狀況。系統自動顯示業務活動的本月預算數、本月預算已經執行數、年度總預算數、本年預算已經執行數等信息,對預算進行審批和控制。
(五)引入報告模式,并與宏觀環境經濟核算銜接
1.引入環境報告模式。我國目前環境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由兩部分內容組成:《中國資源環境經濟核算體系框架》與《中國環境經濟核算體系框架》。前者側重于對資源的核算,同時兼顧了環保支出與環境成本;后者側重于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的實物量與價值量核算。企業采用環境報告模式,即保持原有的會計核算體系不變,另外根據我國宏觀環境經濟核算框架的要求,在企業正常會計核算基礎上對環境事項進行單獨反映,一方面對現有企業會計信息系統沖擊較小,另一方面,由于數據與宏觀環境經濟核算銜接,避免了宏觀環境會計核算數據嚴重虛擬化以及不能轉化為企業等微觀主體的會計成本的現象。環境報告應進行價值量和實物量混合編制,價值量包括環境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環境現金流量變動等,實物量包括環境資源投入量、產出量信息。
2.構建企業環境會計核算表,與宏觀環境經濟核算銜接。企業環境會計核算表應由環境實物量核算表、環境價值量核算表、環境保護投入產出核算表組成。
(1)環境實物量核算表:環境實物量核算表包括兩部分內容:①目前納入資產核算的環境資產實物量和未納入資產核算的生態資源實物量。反映企業環境資產和生態資源的現有存量。②環境污染實物量。包括水污染、大氣污染和固體污染實物量。主要是從污染量角度,反映水、大氣、固體的污染狀況。
(2)環境價值量核算表。與上述環境實物量核算表相對應,環境價值量從貨幣單位核算角度,反映企業環境實物對應價值或價值的減損。環境價值量核算表包括兩部分內容:①目前納入資產核算的環境資產價值和未納入資產核算的生態資源價值;②環境污染損失。包括顯性損失和隱性損失,如水污染、大氣污染和固體污染帶來的環境罰賠款、清理費用、失去的訂單、對商譽造成破壞、或有負債等。目前難以用貨幣計量的事項則根據其重要性程度持續披露。
(3)環境保護投入產出核算表。環境保護投入產出核算表主要從當期流量角度反映企業環境保護力度和效果。包括兩部分內容:①環境保護投入。反映企業環境資產的增加、在生產經營活動中付出或耗用環境資產而發生的環境費用;②環境保護產出。包括企業環境收入,反映環境保護效果。四、結論目前我國企業環境會計管理方面的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如與環境相關的許多原始信息未被收集、環境會計要素核算內容存在爭議、財務流程遠離業務流程、缺乏科學的環境預算管理及作業成本、現行企業財務報告體系未能披露環境信息、微觀企業環境會計核算與宏觀環境會計核算相脫節等。在探討上述問題的基礎上,提出應構建扁平化組織機構、建立財務業務一體化信息集成平臺、環境會計要素界定、結合企業生產經營環節進行環境作業成本和預算控制、引入環境報告及構建環境會計核算表等一系列具體措施。
【參考文獻】
[1]pohlen t l,farris t.reverse logistics in pla stics recycl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logistics management,1992,22(7):35-47.
[2]rogers ds,tibben-lembke r s.goingbackwards:reverse logistics trendsand practices[m].nevada reno:reverse logistics executive council,1999.
[3]汪小英.關于環境會計計量問題的思考[a].環境會計專題[c].: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xx.
[4]王冬蓮,曹建-->安.環境會計中的確認和計量研究[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3).
[5]許家林,王昌銳.論環境會計核算中的環境資產確認問題[j].會計研究,20xx,(1).
[6]朱紀紅.企業環境成本與收益的確認及其對經營成果的影響[j].審計與經濟研究,20xx,(9).
[7]許亞湖.企業外部環境成本會計問題研究[j].財會月刊(會計),20xx,(12).
[8]王維鴻.關于企業環境會計制度設計的構想[j].會計之友,20xx,(7).
[9]耿建新,張宏亮.我國綠色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框架及其評價[j].城市發展研究,20xx,(4).
[10]王大勇,解建立.環境會計確認與計量問題探討[j].學術交流,20xx,(5).
[11]何衛紅,鄭垂勇.可持續發展會計信息系統研究[j].財會月刊(會計版),20xx,(6).
當前會計畢業生實際應用能力較差現象及其教學改革 第三篇
-->
摘 要: 針對當前會計畢業生實際應用能力較差現象,文章提出了從專業課程教材選用、專業課程設置、師資畢業論文范文隊伍建設、專業教學方式等方面進行改革。應該實行理論聯系實際會計教學,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提高學生職業素質。
關鍵詞: 會計人才; 培養; 實踐教學; 模擬實驗;碩士論文
會計是一門務實性的學科,會計工作是一項綜合性、技術性很強的工作。會計人員不僅需要扎實的會計理論基礎知識,還要有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根據本人的調研及自身經歷,談談如何培養具備會計工作能力的學生。
一、實行專業課程教材改革
對于初學會計的學生,會計是一門很抽象的學科。傳統的會計教材主要偏重于理論上的闡述,較少顧及具體的實務操作,條文性解釋多,直觀性圖表少,學生很難真正掌握其中的知識與技能?!稌媽W原理》(有的學校使用《基礎會計》)是財會專業基礎學科,會計工作最基本的技能如會計憑證的編制、審核、傳遞與保管,賬簿的設置、登記、對賬與結賬等是這門課程的主要內容,但該課程理論性較強,初學者不易理解,所以最好結合具有操作性較強的教材(如《會計操作實務》)進行教學。如在《會計學原理》會計憑證——原始憑證填制的章節中,只是條文性地列出填制原始憑證應該注意四點要求,即內容必須真實,數字必須準確,填制必須及時,手續必須完備,但是沒有介紹應該具體如何填制原始憑證。而《會計操作實務》除了介紹上面的要求外,還詳細介紹了原始憑證的填寫規范,如書寫使用的墨水、標準數碼的填寫、漢字大寫金額的書寫、支票日期的規范填寫;介紹了紅字發票的使用、原始憑證的分割、原始憑證遺失處理等,這些都是會計日常工作常常碰到的情況。wWW.meiword.Com如果學生僅僅學習《會計學原理》,而不結合《會計操作實務》,往往還不會規范填寫支票日期,不懂規范書寫憑證漢字大寫金額,甚至出現象$50.00元這樣的低級書寫錯誤。學生通過結合學習,對原始憑證的填制就能心中有數,上崗后就能很快達到工作要求。
因此,不管是中專、大專還是注重會計理論培養的本科教育,不管是會計專業還是注重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培養的財務管理專業,都要注意會計實務操作能力的培養。對于會計實務教材的選擇,都要注意貼近實際。因為用人單位一般都會把剛畢業的學生放在會計最基層的崗位,如出納崗位、會計核算崗位,而不會放在財務管理、會計主管崗位。所以會計專業課程教材改革應該以培養具有會計理論又具有較強實際應用能力的學生為基本要求。
二、實行專業課程設置的改革
我國加入wto后,市場競爭更加劇烈,市場要求企業提供更加規范、具有可比性與參考作用的會計信息。會計作為一項重要的經濟管理工作,在提供決策信息、引導投資方向、加強企業內部管理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企業需要綜合素質更高的會計人才。這就要求會計人員應該掌握我國會計法律法規,掌握市場競爭的“游戲規則”,學校應該增加會計法律法規的課程。增加會計法律法規的課程主要包括以下幾項內容:
(一)《會計法》?!稌嫹ā肥俏覈鴷嫹审w系中最高層次的法律,是調整我國經濟生活中會計關系的法律?!稌嫹ā穼嫼怂?、會計監督、會計機構與會計人員等方面進行規范。會計人員應當熟悉《會計法》的有關規定,依法履行職責,依法維護職權?!稌嫹ā肥侵贫ㄆ渌麜嫹ㄒ幍囊罁?也是指導會計工作的最高準則。學習《會計法》,對于會計人員制定本單位的財務管理制度、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會計人員崗位責任制度等內部會計管理制度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二)《會計基礎工作規范》。會計基礎工作是會計工作的基本環節,會計基礎工作是否扎實有序,直接影響會計工作水平和會計信息質量?!稌嫽A工作規范》在遵循《會計法》規定的基本原則和各項要求的基礎上,對會計基礎工作方面的內容進行了具體規范,如會計機構設置和會計人員配備,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會計工作交接,會計核算一般要求,填制會計憑證,登記會計賬簿,編制財務報告、會計監督等。尤其針對會計最基礎的工作,也是最容易出現不規范的地方如填制會計憑證、登記會計賬簿、編制會計報表等,作出了詳細而具體的規定。有些剛畢業的學生不會規范填制會計憑證、登記賬簿,如對原始憑證進行涂改、挖補;用“白條”充當原始憑證;對需要結計本年累計發生額的明細賬戶沒有結計累計數額;年終結賬對有余額的賬戶,將余額再記入本年賬戶的借方或者貸方等。因此,會計人員應當掌握有關會計基礎規范知識,規范地進行賬務處理,提供具有可比性的會計信息。
(三)《內部會計控制規范》。內部會計控制是指單位為了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確保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貫徹執行等而制定和實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財政部針對當前一些單位內部管理松弛、控制弱化的問題,頒布了《內部會計控制規范》,對采購與付款、銷售與收款、貨幣資金、工程項目、對外投資、成本費用、籌資、擔保、實物資產等環節或項目進行具體規范。內部會計控制強調的是辦理各項經濟業務時要經過授權批準,進行崗位分工與復查核對,建立標準化(一般包括授權、主辦、核準、執行、記錄和復核六個步驟)業務處理程序。加強內部管理,以防疏忽、舞弊發生。一些畢業生對內部會計控制觀念淡薄,不了解內部控制措施,如不知道借款需要經過審批,支付款項需要經過審批、復核等控制措施,容易被不法之人利用,發生失職事件。
(四)《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目前會計專業、財務管理專業等專業的會計實務課程都是根據《企業會計制度》編制的,是針對企業經濟業務進行會計處理,而對事業單位的會計處理方法很少提及。目前我國事業單位與企業單位的會計處理方法有很大的區別。每年有相當一部分畢業生進入事業單位就職,但不管是對進入事業單位還是進入企業單位的畢業生,了解事業單位的會計處理方法都十分必要。
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沒有豐富會計實踐經驗的教師,難以培養出具有會計實務操作能力的學生。高等教育缺乏有實踐經驗的教師已引起教育主管部門的重視,廣東省教育廳制訂的《廣東省高等學校教師隊伍建設的目標》中,鼓勵高校向社會招聘“兼任教師”,有條件的高校教師可占教師總數四分之一。尤其鼓勵“高校、產業部門、科研機構”互聘專家教授任課講學、協作科研、聯合培養研究生。也鼓勵高校從企事業單位聘請優秀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擔任教師。這說明社會對高校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視和對實用型人才的需求。一些www.51lunwen.com/accountingauditting/學校的會計專業老師直接從大學畢業分配而來,理論水平較高,但從來沒有到會計崗位真正實踐過,對于會計基礎工作的規范知之甚少,對于單據的填制-->、賬薄的登記、備查賬、卡片賬的設置及運用等實際知識缺乏;對于社會經濟案例的能力、經濟業務賬務處理知識比較膚淺。因此,學校應加強對會計實務課程老師實踐能力的培養。此外,對于《會計學原理》、《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等會計實務課程,學??梢詮钠髽I聘請具有豐富的會計實踐經驗的會計師或高級會計師進行授課。
四、實行教學方式的改革
經過調查,絕大部分會計人員對我國會計教育有同感:學校里學的會計知識與實際工作之間呈斷層現象。這反映出在專業課教學過程中,忽視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書本知識嚴重脫離實際。所以在會計教學中,要處理好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之間的關系,樹立理論與實務并重的教學觀,培養學生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加強實踐性教學。教學內容要密切聯系社會實踐,體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對于初學會計的學生來說,會計科目、會計分錄、會計憑證等的含義與應用,是十分抽象與難以理解的,因此要加強直觀教學,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耳聽是虛,眼見是實?!比缭趯W習《會計學原理》會計憑證—記賬憑證時,教師可以出示收款憑證、付款憑證、轉賬憑證與通用憑證,使學生接觸實際,加深印象,還可以讓學生把案例分錄做在實際使用的記賬憑證上,這樣就可以加深學生對會計科目、會計分錄的認識,使學生掌握了記賬憑證填制技能。同樣,在學習資產負債表的編制時,在介紹編制方法后,應當讓學生根據案例資料編制資產負債表,在計算固定資產合計數時,應以固定資產凈值而非固定資產原值計算(對于初學會計的學生來說,還是往往搞不清),否則資產負債表左右半表合計數不相等。通過這樣的教學,既加深學生對資產定義的理解,又使學生掌握了資產負債表的編制技能。只有理論聯系實際教學,才能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二)加強會計模擬實驗教學。會計學科除了財務管理課程涉及比較復雜深奧的計算外,其他的都是簡單的加減乘除計算,看起來很簡單,但做起來往往會出錯,不是會計分錄做錯就是累加數字算錯。所以學生一定要自己動手操作,才能掌握會計核算方法、賬務處理技巧?,F在很多學校要求學生自己找實習單位,由于學生的社會關系較簡單,加之會計資料涉及到單位的商業秘密,單位不愿意接受實習生,所以一些學生找不到實習單位。即使找到,由于單位避免出錯和泄漏商業秘密,給予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極少,使實習流于形式,不能達到預期效果。
因此,學校應該加強會計模擬實驗教學以彌補實習缺乏的不足。會計模擬實驗通過創造一個模擬企業,使學生在這種模擬環境中,充當出納、會計、會計主管、稽核人員等,練習假幣識別、點鈔、原始憑證的審核、記賬憑證的填制、賬簿的登記、報表的編制以及審核簽字等。通過這樣的模擬實驗,學生對會計工作的全貌有了直觀的了解,既培養了動手能力,又加深了對會計基礎理論與會計工作內在聯系的認識。
參考文獻:
[1]廣東省財政廳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教材編委會內部會計控制[m].暨南大學出版社,20xx.
[2]王玨,顧玉芳.會計操作實務[m].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xx.2.
[3]王茂盛.加強會計模擬實驗[m].www.51lunwen.com/accountingauditting/強化職業技能教育.
[4]柯佑鵬,秦翰祥.更新會計教學理念[m].改革會計教學模式.華南熱帶農業大學學報,20xx.
20xx年會計畢業論文答辯自述 第四篇
各位老師,你們好!
我叫,來自08級財務管理2班,我的論文題目是《談企業的成本控制》,論文是在肖老師的指點下完成的,在這里我向肖老師表示深深的謝意,向參加我的論文答辯各位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并對我四年來的各位授課老師表示由衷的敬意。下面我將本論文設計的目的和主要內容向各位老師作一匯報,請各位老師批評指導。
首先,我想談談這個畢業論文設計的目的及意義。
從會計公式:收入–成本=利潤可以看出,在收入一定的情況下,成本的高低直接影響著企業利潤的高低。通過成本控制主體在一定職權范圍內,把對成本控制產生影響的因素采取相應的預防和控制措施,一方面有利于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企業通過運用現代本管理理論,引進科學的成本控制方法,明確成本責任制度,調動工人的積極性,尋求更多更好的降低成本的途徑,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利潤,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保證成本控制目標和企業利潤最大化目標順利實現。
其次,我想談談這篇論文的結構和主要內容。
本文運用理論研究和實證分析相結合的研究方法,采用歸納和演繹相結合,規范與具體案例相結合,本設計共分六章。
第一章導論,闡明了成本控制的目的和意義,并說明了論文的研究思路第二章成本控制概述,對成本控制的含義、內容和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第三章當前企業成本控制的現狀分析,從企業的體制、價值鏈和管理方面入手。第四章企業成本控制的創新思路,引入現代的成本控制方法第五章具體案例分析,重點剖析海爾集團的成本控制方法。第六章結束語,是整個設計的總結,說明了企業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最后,我想談談這篇論文和系統存在的不足。
由于本人思維邏輯性不夠嚴謹以及個人知識能力水平有限,使論文在內容嚴密上和結構的完整上有待提高。請各位評委老師多批評指正,讓我在今后的學習中學到更多。
謝謝!
畢業論文范文:會計專業 第五篇
會計專業碩士是在20xx年設立的,本文以“mpacc”為學科專業名稱,按照中國知網(cnki)的優秀碩士論文數據庫的“主題”進行了查找,年份為20xx年到20xx年,但本文沒有包括20xx年得任何關于會計碩士專業碩士論文,共查詢到了120篇如(圖1)。根據統計發現其會計碩士論文在20xx年以前雖然會計碩士點已經建立,但由于未有畢業生,那么會計碩士論文也未有發表。但在20xx年期間的會計碩士專業論文的發表情況出現突飛猛進的狀況,直接上升到58篇,隨著一批批會計碩士的不斷出現,說明會計碩士論文的發表狀況逐漸升溫,在20xx年的會計碩士論文的數量也很多有50篇。另外,由分布圖可以了解到雖然20xx年達到最大值,但隨著時間推移又有多下降,筆者認為這是由于我國對會計碩士的教育重視度不夠高,其高峰的出現也是與我國的經濟發展趨勢,會計教育水平提升、會計理論知識改革,會計學科研究方向等變化有關。經過統計,這些論文都與會計碩士專業碩士的研究方向一致,而其研究數據主要是來自20xx年到20xx年得120篇會計碩士論文,那么這120篇會計碩士論文即是所要研究的樣本。根據統計結果可以了解到這些論文分別來自湖南大學、復旦大學、西南財經大學、重慶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本文可以在中國知網上了解的這120篇會計碩士專業碩士論文的信息包括:中文題名、學位授予年度、作者姓名、學位授予單位和發表時間。對這些論文進行了查看后,對其主題、所應用的一些理論、所采用的方法進行了總結。查看過程中我們所用的方法是從摘要和目錄中找出所使用的理論和所使用的方法。
中級會計學課程個性化教學及其改革 第六篇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form of the individualized teaching of intermediate accounting course on the basis of the 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theory,it believes that the teachers should focus on students’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evaluate the students from three dimensions: www.51lunwen.com/ enthusia for learning,learning ability and basic knowledge,then design teaching programs according to students ’individual differences,guide students one - to - one with the networking tools,cultivate students’learning interest and improve learning capabilities.
key words: network environment; intermediate accounting; individualized teaching
摘要:以個性化教育思想為指導,對中級會計學課程個性化教學改革進行探討,認為應注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從“學習積極性”、“學習能力”和“基礎知識”三個維度對學生進行評價。wWw.meiword.coM論文針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設計教學方案,借助網絡工具與學生進行一對一輔導,強調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和學習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網絡環境; 中級會計學; 個性化教學?????
中級會計學課程是面向會計學專業繼會計學基礎( 或原理) 后開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是學習會計學專業其他專業課程( 例如《高級會計學》、《財務管理》、《審計學》等) 的基礎,對會計學專業學生十分重要。中級會計學課程內容主要針對企業的財務會計,重點講授企業常規經濟業務的會計處理及報告編制,內容比較繁雜,不易掌握。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常常出現嚴重的兩極分化現象,有些學生掌握得比較扎實,而且能夠融會貫通,但有些學生根本入不了門,學習效果非常差。針對這種現象,有必要在中級會計學課程中引入互聯網工具,開展個性化教學改革嘗試,讓所有學生都能積極有效學習,縮小成績差距,達到課程學習目標。
一、個性化教育與個性化教學?????????????
孔子在《論語》中有很多關于個性化教育思想的論述,總結歸納起來它包括四個方面,即“有教無類”,注意教育對象的全體性; “因材施教”,尊重學生的獨特性; “為仁由己”,強調學生的主體性; “和而不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我國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非常強調個性化教育,他認為“教育是幫助被教育的人,給他能發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類文化上能盡一分子的責任; 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種特別器具,給抱有他種目的的人去應用的目的。所以,教育事業當完全交與教育家,保有的資格,毫不受各派政黨或各派教會的影響”[1]。
在西方,個性化教育思想更是備受推崇。羅素在《社會改造原理》里談到教育時,認為會計畢業論文范文“只要教學的目標是產生信仰而不是思維,是強迫青年對于可疑的事情持有一定的意見,而不是使他們看到可疑之點來鼓勵他們思考,那么,防止自由發問是無可避免的。教育應該培養追求真理的愿望,而不是相信某種特殊的信條就是真理”[2]。目前我國高等教育基本上都是實施模式化教育,對同一專業學生實行統一的教學目標、統一的教學大綱、統一的教學計劃和課程安排、統一的教材和教學方法、統一的考試制度與評價體系等。這種教育模式雖然具有規范性、系統性和高效性等優點,但它存在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導致最后培養出來的學生缺乏個性和創造能力[3]。因此,許多高等院校已經開展個性化教育的改革嘗試,例如推出學分制、加大選修課程比例及積極開展社會實踐等等。個性化教學是套用個性化教育的一個概念,是個性化教育的組成部分,從屬于個性化教育。它的基本思想是在具體的課程教學中貫徹個性化教育思想,重視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例如學習興趣、學習方法、基礎知識準備及理解能力等方面的差異,強與學的聯系,以保證所有學生都能積極地學習并能達到該門課程的教學目的與要求。
二、中級會計學課程模式化教學方式存在的問題??????????????
在已往中級會計學課程教學過程,采取的是模式化教學,主要依靠教師主導的課堂教學,統一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安排,很少關注學生的自我學習,缺少及時的評價和反饋,這種教學模式存在著很多方面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缺乏對學生個性差異的評價。傳統的模式化教學很少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和基礎知識掌握方面的情況進行評價,教師對學生的個性差異缺乏充分的了解,對所有學生都采用統一的教學內容、安排、方法和手段,未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來及時調整教學,導致學生學習效果兩極分化現象嚴重。( 2) 不注重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中級會計學課程僅依靠課堂教學遠遠不夠,還需要學生在課余花較多的時間自我學習訓練,這就需要學生必須具備積極的學習態度。傳統的模式化教學未能根據不同學生學習態度上的差異,有針對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鼓勵學生,調動學習積極性,導致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學習積極性差異非常大,有些學生能夠積極自我學習,但還有不少學生課余基本不愿花時間自我學習訓練,甚至有些學生在課堂上學習態度就不認真。( 3) 不注重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學習能力主要體現在接受、理解、記憶、歸納總結能力以及自我學習方法等方面。傳統的模式化教學中教師更多地在講授知識,忽視了學習和思維方法的傳授,未能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導致學生學習能力差異非常大,對于同樣知識有些學生聽教師講授一遍、自己練一遍就基本掌握了,但有些學生聽教師講授了多遍,自己練習多遍還是不能掌握。另外,在自我學習方法上也存在較大差異,有些學生在自我學習過程形成適合自己的一套有效的學習方法,但有些學生根本不知道如何有效地自我學習。( 4) 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溝通。畢業論文傳統的模式化教學更多地關注課堂教師的知識講授,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雙向溝通,教師與學生之間互動僅限于教師課堂上的提問。這樣一方面導致教師不能充分了解學生
-->學習反饋信息,不能對學生的學習態度、知識掌握情況等方面做出正確評價,進而有針對性調整教學方法以及對學生進行個別輔導。另一方面學生學習遇到的困惑不能及時得到教師的講解,問題越積越多,影響后續的學習。
三、基于網絡環境的中級會計學個性化教學探索?????&nbs會計專業畢業論文范文p;?????
( 一) 基本設想????????
中級會計學個性化教學改革基本設想是轉換教學和學生角色定位,以學生為主導,教師起輔助作用,主要依靠學生自我學習,教師根據不同學生的個性差異有針對性地輔導,達到所有學生都基本能達到教學目的和要求,在專業素質和能力上都能得到提高。但是,現在高等院校教學班級學生人數多,課時一再壓縮,采取傳統的課堂教學根本無法實現以上設想。因此,引入互聯網工具來輔助實現以上設想,因為互聯網溝通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可以大大提高教師與學生溝通聯系的效率。
( 二) 具體實施?????????
1.?評價學生個性差異?????????????
調查問卷從學習積極性、基礎知識和學習能力等方面來充分了解學生,關注他們在這些方面的差異。具體操作中按“學習積極性”、“基礎知識”和“學習能力”三個維度將學生分為八種類型,每個維度分為好與差,如圖1 所示( 圖中的數字 1—8 分別指大立方體中的 8 個小立方體,每個小立方體代表一個類型的學生。第 5 個小立方于第 1 個小立方體背面) 。
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輔導方法,見表 1。2. 設計教學內容和進度根據以上評價,針對課程課時安排和學生平均情況來設計教學內容和進度,具體做法為: 將教學內容分為課堂講授內容和課外學習內容,同時用重要程度和困難難度將知識點劃分為四類: ( 1) 重要、簡單;( 2) 重要、困難; ( 3) 不重要、簡單; ( 4) 不重要、困難。針對不同類型的知識點,采用不同的教學策略:( 1) 類知識點: 重點講解,適當加快速度,適當練習; ( 2) 類知識點: 重點講解,放慢速度詳細講解并反復練習; ( 3) 類知識點: 不講解,自我學習; ( 4) 類知識點: 講解關鍵點,學生自主學習.
3. 建立課程網站??????????????????
建立課程網站的目的是方便教學資源共享、學生自我學習以及教師與學生的聯系溝通。這個課程網站采取實名注冊會員制,有多媒體課件、課程主要知識點、章節練習題、財稅知識、問題討論交流等幾個模塊。其中,多媒體課件模塊的主要功能就是在線觀看課程多媒體課件,讓學生能夠復習課堂學習內容; 課程主要知識點的主要功能是教師將本課程主要知識點總結歸納出來,并對每個知識點按重要和難易程度都標上標簽,讓學生清楚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章節練習題模塊的主要功能是教師將每一章節精選練習題放在網上,學習可以自我測試練習,并可以自我找錯,另外教師還可通過自測練習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財稅知識模塊的主要功能是將最新的會計準則、會計制度、財經稅收法規等材料放在網上供學生拓寬視野; 問題討論交流模塊的主要功能是學生在學習中碰到問題可以及時提出來,教師提供解答,其他學生也可參與討論,這相對過去一對一交流的好處是可以共享,有同一問題的學生都可以得到解答,可以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率。
4. 教師講授與輔導???????????????
在課堂講授過程中,教師應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 1) 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這是學生學好本課程的前提。在實際教學中,通過職業成功案例、美化多媒體課件設計、教學互動等方法來實現。( 2) 選擇恰當的教學方式方法。針對大多數學生情況來控制教學節奏,循序漸進,不能讓學生一開始覺得太吃力而失去學好本門課程的信心。在實際教學中,學習企業經濟業務會計處理前,先讓學生充分理解經濟業務整個流程以及資金在這個過程中的運動情況,然后再來其對會計要素的影響,論文最后講解科目設置及會計處理。( 3) 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教學生如何思考、如何看教材、如何練習、如何歸納總結,讓學生有意識地形成一套適合自己的有效的學習方法。在課后輔導過程中,教師應針對每個學生的特點( 前面評價結果) ,幫助其制定合適的學習目標、重點和計劃,并且要及時檢查其計劃完成情況和目標實現程度。教師利用網絡即時聊天、電子郵件、電話及課程等形式充分與學生溝通,及時了解學生思想動向和學習情況,并且及時跟進輔導。
( 三) 效果評價???????????????
中級會計學課程個性化教學在兩屆學生進行了嘗試,取得了明顯效果,主要體現在: 學生學習態度明顯改善,基本能夠做到積極自我學習; 學生都能明確自己學習目標和努力方向,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學生學習能力顯著提高,基本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有效的學習方法; 學生學習成績差距兩極分化現象顯著得到控制,從期中期末成績的標準方差可以看出差距有顯著縮小趨勢; 更重要的是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越來越多的學生能夠領會會計精髓,深刻理解企業經濟業務流程和資金運動來龍去脈,為后續的專業課程學習和職業素質提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模式化教育培養出來的人才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個性化教育已成為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要實行個性化教育,需要對現行的教育體系方方面面進行改革,而課程改革是包含其中的一個方面。
中級會計學個性化教學改革設想就是在這樣背景提出來的,并付諸了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其效果受到諸多方面的限制,主要體現在: 教學資源無法滿足個性化教學的需要,例如師生比例小、學生上網條件受到限制、教學場地條件差、缺乏教學輔助工具等,而這些僅依靠課程改革是無法解決的; 學生的學習習慣很難在短時間內轉變,我國基礎教育階段學生習慣了被動式學習,而個性化教學強調自我學習,這種轉變需要很長時間的訓練; 教師角色轉換短時間內也難以適應,模式化教學中教師只需按教學大
-->綱要求和教學安排完成相應的課時講授,布置一定數量的課后作業并批改,基本就不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但個性化教學需要教學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和學習效果,這需投入相當于以前的數倍精力與學生進行溝通聯系,才能實現個性化教學的設想,這也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適應。因此要達到中級會計學課程個性化教學的預期效果,教學管理部門和高校后勤部門應努力引進各種先進的網絡輔助教學工具,提升教學基礎設施建設,為個性化教學創造條件,教師應積極參與教學改革,轉換角色,改進教學方式方法,以適應個性化教學的要求。
參考文獻:?????????????
[1] 劉軍寧. 大學之道: 大學的傳統[m]. 天津: 天津出版社,20xx: 40.
[2] 柏特蘭?羅素. 社會改造原理[m]. 張師竹,譯. 上海: 上海出版社,195會計專業畢業論文附加篇: 89.
[3] 郭秋萍,陳建輝,徐凌雁. 個性化教育與模式化教育一體化發展研究[j]. 教育與現代化,20xx( 9) : 20 -23.
網絡財務問題研究會計范文 第七篇
。
企業之間、企業與金融機構之間的業務來往均是通過互聯網實現的,因此就必須利用網絡財務承擔起聯結網絡各個終端之間的經濟業務聯系。網絡財務具備支持電子單據與電子貨幣的功能,相應的財務數據也一改傳統的紙質數據的形式,而轉化為頁面數據,有效解決了網絡環境中電子商務運行過程中相關財務問題?;趦炔繀f同的角度而言,網絡財務實現了財務部門預算控制、資金準備、網絡支付、網絡結算的協同進行;基于外部協同的角度而言,網絡財務又實現了網上詢價、網絡催賬、網絡保險與網絡報稅等多個社會部門的協同進行,由此可見,網絡財務是電子商務的發展基礎。
所謂會計主體是指會計的服務對象。在傳統的財務管理中,會計主體是一個實體單位,其以實物的形式實際存在。而在電子化商務環境下,財務管理中的會計主體的空間特征發生了本質性的變化。通過網絡技術,可以實現遠距離、多對象的商務服務,網絡環境中的信息流、商務流可以大大精減諸多中間環節。網上銀行、電子單據,這些均使得交易對象體現出交易程序電子化、交易過程虛擬化的特點,在形成了一個電子商務網絡環境后,慮擬的會計主體將是網絡財務所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因為現階段,網絡會計主體的虛擬化還處于相對模糊的狀態,而這些虛擬的網絡企業將成為網絡經濟的主體,網絡財務的管理面臨著辯認其虛擬性的問題。
會計正規論文格式 第八篇
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會計這個工作,對財務的有效統計和計量是企業對經濟進行合理把握的重要方法,其中,企業對會計政策的選擇是決定企業會計工作質量的關鍵決定因素,會計政策選擇是指企業根據自身的發展情況以及發展需求,在一定的會計政策中篩選出符合自己企業發展的政策的過程,因此,企業要加強對會計政策選擇的重視。市場經濟的推進導致企業生存環境復雜多變,企業的會計管理政策也在不斷地變革,為了適應市場發展,企業應該重視對會計政策的選擇,本文就針對我國企業會計選擇的現狀進行一些理性的和思考。
對會計學課程教學進行改革 第九篇
abstract: in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more economic management, finance and trade and economy related majors are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accounting knowledge to develop high- quality management personnel than ever before. www.51lunwen.com/master_degree.html many non- accounting professionals have set up accounting courses. however,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here are some probl會計專業畢業論文范文ems and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of accounting courses presents new challenges as well. ways to adapt to the wav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ays to reform the teaching of accounting as a university subject has become the topic of the present article. this article aims at solving the problems in teaching practice, ysis of the causes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accounting; teaching reform; method research?????
[摘 要]經濟快速發展,使許多經濟管理、金融和貿易等與經濟相關的非會計專業越來越認識到會計學知識在培養高素質管理人才中的重要性,許多非會計專業都開設了會計學課程。wWW.meiword.CoM但是,碩士論文在教學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信息技術的發展對傳統的會計學課程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如何適應信息化的浪潮,對會計學課程教學進行改革,成為高校目前亟待解決的一個課題,文章結合教學實踐,了產生問題的原因并提出了相關的對策。
[關鍵詞] 會計學;教學改革;方法研究????????????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會計作為一種核算技術已經滲透到各行各業。財務會計信息作為核心的價值信息已經受到除專業會計人員以外的各類經濟管理人才的廣泛重視。與此同時,作為高校學歷教育中的會計學課程也受到非會計專業學生的青睞。但是,在具體教學實踐中卻在教學目標定位、教學方法和手段、實踐教學等幾方面存在著一些問題。碩士論文會計作為一種全球通用的商業語言和一項重要的經濟管理活動,在企業管理和經濟決策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對于財經類院校非會計專業的學生來說,一定程度地掌握這門課程是必不可少的。
一、?會計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非會計專業會計學課程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教學目標定位模糊??????????
對于非會計專業的學生來說,學習會計學的目的應該是能夠讀懂報表、報表、運用報表。至于如何生成會計信息,則不屬于非會計專業學生應該關注的范疇。然而,在當前的非會計專業會計學教學中,一些高校對非會計專業會計學課程的教學目標定位存在偏差。長期的應試教育思維及缺乏必要的教學質量考核體系,使得會計學的教學目標越來越多地等同于基本概念與基本原理的掌握。對教學對象所學專業的內容缺乏必要的了解。學生也一味地滿足于死記硬背某些結論,忽略了所學專業的特點,難以把握會計對各非會計專業的作用,從而導致在教學中無法將會計與特定的專業相聯系,只能就會計而論會計,嚴重地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這顯然不是非會計專業會計學課程教學的初衷和目的。
(二)教學內容缺乏特色???????????????
會計學教師組織教學內容的主要依據一般是教材,而目前已經出版的會計學教材基本上是會計專業教材的減縮本,其中會計業務的處理所占篇幅較大。過分注重會計信息處理過程的介紹,而涉及會計信息與利用的內容很少。如果非會計專業的學生使用這種教材,那么會計學課程教學內容的重心自然而然就放在了會計要素的確認、計量及會計核算方法的詳細介紹上了。顯然,對于非會計專業的學生,在學習會計學這門課程時,其側重點不應是掌握如何進行會計核算,而是要學會對會計數據如何進行利用。因此其教學的重點當然應該是會計報表。而實際教學中會計報表內容只是粗略地提及,談不上詳細講解及其編制。學生對報表也只能是模糊不清,根本弄不清報表數據的來龍去脈,更談不上利用了。
(三)教學方法與手段比較落后???????????????
目前會計學課程的教學方法仍主要采用傳統的課堂講授方法,即按目錄從第一節講至最后一節,學生只能在規定的時間聽取老師事先確定的教學內容,只能是“你教什么,我就學什么”,沒有任何選擇余地。雖然近年來很多高校在會計學教學手段上進行了改革試點。使用了多媒體教學。然而,大多數教師所使用的多媒體教學,其實只是單一地運用ppt,由屏幕替代了板書,并不代表真正的多媒體技術。學生并不完全認同這種教學方式。而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案例教學法、網絡技術及相關軟件在教學中的應用卻很少涉及。這無疑降低了非會計專業學生學習會計的積極性。從因材施教來看,非會計專業教學應采用不同于專業會計的教學方法。
<-->p>
(四)實驗教學環節薄弱???????????????
目前財經類高校普遍重視會計學專業的實驗教學,而在對非會計專業的會計學課程教學中普遍存在重理論輕實踐、重理性認識輕感性認識的教學誤區。在這種教學指導思想下,很多高校非會計專業的會計學課程中根本沒有實驗教學這個環節。即使個別高校有會計實驗教學這個環節,分配的學時也是非常有限的。這就導致很多學過會計學的學生,根本沒見過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的實物。由于缺乏會計實驗的具體操作環節,非會計專業的學生只能通過想象來理解會計實務,這顯然使會計學的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二、?會計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基本思路???????????
針對目前非會計專業會計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高校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會計學課程教學改革,以推動信息化條件下的會計學教學發展。
(一)?對非會計專業會計學教學目標準確定位???????
教學目標的確定,不僅涉及人才培養的規格和模式,同時還決定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設置。對于非會計專業學生而言,學習會計學的目的與會計專業學生學習會計學的目的是不同的。前者是通過會計學課程的學習能讀懂這門商業語言。成為一個好的會計數據和會計信息的利用者,如同學習英語和計算機知識一樣,都是作為一個工具為以后的工作服務的。因此,會計學的整個教學過程都引導學生去站在一個管理者的角度來思考應該掌握哪些會計知識。后者是通過一系列的會計學課程的學習成為一個好的會計數據和會計信息的生產者。因此,非會計專業學生會計學教學目標應定位為:引導學生樹立會計思想和會計思維方式,了解會計信息是如何生成的,懂得利用會計信息化技術獲取會計信息,并能夠利用會計信息進行預測、決策,提高非會計專業畢業生的管理和決策能力。
(二)?非會計專業的會計學教學內容應體現學生專業特色?????????????????
非會計專業的會計教育目的并不是將學生培養成專門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而是培養懂會計、能運用會計信息為其專業服務的管理人才。因此,其教學內容應首先保證與教學目的的一致性,碩士論文同會計專業的學生有所區別。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應該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在會計學的教學中加入適當的專題,將各專業的業務特點在會計上的反映做一個專門的介紹,例如,在給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講授會計學時,可重點突出對收入準則的講解等。這樣就突出了學生的專業特色,做到了有針對性的教學,從而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具體來說,在內容安排上應突出會計要素、會計報表和會計報表的內容。因為非會計人員看到的會計資料就是會計報表,會計報表是反映報表單位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及現金流量情況的重要工具。同時.還要增加會計內部控制的內容,使學生了解會計內部控制在企業的整個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的重要性??紤]到當前的會計信息化應用的普及,應在會計學課程的教學中適當融入會計信息化的相關知識,使學生不僅了解傳統的會計信息生成系統,也了解現代的會計信息生成系統。
(三)?改進教學方法與手段?????????????????
信息技術的發展要求對非會計專業學生的會計教育采取新的教學方法,將新的信息技術融入到會計學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采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設計制作一些電視錄像片、計算機課件等,讓學生通過觀看了解掌握有關內容。例如對會計對象的介紹,既可以通過播放錄像片來介紹工業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也可以通過實地參觀。使得學生全面了解供、產、銷過程,這樣更容易理解會計學中的基本概念。同時,為了進一步提高非會計專業學生管理和決策的實際能力,可適當采用案例教學法,通過學生對案會計專業畢業論文例的討論和教師對典型案例的,使學生理解所學的會計知識,并從現實生活的案例中感受到會計就在身邊,從而對會計學學習產生興趣。當然,采用教學案例法并不是要放棄課堂講授這種教學方式,我們應以會計理論教學為主,會計案例法為輔。會計理論中穿插會計案例的目的只是為了使學生將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同時使枯燥的理論變得生動,增強會計學的趣味性。此外,教師可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開展網上答疑、質疑、討論等.及時解答學生的問題。教師還可以把教案、網絡課程錄像、會計軟件等放在服務器上,供學生隨時查列和使用,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與效果。
(四)?加強信息化條件下的實驗教學??????????????
會計學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結合十分密切的學科,因而會計學的實驗教學也顯得尤為重要和必不可少。非會計專業學生進行會計實驗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學會做賬,而在于熟悉各項經濟業務的賬務處理流程,從而學會利用會計信息。因此,在非會計專業學生的會計實驗中,教師應通過對實驗內容的合理設計,使學生能完整地體驗經濟業務的處理過程和結果,這樣才能使非會計專業的學生掌握從會計核算結果出發去判斷經濟業務的性質或效益的技巧。有條件的高??少徶脮嬆M實驗軟件,在實踐教學中讓學生通過對會計軟件的操作,體驗會計的整個賬務處理流程,從而把所學的會計學知識貫穿起來。此外,學生也可利用網絡資源,登錄一些在線會計網站,免費體驗在線會計的方便與快捷,以了解信息技術條件下會計信息的產生過程,學會利用網絡會計信息。
三、?會計學課程教學方法研究?????????????
會計學是高等學校會計學專業的先導課程,也是將一名普通的大學生領入會計知識殿堂的入門課程或啟蒙課程,碩士論文該課程教學效果不僅對學生掌握本課程的知識具有重要的影響,而且對后續的會計學專業課程的學習,乃至對會計學專業學生的終身學習產生長遠的影響。該課程主要介紹會計基本理論
-->、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即“三基”,內容抽象、專業術語多,核算復雜,規范性強、靈活性差,給教與學帶來很多困難,往往是教師硬著頭皮講,學生耐著性子聽,稍有疏忽,學生就會失去學習的興趣與信心,課堂氣氛緊張、壓抑、沉悶,一節課下來,教師與學生都很累,教學效果大打折扣。隨著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社會對會計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這種挑戰對教師而言,則是必須根據本課程的特點和社會對人才的需要,對如何加強和改進該課程的教學方法做出進一步的思考。課堂以多媒體手段和實物演示為主,配合師生互動的方法。
根據會計學課程的內容,結合應用型操作技能培養的需要,整理制作多媒體授課課件。首先在課堂上,要求學生課下溫習已學過的,預習本節課要講的,以提問來督促,以檢查所布置的練習來達到效果。然后,以多媒體手段演示內容,講解清楚,有文字,有圖表,比較生動地將枯燥的會計內容表達出來。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使會計核算程序的講會計專業畢業論文解系統有效,學生反映效果良好。其次,實物演示以增強感性認識?;A會計學中,科目、賬戶、借貸記賬法、賬簿、憑證等是最基本的概念。掌握運用借貸記賬法處理經濟事項的方法是要達到的主要要求,清楚填制憑證、登記賬簿、編制報表等程序環節是基本的能力。為增強感性認識,購買相應的憑證、賬簿、報表等教學材料,并在教學中加以演示,以舉例和實物講解概念,直觀地增加理解和印象,提高了教學效果。另外手工和計算機模擬以增強動手能力。
為了加深對課堂內容的理解,增強動手能力,編寫涉及基礎會計部分實習的實例,并嘗試在教學中期穿插模擬。讓學生模擬期初建賬、處理各種會計業務、填制憑證、登記賬簿、編制報表,從而使學生對企業的整個會計業務流程能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同時指導學生進行計算機模擬會計核算。
參考文獻:????????????????
[1] 鐘紅英. 大學非會計專業會計學課程教學研究[j]. 中國管理信息化. 20xx,(3).
[2] .談非會計專業的會計教學[j].會計之友:中旬刊,20xx,(6).
[3] 鄭福芹. 淺談怎樣發揮多媒體在會計教學中的優勢 [j]. 中國科技息. 20xx,(8).
[4] 胡偉,羅從敏.會計教學中的網絡教學手段探析[j]. 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xx,(9).
[5] 魏曉卓. 吳君民.高校非會計專業會計學課程教學改革探析[j].成都信息工程學院學報,20xx,(1).
會計論文怎么寫?怎樣寫會計論文?會計畢業論文怎么寫? 第十篇
會計論文怎么寫?怎樣寫會計論文?會計畢業論文怎么寫(二)會計論文寫作流程
完成會計論文的準備工作后,開始動手撰寫論文,會計論文寫作流程一般包括確定論文題目,草擬論文提綱,寫出初稿,反復修改直至定稿等內容。 a 選定論題范圍 選定論題范圍簡稱選題,是論文寫作的起點,即要選擇確定所要研究論證的學術問題,或在實際工作中碰到的需要解決的問題。要本著將客觀上的需要和主觀上的可能相結合的科學的選題態度。 論題不同于論文題目,論文題目是論文的標題,是從論題范圍中選擇出來的,研究的范圍比論題小。選擇論題范圍不是一件復雜的事情,因為論題范圍一般比較大,比較廣,是就某一領域、某一方面加以研究、探討。作者在寫作之前,應該先確定論文論題的范圍,具體的論文題目可以在整理、加工資料后再加以明確。 1.論題的來源。正確恰當地選擇論題范圍與論題的來源是密不可分的。論題可以從理論研討和社會實踐兩方面得來: 一方面,來自社會實踐中出現的新現象、新業務、新問題。 財會人員在實務工作中常常遇到各種各樣難以解決的問題,需要對此進行研究,進行探討,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新辦法。比如,企業的存貨大量積壓,從而造成會計報告中的存貨的信息嚴重失真。再如,隨著企業股份制改造力度的加大,原有的企業內部會計制度需要進行改革。這樣一系列的問題,都需要解決,由此圍繞著“會計信息失真”、“企業會計制度設計”、“現代企業制度下會計人員的職責”、“企業股份制改造”等展開了討論。 隨著會計環境的不斷變化,一些新事物、新現象層出不窮。比如,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現,股票期權業務的開展,以知識資本進行的投資,資產重組概念的提出,通貨膨脹的加劇等等,這些都對原有的會計理論、會計實務提出了挑戰,也迫切要求有新的理論去指導實踐。 另一方面,來自科研領域中出現的新觀點、新問題。 人們在了解、研究已有的研究成果時,又發現了新問題,從而需要使原有的理論更加完善或擴展。例如,在探討研究受托責任會計時,財會人員往往只重視提供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信息,而忽視了對企業現金流量的反映,于是在1999年了具體會計準則《現金流量表》,該準則實施后,在理論界和實務界都掀起了一場關于現金流量表研究討論的熱潮,而《現金流量表》準則,也在20xx年進行了修訂。由此可以看到,一些新問題需要研究、探討,形成比較成熟的理論,然后以理論為指導,在實踐中去實現它。 除此之外,我國良好有序的市場經濟正在逐步建立,而且我國也已經加入了wto,全球經濟一體化,要求我們的財會工作也要和世界接軌,接踵而來的一些新的經濟業務、經濟關系勢必要求我們的會計理論先行一步。比如,跨國企業會計、海外投資業務處理、金融保險會計、戰略管理會計等問題,都值得探討、研究。 2.選題的一般原則??陀^上講,要選擇有科學價值、有現實意義的論題;主觀上講,要選擇自己感興趣,有利于展開研究,自己可以駕馭完成的論題。 這里所說選擇有科學價值的、有現實意義的論題,主要是指:其一是要有理論價值,就是指那些對本專業、本學科的建設與發展能起先導、開拓作用,對各項工作起重要指導、推動作用的重大理論問題。其二是實用價值,就是指那些經濟發展實踐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即選題應該著重考慮的是人們在社會生活和工作中的重點、難點、疑點和人們關注的熱點、爭論的焦點問題。 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創造性原則。即在財會專業的研究中、業務工作上有新的發現、新的創造。選擇會計建設中迫切需要解決的理論問題或會計工作實務中的新問題來研討。因為每一項新的發現、新的方法,都將使該領域科學的發展、改革、業務工作向前邁進一步。 ?。?)現實可行性原則。就是要根據自己的專業優勢、興趣愛好,并考慮基本的實際研究能力、資料積累,以及可能爭取到的指導、協調等條件去選題。愛因斯坦有一句名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應該在自己熟悉或有濃厚興趣的業務領域內選題。 ?。?)補充性原則??梢匀ミx擇那些在財會學科的研究中、工作實踐中被忽視的領域和被忽視的環節,經過研究提出見解,填補空白。 ?。?)前瞻性原則。根據個人的能力,盡量去選擇那些尚無人問津,或是前人研究的成果或經驗,在未來經濟的發展中不再適用的問題,經過研究,將其發展、完善,使之更為豐富、完整。 3.選題的方法 ?。?)觀察事物,尋找問題,發現矛盾,探討解決方法。論文選題主要來源于三個方面,即從會計實務中選題、從會計理論中選題及從會計實務和會計理論發展形勢中選題。-->在選題中尋找問題,發現矛盾,如從新事實與舊理論的矛盾中,從不同的觀點和流派的爭鳴中,從別人失敗的經驗中,從前人的不足、缺陷或漏洞中探討解決問題的途徑,選擇自己研究的課題。 ?。?)多方面探索和一方面選擇相結合。選題要將橫向空間考察和縱向時間考察相結合。根據財務會計專業的特點,所謂橫向空間考察,就是說要樹立科學的整體觀念,尋找與會計學科相交叉的學科領域,如會計學與管理學、會計學與其他經濟管理類學科、會計學與數學等,研究邊緣學科、交叉學科,找出學科結合部,探索用別的學科理論和方法去研究財務會計,運用多學科理論和方法來研究財務會計學科領域。所謂縱向時間考察,就是要認識財務會計知識的層次性和不斷抽象上升到新的具體會計理論和實務水平的無窮性,樹立不斷開拓和追求新知識的科學態度,不斷提出財務會計新的研究課題。 ?。?)想象、聯想、直覺選擇的方法。直覺是科學上重大發現的先導,是經驗事項通向概念或假設的橋梁,研究重大課題大都是通過直覺選擇出來的代表創造成果的概念或初步假設。直覺是創造之母。愛因斯坦的科學創造原理模式為:經驗──直覺──概念或假設──邏輯──理論。 4.選題注意事項 ?。?)虛實結合,以實為主,既要有理論,又要有業務方法的探討。擬定的選題,必須結合實際,針對現實,以第一手資料為基礎,必須符合事物發展的規律。最好是自己在學習上、工作中、生活里經常關心的問題,或是時常思考的問題,這十有八九會成功。 ?。?)難度適中,量力而行,即要探索新問題,又要考慮自己的專業基礎。 選題切忌過大、過難、過舊。選題過大,一是難以完成,二是不好駕馭。要選與自己的知識、能力結構、地位角度、業務專長相吻合的題目。選題難度過大,會受到時間、精力和資料的限制,是很難寫好寫完的,若無可奈何,臨時換題,時間更緊迫,不可能寫好,所以要選與自己的工作性質、工作環境、工作條件相一致,或者是相關相近的題目。選題過舊,別人嚼過的饃,沒有味道,還會讓人覺得有被抄襲之嫌。 選題最好是略有點難度,難易適中,選擇具有時代感的題目??傊?,選自己熟悉、有興趣,經常關心研究,有思想準備的題目。 ?。?)要有自己的見解,中心明確,避免綜合論述,拼湊成章。 選題時,要掌握前人和今人的研究成果,要了解該選題研究的現狀以及發展的趨勢。若是他人已解決了的問題,可以不必花力氣重復進行研究。另外,不要人云亦云,湊熱鬧,找“熱門”,要經過深入研究,冷靜地考慮,確有新見。 此外,還要考慮個人的時間、資料和研究能力。盲目選擇論題,一般說來是不會成功的。選擇自己獲取信息、尋找圖書資料方便的題目,考慮自己能利用哪些社會關系,到哪些單位調查研究,獲取哪方面的文書檔案、統計報表、數據資料比較方便,這樣有助于資料運用起來得心應手,有助于寫作的成功。 選題只要是自己有濃厚的興趣,結合工作實踐,能發揮業務專長,有占有資料的條件,能得到指導,就一定能獲得成功。 總之,寫財會論文,首先要找資料,看文章,了解別人已有的觀點、目前存在的問題,啟發自己思考。關注并了解財務會計學科領域的學科帶頭人,著名的理論著作及最新研究成果,對于論文的寫作必不可少;其次,對各種材料必須消化吸收、融會貫通,針對實際工作中的矛盾和經驗,重點研究,形成自己的觀點,提出獨到的見解??床牧?、寫文章,猶如春蠶吐絲,先吃進桑葉,經過咀嚼、消化,排除廢物,然后吐出蠶絲,做成美麗的蠶繭,進而織成五光十色的錦緞,切忌搞大拼盤,進行簡單的組合裝配。 本書第三部分列示了關于財會論文的一些選題,可供參考。
會計論文怎么寫?怎樣寫會計論文?會計畢業論文怎么寫(三)草擬論文提綱
提綱是文章的骨架,體現作者的總體思路,以及全文的邏輯性和結構框架。通過草擬提綱,可以規劃基本內容,搭好基本框架,使自己的思想明確、條理清晰,還可以發現構思的缺陷、材料的不足、論據的不充分、思路的不清晰,使論文寫作少走彎路。論文提綱一般應包括文章的基本論點和主要論據,反映文章的體系結構。簡單地說,提綱要列出一級題目、二級題目,如有需要,再作一些說明。有的人不習慣于寫提綱,提起筆來就寫初稿,結果由于構思不成熟,往往費時有關參考文獻和資料,虛心聽取論文指導教師的意見。修改論文,也是培養嚴謹的治學態度和良好學風的難得機會,因此要認真、嚴肅、不厭其煩地反復修改。修改要注意精煉,簡明。 3.謄清定稿 論文修訂后作最后檢查,滿意后定稿。
會計論文怎么寫?怎樣寫會計論文?會計畢業論文怎么寫(四)會計論文寫作的方法與技巧
會計論文是結合現實經濟活動中出現的會計問題加以研究并將研究成果描述出來的過程。由于現實經濟活動可能涉及范圍較廣,需考慮的因素較多,這必然對作者自身的知識結構有較高的要求,若避而求其次,則可能使論文落人俗套,沒有新意。因而,從立題寫會計論文直到論文的完成,要有一個科學規劃。下面闡述會計論文寫作的一些方法和要領,以供大家寫時參考。 一、選擇題目 選題是論文寫作的第一步,正確的選題在很大程度決定著會 計論文的成敗與否,因而有很多原則要領,如必須“為時而著,為事而作”(白居易)等。作為會計論文的選題,除了需遵循一般原則外,還需要注意它的特殊性。這是因為會計學術論文對專業理論基礎及實踐經驗都有一定的要求。有些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理論基礎和專業知識,但無實踐經驗,閱歷淺;有些學生有著較強的實踐經驗,但專業理論基礎不是很扎實;有些可能在這兩方面都稍顯不足。因此,必須慎重對待題目的選擇。 (一)題目選擇的一般原則 1.拄金重要與芝壟絲值兼顧的原則。會計工作具有較強的技術特征,不同的經濟業務處在不同的環境其處理方法、會計政策選擇等方面存在差異,這就要求會計的技術處理方法具有較強的適用性?,F階段,我國的會計活動就遇到了諸多挑戰,急需解決。如:資產重組中新增固定資產的計價方法問題;管理會計在商業銀行經營中的運用;企業合并中商譽的有關會計問題;衍生金融工具的會計確認基礎與計量原則;證券市場會計信息披露方式;等等。另一方面,由于論文是對學生會計相關知識和綜合運用能力的一種檢驗,是一定階段學習效果的總結,論文的選擇要具備一定的學術價值。學術價值是會計理論研究和會計論文的生命。學術價值就是要求論文從理論框架、方法等方面能夠寫出些新意,以揭示會計發展規律、促進會計事業發展。因此,凡是具有學術價值的會計問題,都是可考慮的選題范圍。當然,學術價值有高低不同層次,但不管怎樣,學術價值都是選題的著眼點。 2.量力而行原則。選題一定要充分考慮主觀條件與客觀條件,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量力而行。主觀條件主要是指個人的興趣與愛好、知識水平和科研能力等。如果論文選題連自己都不感興趣,是不可能寫好論文的。如果超出了自己現有的知識水平與科研能力,則最后成文都會很困難。實踐證明,勉強為之的題目,也是不可能出成果的??陀^條件是指占有資料的條件和指導老師的條件。該原則的基本精神是:(1)選題宜專不宜全,宜小不宜大,應揚己所長,避己所短。選題過大,會面面俱到,不著邊際,什么問題都談到,什么問題也說不清楚,難以將論題說深說透。選題過窄過小,發揮的空間很小,取得突破性成果十分困難。要根據自己的科研能力選擇大小適中,難易適中的題目。 (2)所選題目要有一定數量與質量水平的文獻資料作為研究基礎,借助這些文獻資料可以了解所選題目應涉及的內容、歷史和現狀。擁有友量翔實、—韋富的文獻資料有利于高質量會計論文的寫作。 通常將論文題目初擬印發,供學生選用,但這一般是參考題目,即便是確定的選題范圍,具體題目是靠學生本人思考選擇了。若選一個屬于會計學科中關鍵問題的小題目,而且是自己有一定的認識基礎、感興趣、有體會的,并占有一定材料或能夠比較容易取得所需材料的題目,只要抓住其要害,深入本質,科學地給予剖析,從各個角度對其精確論述,形成自己一定的獨到見解,就可望成為一篇很有分量的論文。 (二)確定選題的途徑 每個人從事會計研究的基本條件都有所不同,但必須在堅持上述選題原則的基礎上,尋求適合自己的基本條件的選題,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確定選題主要有以下幾種思路。 1.出于滿足個人興趣目的。即從自己的專長和興趣人手確定選題。如果自己對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問題比較有興趣,或在實際工作中自己就從事假賬甄別工作,就可以針對會計信息真實性問題,從會計信息真實性的標準、現實經濟中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解決對策等全方位或就某一方面展開論述。 ’ 2。熱點問題追蹤法。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對會計工作提出的要求是不盡相同的,也就是說,每一階段都有該階段的熱點話題。如前一階段的會計委派制問題、20xx年上半年的會計準則制訂權問題、現階段的會計師誠信,等等。選擇熱點問題的最大好處是比較容易取得相關的參考資料,而且選擇途徑較廣,既可以是新聞媒體,也可以是報刊雜志,還可以是專家研討等。 3.邊緣學科交叉法。即將其他學科的研究成果與會計學科相結合,利用會計學科自身專門方式方法,為其他學科和會計學科自身發展提供一個更廣闊的視角。比如環境會計是將環境問題與現代財務會計理論方法有機結合,以貨幣單位、實物單位計量或用文字說明等方式反映、記錄、報告、考核資源和環境成本與價值,評價企業環境經濟活動以及取得的環境效益對企業財務成果和社會價值形態的近期、長遠影響的一門新興會計學科。在這樣的一門新興會計學科中有許多問題是值得探討的。 4、對比法。通過對幾種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幾個方面的比較研究來認識事物。如我國借款費用準則與美國相關準則的比較研究、股份合作企業與合伙企業會計核算的差異、中美注冊會計師管理制度的研究、企業合并的基本會計方法及其比較,等等。 5、延伸法。進一步加深對某個課題的研究,該方法要較全面了解已有的相關論文,并在那些論文所闡述觀點的基礎上能夠進一步深化,避免泛泛空談。如預算會計體系進一步改革探索、對會計委派制新認識,等等。 6、補差法。對所研究的領域中尚未研究或研究不充分的問題研究。這些問題難度較大但學術價值也較大。 7、新角度法。即對同一問題從不同的角度加以論述或改變大家都采用的方法而尋求新的切入點。如模糊財務評價問題、財務工程學初探、從財政和契約關系的特征看審計的產生和發展、論經濟可持續發展與環境審計、信息不對稱與審計,等等。
會計論文怎么寫?怎樣寫會計論文?會計畢業論文怎么寫?更多信息請咨詢無憂論文網。-->
財務會計畢業論文 第十一篇
第一篇:財務會計畢業論文
淺議財務報告發展趨勢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報表使用者要求的不斷提高,現行的財務報告已經無法滿足各類不同使用者的預測、決策需要。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就要求我們必須對現行的財務報告進行改進、豐富、使其逐步完善,以便更加適應使用者的需要。
一、財務報告的發展趨勢
財務報告是衡量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的重要指標。通過前段對我國現行財務報告目前存在的問題和相應的改進措施的闡述,使得大家對現行的財務報告產生了一些更為深遠的想法。針對企業財務環境發展變化以及外部經濟的發展,企業的財務報告也將向著更為多方面的方向發展。
其一,可以增加財務業績報表。在我國現行財務報表的基本構成基礎上,可以適當增加業績報告。由于近年來一些國家的會計準則制定機構把財務業績報告的改進放在了財務報告改革的首位,即提倡在三張主表之后加上第四張,即“財務業績報告”。它將集中反映一個企業的全部業績,從而更全面,系統地反映以前被忽略的項目,如外幣折算差額、資產評估增值、債務重組收益。隨著我國金融業務的發展,公允價值將作為衍生工具的計量
屬性,即成為第四張報表的計量基礎。來容納衍生工具公允價值的變動,便于投資者充分了解有關衍生金融工具的風險和報酬。其二,適時增加社會責任報告?,F行企業的經營目標已轉化為企業價值最大化,企業將更多的將企業本身融入到整個社會中去。將擔負起更多的社會責任。所以,企業可以適時披露社會責任報告。社會責任報告是用來反映職工培訓、健康安全條件、人力資源開發、環境保護及公益性捐贈等信息。在未來的財務報告中增加社會責任信息,即增加有關企業污染環境的狀況以及治理污染的資料,綠化情況等可持續發展的相關信息。這樣有利益于整個社會維持生態平衡、保持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有利于樹立企業良好的社會形象。以堅定投資者的信心,進而促進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其三,企業財務報告除反映前述信息外,還應披露和反映以下信息,以幫助投資者及其他信息使用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企業的發展前景、經營理念。這些包括,企業管理當局的分析與評價、當地管理部門如工商、環保、技術監督部門的評價。財務報告的發展,并不是單一的某次革命就可以徹底完成的。它是循序漸進,逐步改良而逐漸完善的??茖W發展具有繼承性,而且可靠性始終是人們在決策中衡量信息質量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傊?,財務報告應從實際出發,隨著用戶需求的不斷變化與提高,進行適時的調整、改進。
二、我國企業的財務報告
(一)財務報告
1.豐富、完善財務報告的格式
財務會計報表變革的可行性是由于知識經濟的廣泛興起、網絡的普及,這都為其發展提供了理論和技術支持。表現為會計數據由紙質的載體進而升級為磁介質和光介質。從理論上講,數據載體的變化升級,從根本上消除了信息處理過程中分類與再分類的重復環節;即利用同一基礎信息可實現信息的多維組合,從而為會計數據的分類、重組、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會計數據處理工具從手工,算盤而演變成為計算機,并可以進行過程運算,這種處理方式消除了存在于地域,空間等障礙因素。并可以對報表數據進行更為深度加工,使之為企業決策做出更高效率,更高質量的支持。使報告可以在互聯網上公布其所提供的會計信息、財務數據。而信息使用者也可以完全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來甄選自己所需要的有價值的信息。
2.編制實時財務報告、重視披露預測
傳統的財務報告是事后報告,如年度報告,即根據一年的各種會計數據經過加工,整理,分析而后形成的。報告的周期和時限都很長,并且傳統的財務報告因為手工處理的低效率和完成審計程序時所需的限制而不能做到及時編報,及時報出。從而就導
致了企業所提供的財務信息剛一報出,就成了“過去時”。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信息的生產成本大幅下降,而及時性大幅提升。并且企業產品生命周期不斷縮短,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斷涌現,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不確定因素的日益突出,會計信息的決策有用周期也隨之縮短。因此,就必須建立一套能夠提供實時信息的財務報告體系。使其時間和周期不再是財務報告的約束條件。不同期間產生的財務信息可以迅速轉化為報表資料。并可以及時的以電子形式更快捷、完整、真實、系統地通過網絡平臺傳達給報表需用者。它有著雙重的優點;定期的年度會計報告仍然存在,作為財務成果分配的依據,也是年度的總結以及可以根據成本效益原則,也可以視企業的自身實際情況自行確定增加實時報告??梢允敲堪l生一筆重要交易或事項就報告一次,即實行絕對的實時報告;也可以就1天、5天、10天或1個月為限而進行相對的實時報告。這種絕對和相對的報告形式將相輔相成的向報表使(內容來源好 范文網:www.HAoWOrD.COm)用者傳遞價值性更高的決策有用信息。
3.擴展財務報告信息披露范圍,注重揭示非財務非貨幣信息
在經濟蓬勃發展的今天,與企業決策相關的信息不僅包括財務信息,還包括非財務信息。并且非財務信息已變得越來越重要。如市場份額、國內占有率、用戶滿意程度、新產品開發和應用、行業發展及競爭趨勢分析、這些信息將有助于信息使用者了解企
業的經營模式、發展前景以及行業的景氣程度。企業的經營者利用財務信息以及非財務信息做出科學,系統地分析,并加以運用到企業實際的運作當中去。使企業的財務報告更加透明,使可理解性更強。
但為了能夠確保被披露的非財務信息的準確性,企業可以允許相關部門參與到這些信息的搜集、編報中來。如:有關人力資源的信息主要由會計部門進行確認,計量;但是同時也要由人力資源部門協助完成。以便可以隨時提供的最新信息;有關銷售協議方面的信息可以由會計部門和銷售部門來共同完成;有關社會責任方面的信息則可以由部門協助會計部門進行披露。在未來的會計報告中,披露部門從單一的會計部門逐漸延伸到人事、銷售、等系列相關部門。
4.豐富現行財務報告的附注內容,完善表外信息
針對會計報表附注來說,要擴大其信息披露量。由于財務報表附注對報表數據信息的可靠性和相關性都具有重要的影響,且逐漸成為正確解讀報表數據和判斷決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國會計報表附注,現階段主要側重于對表內項目的解釋,并且主要是以財務信息為主,而對于表外信息中關于企業未來的機會風險、籌資、投資風險、通貨膨脹、行業信息等一些影響企業外部環境的非財務信息披露的太少。
未來改進的財務報表應堅持財務信息的核心地位,同時輔之于非財務信息來說明和解釋企業的各項數據指標。應當將與信息使用者相關的非財務信息、社會責任信息、預測信息、分部信息、管理會計信息以及一些重要事項,包括已承諾的事項、或有事項、報表日后事項和其他重要事項,綜合的納入附注中進行披露。同時,對現行財務報表不能反映的一些“表外信息”也要通過適當的方式予以說明,充分滿足使用者的要求。
第二篇:財務會計專業畢業論文參考選題財務會計專業畢業論文參考選題
1、會計理論研究中的現實問題。
2、企業經營機制轉換與會計職能。
3、試論我國會計法規體系。
3、論會計監督與會計控制。
5、淺談知識經濟的會計人才。
6、貨幣時間價值的經營決策中的運用。
7、淺議“穩健原則”及其具體運用。
8、企業所得稅會計之我見。
9、淺談現金流量表的分析。
10、關于會計主體問題的思考。
11、企業會計參與經營決策的探討。
12、長期投資決策方法研究。
13、會計制度改革對會計人員的新要求。
14、會計職業道德淺述。
15、淺析財會人員心理。
16、經濟體制改革與會計人員職責。
17、會計人員管理體制探討。
18、貫徹會計準則應注意的問題。
19、大中型企業委派制的若干問題。
20、關于會計委派制的若干問題。
21、內部承包企業的會計監督。
22、論工業企業財務會計工作中的“轉型”。
23、企業虧損與財務管理資產評估方法。
24、試論承包經營企業無形資產核算制度的建立。
25、淺談無形資產的保護及評估。
26、承包或租賃企業的短期化行為及其對策。
27、談合計信息失真的預防和治理。
28、試論會計信息的不對稱性。
29、虛營實虧的標本原因及解決方法。
30、論企業的資本結構。
31、負債經營戰略、籌資渠道方式。
32、通貨膨脹會計研究。
33、加入wto對我國會計改革與發展的影響。
34、知識經濟條件下會計改革與發展。
35、適應市場經濟改革會計模式
36、企業無資產的會計核算及計價方法。
37、工業企業發出材料的計價方法與探討。
38、企業潛在虧損的分析。
39、企業破產會計核算淺探。
40、淺談聯營企業的會計核算。
41、新產品發展階段的會計管理。
42、租賃租金的確定方法。
43、建立質量會計方法初
44、論目標成本會計在我國的應用。
45、審計風險成因分析研究。
46、發票及其真實性審計。
47、略談審計質量控制。
48、知識經濟對審計的挑戰。
49、作業成本法及其應用。
50、淺議固定資產投資審計的新思路。
51、說成本管理現代化。
52、論審計失效與審計過失。
53、成本管理中應引起注意的問題。
54、論成本管理系統。
55、成本控制方法改革初探。
56、全面成本控制在企業中的應用。
57、如何利用財務報表分析進行決策。
58、成本管理在企業中的應用。
59、成本補償中的幾個問題。
60、質量成本研究的幾個問題。
61、關于進一步提高審計監督水平的思考。
62、用理論指導企業真實性審計。
63、企業流動資金診斷研究。
64、公司債劵發行價格的確定及現狀分析。
65、貨幣資金應嚴加管理。
66、資產抵押租賃經營中的問題研究。
67、資金經營風險分析。
68、吸收西方會計經驗應注意的問題。
69、試論人力資源會計。
70、對企業偷稅漏稅問題的研究。
71、建立資金聯合體的探討。
72、論會計服務意識的轉變。
73、企業債劵發行中的會計核算和監督。
74、壞帳損失處理研究。
75、會計內部牽制制度的探討。
76、考核經濟效益的指標體系和計算方法。
77、工業企業籌資效益的探討。
78、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法應用與完善。
79、固定資產效益評估。
80、本量利分析在財務會計中的運用。
81、變動成本法在企業中的應用。
82、試述管理會計的主要職能和任務。
83、變動成本法與“投入費用配比原則”。
84、成本性態分析方法及其運用。
85、試論質量成本的會計控制
86、試述建立健全責任會計制度
87、論短期經營決策中最常用的專門方法。
第三篇:淺談應收賬款的風險防范與管理(財務會計畢業論文)淺談應收賬款的風險防范與管理(財務會計畢業論文)
摘要
應收賬款是企業因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而形成的債權,實質上是企業為客戶提供的一種商業信用。應收賬款的形成,一方面有利于企業擴大銷售,減少存貨,提高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由于種種不易控制因素,會使企業面臨較高的應收賬款的風險。應收賬款的風險伴隨應收賬款的出現相應而生
,它是指應收賬款款項長期難以收回時影響企業的效益,甚至形成呆賬、壞賬的不確定性。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應收賬款的風險是客觀存在且對財務狀況影響較大。只有通過合理的分析與規避,才能有效發揮應收賬款的積極作用。本文試在分析應收賬款的風險產生的主要原因,解析應收賬款風險對企業的影響,針對企業應收賬款管理中存
在的問題探索并提出了相應的防范與管理對策。
關鍵詞:應收賬款;應收賬款的風險;應收賬款管理;風險規避;
abstract
account receivable is creditors rights which arise from selling goods and offering service ,essentially it is a commercial credit provided for customers .on one hand ,the form of accounts receivable are favourable to promote sales,reduce stock,and as well as improve market competition .on the other hand,there will be a high receivables risk confronted by enterprise because of kinds of uncontrollable factors . the reveibables risk is defined as uncertainty for the bad bebt ,which will influence the profit in the long term with loan hard to be recalled.the receivables risk objectively eists ,which eerts a great impact on finacial situation.only if the enterprise reasonablely yses and takes
aversion action it can fully take advantage of accounts receivable benifits. this paper in the ysis of the accounts receivable arising from the main risk, risk ysis-to-business accounts receivable, accounts receivable management for enterprises that eist to eplore the issues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prevent and manage.
key words: account receivable ;receivable risk;account receivable manage;risk aversion
前言
應收賬款是企業的主要流動資產之一,對其管理是企業財務管理的一個重要部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隨著競爭激烈的白熱化,企業為了穩住自己的銷售管道、擴大產品銷路、減少存貨、增加收入,常常需要向客戶提供信用業務,這樣就導致了應收賬款的產生。應收賬款的形成增加了企業經營的風險,影響到企業營運和經濟效益。且據專業機構統計分析,在發達市場經濟中,企業逾期應收賬款總額一般不高于10%,而在我國,這一比率高達60%以上。能否按期順利收回應收賬款直接關系著企業的現金流量周轉速度,如果不引起重視可能會導致企業難以持續經營。因此,加強應收賬款風險防范與管理是企業生存和持續發展的關鍵。
一、應收賬款風險的成因
(一)企業經營環境的影響
隨著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作為市場一份子的企業,為了在競爭中求得生存,常常采用賒銷手段來壯大自己的市場占有份額,尤其是在市場疲軟、銀根緊縮、資金匱乏的情況下,賒銷對企業銷售產品、開拓新市場具有更重要的促銷作用。在這種銷售策略的推動下,企業的應收賬款不斷增加,經營的危險性與日劇增。
(二)企業內部的原因
第一,內控制度不健全,管理職責不清。企業基礎管理工作薄弱,經濟合同和相關的檔案數據保管不完善,是應收賬款管理工作的重大缺陷之一。
第二,指標體系不科學。企業在設置考核指標時,往往
過分強調產值、收入和利潤指標,沒有對應收賬款的回籠和存貨占用資金的情況進行考核,導致經營者盲目地追求產值、追求收入、追求利潤,而對應收賬款卻無人問津。
第三,缺乏應有的風險意識。企業在建立信用關系時,常常忽視對客戶資信的調查了解,在進行業務來往時,采用先交貨后收款的方法來盲目地追求市場占有率,從而為應收賬款的發生和回收帶來了風險。
第四,日常管理工作不到位,清欠手段單一,辦法不多,力度不夠。首先,沒有定期對賬,造成時效中斷;其次,財務、審計、監察等部門未能很好地履行監督管理職能;最后是有關責任人責任心不強,收回收不回不關自己的事,造成企業的應收賬款居高不下。
二、應收賬款風險對企業的影響
(一)應收賬款直接影響企業的現金流量
企業通過賒銷不斷擴大銷售,隨著銷售的增加,應收賬款不斷膨脹。應收賬款的增加直接影響到企業短期償債能力和現金流量。如有大量的應收賬款不僅削弱了企業短期償債能力,而且隨著現金流量的減少,又直接影響到企業的支付能力、償債能力和周轉能力,使得一些單位雖有良好的盈利狀況,但卻有利潤、無資金,賬面狀況不錯而資金匱乏,進而引發財務危機。
(二)應收賬款的壞賬風險對企業盈利狀況的影響
如果企業應收賬款數額過大,其實現的利潤就會包括大量的應收賬款,尤其是逾期應收賬款對企業的危害直接體現在壞賬風險上,致使企業存在利潤風險。
三、加強應收賬款風險的防范與管理
(一)實行應收賬款的計劃管理與動態管理
對應收賬款實行計劃管理,有助于應收賬款能夠按著企業希望的目標逐漸回收,達到減少應收賬款、增加企業現金流量的目的。因此企業在下達每年的年度預算時,對應收賬款的年末余額和回收期都設定了一個相對積極的計劃數,使企業的銷售策略和回收策略都圍繞這個計劃數進行,即在產品走俏時,賒銷規模從緊;產品疲軟時,從寬;資金緊張時,從嚴;當賒銷規模接近警戒線時,應斷然采取措施,暫停賒賬業務。
應收賬款的動態管理是企業對應收賬款實行隨時跟蹤,并根據應收賬款發生時間長短,定期對欠款客戶、欠款金額、逾期時間等進行列表排隊、賬齡分析和分級管理,及時調整收賬策略與方案,達到減少壞賬損失目的的一種方法。通過分級管理,有利于清晰地了解每筆應收賬款的實時狀態,使管理更加有針對性,應收賬款的額度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二)按規定比例提取壞賬準備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各企業業務往來中,有商品賒銷就存在壞賬風險。為了將壞賬風險降到最低且壞賬發生時不至于引起企業生產經營和財務收支的困難,就要預先按規定比例提取壞賬準備金,在壞賬實際發生時,再沖銷已提的壞賬準備。提取壞賬準備金的方法一般有以下三種:
1.賬齡分析法。賬齡分析法是依據應收賬款拖欠時間的長短來分段估計壞賬損失的一種方法。通過這種方法可促使企業采取有效的積極措施。
2.應收賬款。余額百分比法.我國現行財務會計制度規定,可以按應收賬款年末余額的3‰一5‰計提壞賬準備。 在此方法下各年度末的壞賬準備余額和應收賬款余額相配比,保持一定的計提比率,并在資產負債表中以其凈額計入資產總額,避免了資產虛增,符合謹慎性原則。
3.賒銷百分比法。賒銷百分比法是指壞賬損失的產生與賒銷業務直接相關,壞賬損失的估計數應在賒銷凈值的基礎上乘以一定比率來計算。賒銷百分比法的基礎是賒銷凈額,它反映的是一個時期的數字,以其為基礎計算出的壞賬損失估計數也是時期數,即當期應計提的壞賬準備金額。
企業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計提壞賬準備金的方法,為企業今后的順利發展奠定經濟基礎。
(三)實行應收賬款的責任管理,發揮會計的監督職能
在應收賬款的管理上,將“應收賬款回收率”直接與單位職工工資收入和單位的經營承包考核掛鉤,實行責任管理,樹立高度重視意識,將應收賬款的管理由財務部門、營銷部門共同完成,充分發揮企業會計的監督職能,輔助應收賬款的回收,從而形成一種清晰的權利、責任關系。
建立應收款掛賬審批制度,實行“誰審批,誰負責”的辦法,對每一筆應收賬款業務的發生都明確責任人。各單位可根據自身特點和管理情況,賦予不同級別的人員不同金額的審批權限,超過審批權限的,必須請示上一級領導同意后方可批準,金額特別巨大的,需報請企業最高領導批準。
建立營銷責任制,引入激勵機制,實施獎懲措施。企業可以將欠款回籠作為考核營銷部門及營銷人員業績的主要依據,并建立指標考核體系,根據指標完成情況與營銷人員的經濟效益掛鉤,以充分調動其積極性,從而加速應收賬款的回收。
(四)對客戶的信用進行評估,確定賒銷規模
引入客戶信用管理機制,對擬賒銷的客戶資產狀況、財務狀況、經營能力、以往業務記錄、企業信譽等進行深入地實地調查,根據調查的結果來評定其信用等級,并建立賒銷客戶信用等級檔案。同時根據不同用戶的信譽等級差別,結合產品市場占有率、市場需求狀況及趨勢變化等,合理確定每一個客戶的銷售政策。對于資信差的客戶采用現款交易,對資信一般或者較好的客戶在現款不被接受的情況下采用承兌匯票的方式,對于資信好的客戶則采取分期收款的方式,但在期限和累計金額上要有明確的規定。
(五)實施積極風險轉移機制
對部分不能收回的賬款可實行風險轉移:首先可以采取資產流動性上的轉移,即將應收賬款轉化為流動性和索取權更強的應收票據,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壞帳損失的發生;其次是對象上的轉移,以其應收賬款的部分或全部為擔保品,在規定期限內向金融機構借款,也可以將應收賬款全部出售給金融機構,這樣就將應收賬款回收中存在的風險部分或全部轉嫁給了金融機構;最后還可以實行方向上的轉移,當發現應收賬款很難收回時,我們可以靈活處理,從客戶手中購回自己需要的資產,以抵補這部分應收賬款,即企業可以將這部分應收賬款看作是事先預付給客戶購買資產的款項,實現了應收賬款方向上的轉移。這樣就把不能收回或收回希望很小的應收賬款進行了有效地轉移,從而避免了企業發生財務危機和經營危機。
結論:綜上所述企業經營者對應收賬款通過正確、科學地分析,采取一切積極可行的策略,加強應收賬款的管理,規避應收賬款風險,逐步減少企業的應收賬款,以期加速應收賬款周轉率,增加現金流量,減少壞賬損失,為企業今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經濟基礎,從而步入市場經濟的正軌。
致謝: 通過對會計專業知識的學習,使我受益非淺,彌補了自身知識的欠缺,在此忠心地感謝學校提供了寶貴的學習機會,感謝各科老師給予了我細致的學習輔導,以及對我的支持與肯定!
參考文獻:
1 黃明川.淺談企業應收賬款的成因及管理. 商業會計,(7):
2 喬秀霞.降低企業應收賬款管理風險的途徑.經濟師,(6)
3 王雪輝.如何加強應收賬款的管理.經濟技術協作信息,(8)
4 陳永波.企業應收賬款信用管理研究.科技咨詢導報,(2)
第四篇:淺談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會計專業畢業論文目錄
摘要: ........................... 1
關鍵詞 : ......................... 1
前言: ........................... 1
1 財務管理在中小企業管理中的地位 .............. 1
2 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現狀 ................ 1
3 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 2
3.1 財務管理意識淡薄 .................. 2
3.2 中小企業財務制度不健全 .................... 2
3.3 管理模式僵化,管理觀念陳舊 ............... 2
3.4 財務管理人員素質不高 ................. 3
4 加強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對策 ............... 3
4.1 提高認識 .................... 3
4.2 貫徹執行 .................... 3
4.3 轉變觀念 .................... 4
4.4 理解到位 .................... 4
參考文獻: ....................... 5
致謝: ........................ 5
淺談中小企業財務管理
摘要: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財務管理成為了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財務管理觀念需要不斷創新,以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本文對現代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現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闡述,并分析了財務管理的措施。
關鍵詞 :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企業管理;
前 言
企業由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中,企業的性質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由過去附屬之下的生產單位轉向市場經濟體制下的競爭主體。市場經濟下的企業是在國家宏觀調控下,按照市場要求,以提高經濟效益為目的的經濟組織。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復雜性,決定了企業管理多方面的內容,都與財務管理發生著緊密聯系。財務管理在企業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來越重要,甚至成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所在。因此,不能把財務管理從屬于企業其他管理,企業管理應以財務管理為中心,要想抓好企業管理必須首先抓好財務管理。
1 財務管理在中小企業管理中的地位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中小企業要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就離不開資金運動。而對資金運動的管理構成了財務管理的全部內容。財務管理是對企業財務活動實施決策與控制,并對其所體現的財務關系。在計劃經濟體制下,中小企業只要完成國家下達的銷售任務就萬事大吉,而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客觀上要求中小企業的營銷活動以市場為“主軸”,以追求最大的經濟效益為目的。營銷各環節為了一個共同的效益目標而開展工作,要求中小企業各個方面都要樹立價值觀念,也就是財會人員強調的資金觀念、成本觀念、效益觀念。由于財務管理具有以下幾種特點:一,財務管理是企業進行預算管理和目標管理的重要支撐;二,財務管理是對比分析企業問題的最可信的信息來源;三,財務管理是企業進行市場定位、確定市場策略的重要依據;四,財務管理是企業對主要管理人員進行激勵、考核的重要依據。因此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中心地位逐漸凸顯出來,并使之成為必然。
2 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現狀
財務管理受經濟管理體制所決定。我國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經歷了一個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過程。在我國的國民經濟體系中,中小企業是最具活力的部分之一,它們生產規模小、經營模式靈活,生產成本低、效率高。但同樣的,中小企業的發展常常受到經濟、法律和制度上諸多因素的制約,比如政策的限制、技術管理人員的缺乏、生產設備落后以及由于金融體系不發達、社會誠信缺失而導致的困難等等。就目前的經營情況來看,雖然有這么多相互關聯的制約因素但缺乏資金仍是阻礙這些企業發展的主要因素。一方面相當數量的中小企業主要缺乏系統的管理知識,過于重視短期的利潤這樣的思想導致其單純追求銷量,忽略了財務管理的重要地位。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和風險控制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另一方面,大部分中小企業的會計帳目異?;靵y,管理者無法獲得及時、有用的財務信息,影響了決策的客觀性和及時性。因此,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現狀,應當引起、主管部門和企業的重視。
3 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3.1 財務管理意識淡薄
一方面,相當一部分中小企業是私營性質,投資人集所有權和經營權于一身,在進行財務活動和處理各種經濟關系時,憑老板個人意愿,具有明顯的隨意性傾向;另一方面,某些經營者存在重技術、輕管理和重銷售、輕理財觀念,認為企業效益靠的是業務發展,不是“管”出來的,忽視財務管理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指導作用。中小企業經營者財務管理意識淡薄,制約了企業的健康發展。
3.2 中小企業財務制度不健全
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環境包括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兩個方面。外部環境的構建主要依賴于政策的制定和相關機構的支持,而內部環境的構建則主要取決于企業自身制度的建設。中小企業自身財務制度建設方面的問題主要體現為財會制度不健全。大多數中小企業缺乏完整的內部財會制度,不但在原始憑證記錄管理、定額管理、計量驗收管理等方面無制度可言,而且在財會部門職責權限、財會人員崗位責任制、賬務處理程序制度、內部牽制制度、稽核制度等方面也混亂無序。
3.3 管理模式僵化,管理觀念陳舊
一方面,中小企業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權與經營權的高度統一,中小企業的投資者同時就是經營者,這種模式勢必給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帶來負面影響。
中小企業中相當一部分屬于個體、私營性質,在這些企業中,企業領導者集權現象嚴重,并且對于財務管理的理論方法缺乏應有的認識和研究,致使其職責不分,越權行事,造成財務管理混亂,財務監控不嚴,會計信息失真等。中小企業沒有或無法建立內部審計部門,即使有,也很難保證內部審計的性。另一方面,中小企業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質不高,管理思想落后。有些中小企業管理者基于其自身的原因,沒有將財務管理納入企業管理的有效機制中,缺乏現代財務管理觀念,使財務管理失去了在企業管理中應有的地位和作用。
3.4 財務管理人員素質不高
高素質財務管理人員缺少,是影響中小企業財務核心作用難以很好發揮的主要問題。企業普遍注重對科研技術人員的培養,而對管理人員的素質提高重視不夠,對會計人員重使用輕培養,會計人員滿負荷地工作只能使其被動地處理日常事務,卻很難有時間和精力主動鉆研深層次的管理問題,對介入財務管理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能正確處理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的關系。導致在核算事務中出現重核算輕管理,重視資金運作和會計結構,輕視會計資料的加工處理和經濟活動分析,淡化了財務管理自身在企業管理的核心地位和參謀決策作用。
4 加強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對策
4.1 提高認識
建立健全以財務管理為核心的管理體系。中小企業各級領導及各部門都要以實現財務成果最大化和財務狀況最優化這個目標為出發點,機構設置、人員配備、各項管理制度都要有利于這一目標的實現。領導要重視財務管理,注重發揮財務管理的綜合管理作用,更多的掌握企業綜合情況,發現中小企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各項管理工作進行調控。財務部門要提高自身素質,提高理財水平,建立健全切合本企業實際的內部財務制度,準確、及時、全面地向領導及有關部門提供財務信息,積極參與企業經營決策及與價值管理有關的各項管理工作,做好綜合、協調和控制工作,并加強對財務部門的管理。
4.2 貫徹執行
在中小企業管理的各個環節,都應貫徹以財務管理為中心這個管理方針。如在預測環節,應把財務預測作為主要內容;在決策環節,應重視經濟效益,重點對財務成果和財務狀況的影響進行分析,以其影響程度作為方案取舍或方案優化
的主要依據;在計劃環節,應以財務計劃來統馭各種業務計劃,最后形成相對優化的綜合反映未來生產經營活動全貌的財務計劃;在控制環節,應以財務成果和財務狀況指標為控制的主要依據,運用經濟手段進行控制,及時反映企業內部各單位各部門生產經營和管理的信息;在分析環節,應重點分析財務成果和財務狀況指標;在考核環節,應以財務成果和財務狀況指標作為主要考核和評價標準,中小企業必須有一套切合本企業實際的經濟責任制度和相應的責任會計制度。
4.3 轉變觀念
理財觀念是指導理財實踐的價值觀,是思考理財問題的出發點,是理財的價值判斷形式。在現代知識經濟、網絡財務環境下,無形資產發揮著主導作用,人力素質和技能成為企業競爭制勝的先決條件,電子貨幣、無紙化交易已經逐步代替傳統財務計量方法。并且隨著企業理財手段的多樣化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現代企業正面臨著各國之間的法律、法規、準則、制度相協調與統一問題。因此在中小企業財務管理過程中要樹立以下觀念:
4.3.1 風險觀念。財務風險是指企業在組織生產經營過程中,因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而使企業有蒙受財務損失的可能性。
4.3.2 現金流量觀念?,F金流量是衡量企業經營質量的重要標準,在許多情況下,現金流量指標比利潤指標更加重要。
4.3.3 知識效益和人才價值觀念。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知識資本在企業資本結構中逐步占據主導地位,無形資產的擁有程度和質量高低,決定著中小企業在競爭中的地位,知識智力等無形資產將成為企業在競爭中能否取勝的關鍵因素,這就要求中小企業必須樹立知識效益和人才價值的觀念。
4.3.4 信息價值觀念。信息產業化的高速發展,要求中小企業理財人員必須具有對信息的識別、整理和處理能力,樹立信息價值觀念。
4.4 理解到位
應強調指出的是把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放在中心地位,發揮主導作用,并不是說可以放松或削弱企業的其他管理。以財務管理為中心并不是以財務部門為中心,而是針對當前中小企業管理現狀和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確立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的企業管理指導思想,把財務管理意識和手段貫穿于企業管理各環節的
始終。只要按財務成果最大化和財務狀況最優化的總目標強化各項管理工作,才能最終體現以財務管理為中心的思想。
總之,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經濟的迅速發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客觀上要求我們必須加強中小企業管理,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使我們的企業走出低谷,步人良性循環的發展道路,而這其中的關鍵就是要以財務管理為導向,抓好中小企業的理財工作。因此,當務之急就是要轉變觀念,樹立中小企業管理要以財務管理為中心的思想。
參考文獻:
[1]何洪光.《民營中小企業投研究》.[d]河南大學. 20xx
[2]陳瑞旺.<<發揮財務管理在中小企業的作用專題研究 >>[d].理工大學.20xx
[3]財政部注冊會計師考試委員會辦公室<<財務成本管理>>[m].經濟科學出版社.20xx
[4]蘇文成.《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 20xx年第6期
[5]劉世錦.《新階段面臨的挑戰與發展方式轉型》[j].《經濟前沿》.20xx 年第2 期
[6]袁文全.《促進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的法律制度研究》大學.20xx年4月
[7姚潔.《中美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增長中作用的比較研究》吉林大學.20xx年5月
[8]周月書.《中小企業結構及障礙因素研究》南京農業大學.20xx年6月
致 謝
在論文的撰寫過程中得到了老師的指導和幫助,在此表示我最真心的感謝。答辯時,是老師在白忙之中還能抽出時間,謝謝老師的精心指導,謝謝老師給予的幫助。老師嚴謹的治學態度、一絲不茍的作風,勤懇的敬業精神以及對工作的百般熱情,都令我十分欽佩,讓我堅定了工作信心,這一切將時刻激勵和教育著我,使我受益終生。
第五篇:財務與會計專業畢業論文選題方向夜大會計學專業畢業論文選題方向
1.電子商務環境下的財務與會計問題研究
2.企業信息化環境下的會計核算模式探討
3.企業信息化過程中的會計管理問題研究
4.網絡時代的會計環境研究
5.網絡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問題研究
6.企業資源計劃(erp)問題研究
7.網絡會計信息系統審計問題研究
8.國有股減持問題研究
9.上市公司市盈率及股票投資價值問題研究
10.上市公司財務管理問題研究
11.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問題研究
12.民營企業財務管理問題研究
13.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問題研究
14.集團公司財務管理問題研究
15.資本市場與財務管理問題研究
16.企業誠信與財務行為問題研究
17.公司經營業績評價問題研究
18.管理會計在中國企業中應用問題研究
19.管理會計創新問題的研究
20.中西方會計差異比較問題研究
21.國際業務會計問題研究
22.會計基本理論研究
23.會計準則問題研究
24.衍生金融工具會計問題研究
25.知識經濟與會計創新
26.審計理論與實務問題研究
27.民間審計理論與實務問題研究
28.現代企業制度下的內部審計問題研究
29.審計與經濟環境問題研究
30.人力資源會計問題研究
31.社會責任會計問題研究
32.會計與環境問題研究
33.會計信息質量問題研究
34.具體會計準則的中外比較問題研究
35.合并會計報表若干問題研究
36.無形資產核算和管理問題研究
37.作業成本法研究
38.成本管理的現狀、原因和對策探討
39.建立質量成本和質量會計探討
40.新經濟與會計改革問題研究
41.影響會計的環境因素研究
42.企業財務控制模式研究
43.mbo在中國企業實踐問題
44.財務報表分析和利用問題研究
45.企業失敗的財務預警問題研究
推薦其他范文:財務會計系20xx屆會計專業畢業論文選題
會計學系財務管理專業畢業論文參考選題
財務會計與審計專業本科畢業論文題目
財務與會計學系20xx屆本科畢業論文中期答辯 - 上海
財務會計 論文
《加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會計畢業論文資料庫 第十二篇
【摘 要】實踐教學是高等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搞好實踐教學, 需要轉變教學觀念, 構建新的實踐教學模式, 博士論文同時應加強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等構建完整有效的實踐教學質量保證體系。
【關鍵詞】高等教育; 實踐教學; 質量保證
21世紀國力競爭的核心是人才的競爭, 高級應用、創新復合型人才將在勞動力市場更受青睞。高校是大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前鍛煉能力、錘煉素質的一個基地, 實踐教學作為高等學校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相對于理論教學更具有直觀性、綜合性、實踐性, 在強化學生的素質教育和培養創新能力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然而我國不少高校長期以來對實踐教學缺乏應有的認識和重視, 傳統的、過時的實踐教學管理體系一直被沿用, 不能適應新時期實踐教學及人才培養的要求。因此, 近年來各高校積極推行實踐教學管理體制的改革, 努力完善實踐教學中的各個環節, 以求提高實踐教學質量。本文結合筆者所在學校實踐教學的經驗, 探索建立實踐教學質量保證體系, 該體系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轉變教學觀念
要搞好高等教育實踐教學工作, 首先應當轉變教學觀念。傳統的課堂教學習慣于學生的被動接受性學習, 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 而忽略甚至輕視實踐教學。目前, 我國大部分高校的教學計劃中實踐環節設置偏少, 實踐教學一般僅占總學分(學時)的10% - 20% , 而國外高校一般為35% 左右; 教學工作中普遍存在著偏重共性教育、忽略個性發展,重理論教學、輕實踐環節的現象。wWW.meiword.coM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影響了人才培養質量??梢哉f, 傳統的實踐教學體系和內容, 已經不能滿足飛速發展的社會對人才質量越來越高的要求。學校要保證人才培養質量, 就必須轉變觀念, 在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上下功夫.
隨著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及新世紀高等教育“培養適應我國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具有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和創業精神的高素質人才”目標要求的提出,實踐教學在教學工作中的意義越來越重要, 尤其在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方面具有其它方法無法替代的作用, 成為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環節。因此, 我們應轉變長期以來我國高等教育重理論輕實踐的觀念, 將實踐教學從從屬于理論教學服務的傳統教學思路中轉變出來, 重新認識到實踐教學環節是理論教學的檢驗、深化和延續, 是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方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培養有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復合型人才的關鍵環節, 使實踐教學為培養合格高素質創新人才的目標服務, 確立實踐教學在高等教育工作中的應有地位。目前, 我校會計學等專業正在逐步將實踐課從理論課的輔助課程中出來, 單獨設置實踐課程、編寫實踐教學大綱、設計實踐培養計劃,各種實習實訓課程的教材也在編寫和完善的過程中, 實踐教學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關注, 這將有利于我校實踐教學課程建設, 進而保障實踐教學的質量。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教師是教學的關鍵, 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能力素質是實現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有些高等院校的教師主要來自本科院校, 沒有專業實踐的背景, 他們過去很少有時間和機會去企業第一線參加專業技術的訓練和提高, 由于缺乏工程技術經驗, 在教學過程中只能紙上談兵; 指導實踐的方法和組織實踐教學環節的經驗不足, 導致實踐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因此, 加強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建設是提高實踐教學質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建設高素質的實踐教學師資隊伍, 可采用兩項措施: 一是有計劃地安排和鼓勵青年教師參加社會實踐, 到廠礦企業、各種中介服務公司等承擔實際工作任務, 增強指導教師的實踐能力和業務素質, 加強實踐教學的指導性和針對性; 二是在實踐教學的部分環節, 可以從校外聘請有專業技能、實際工作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來作指導教師,一方面加強和充實了指導教師的力量,另一方面也提供了高校教師向技術人員學習提高的機會。
同時可以請專家學者來學校舉辦專題講座, 使老師、學生獲得更多了解相關專業發展動態的機會。如我校會計系曾請人大耿建新教授、南開大學周曉蘇教授等為師生們做學術報告。他們的講座把學生帶到了一個更為廣泛的專業領域, 所傳授的前沿專業知識無疑會使學生在將來的實踐工作中受益, 這對老師知識面的擴展也有幫助。經管學院還請來清華大學郝中軍教授為我院教師作案例教學法的專題講座, 對教師們有很大的啟發。
三、加強實習基地、實驗室建設
隨著市場經濟的建立, 學生到企業實習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 絕大多數的企業不愿意接受學生實習, 即使同意接受學生實習, 也只能作為參觀性實習, 一般不提供讓學生參加生產操作的條件。要想組織好實習實踐這一教學環節, 使它不流于形式、有較強的生命力、學時利用充分并能夠獲得良好效果, 加強實習基地建設是保障實踐教學質量的重要條件之一。實習基地是否具備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條件, 實習基地的各級領導是否配合學生的實習工作, 所提供的技術文件、資料等能否滿足教學要求等, 直接影響到實踐教學的質量。
從我校實際效果來看, 產學研相結合的實踐教學模式, 無疑是一種高等教育適應社會發展要求的較先進的開放式合作模式??删徒x擇那些條件先進、專業技術面廣的企業、部門或科研 單位 作 為固 定的 校 外實 踐基 地 ;實踐基地一經確定, 應簽訂合作協議,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要統一掛牌,以便提供教學服務, 便于監督和檢查;對不具備要求的校外實踐基地應及時進行調整。
為加強基地管理, 高等院??芍贫ê蛯嵤┗囟ㄎ还芾? 使高校實習教學基地不僅能很好地發揮各項功能作用, 同時還能使基地的管理工作真正達到科學化和規范化要求。我校會計系在近幾年積極聯系了校外一些企業的財務部門、會計師事務所等, 提供了一些學生實習的工作崗位, 使學生有機會接觸真實的財務工作, 提高感性認識和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在與這些實習基地打交道的過程中, 逐步積 累 了 一 些 加 強 實 習 基 地 建 設 的 經驗, 如實習單位的考察, 雙方有關權利、義務等合同的簽訂, 實習過程中學生參與機會的保證等。
在實驗室的建設上要注重建設項目的科學性、實用性, 要有長遠觀點、創新精神及辦學效益觀點, 要充分提高設備的利用率, 減少重復購置, 把小而雜、多而亂的實驗室調整為綜合性實驗室、實驗中心。實驗室建設需要一定資金作為保證, 一方面要加大學校在實驗室建設方面的投入, 另一方面要挖掘自身潛力, 把有限的資金準確、合理、有效地利用。
四、實踐教學管理文件的規范
與實踐教學配套的規范、全面、合理、實用的教學文件是實踐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如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實踐( 實習) 指導書、課 程 設計 和畢 業 設計( 論文) 任務書等。
教學計劃是人才培養質量的基本文件, 是組織教學、安排教學任務的根本依據, 必須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 主動適應社會發展和行業需求, 突出針對性和應用性。專業技能規范是制定實踐教學大綱的基本依據, 根據人才培養規格中專業服務方向和社會對專業人才的技能要求及學科發展, 按學科體系提出系統的技能訓練要求, 并規定必須完成或選擇完成的內容。實踐教學計劃的制訂, 應該依據社會的客觀需要和學校的客觀條件來確定、通過采用科學的調查方法和確實的數據來論證, 避免在制訂教學計劃時帶有太多的主觀判斷和隨意性。
教學大綱是教學計劃的具體體現,是以綱要的形式表現的教學內容。實踐教學大綱應對各專業實踐教學環節的內容、目的要求、時間 安排 、教 學形式和手段、教學所需設施條件、考核辦法等做出明確規定。教學大綱是教學計劃的細化, 它是每一項教學項目的質量標準, 也是衡量教師的工作質量標準和學生獲得的知識和能力的質量標準。一定要健全和完善教學大綱, 明確各個教學項目的質量標準, 否則, 失去部分教學質量的可控因素, 就會導致整個教學質量的模糊, 教學質量評估難以得出有效結論。
以指導書、任務書的形式規范學生的具體工作, 指導其學習。以試題庫、考核辦法來規范對學生的評價, 制定實踐技能考核標準及辦法, 通過嚴格的考核獲得學分。以上實踐教學管理文件在我校會計系都已經較為完備, 在實施過程中將結合實際面臨的問題逐步加以修改完善。
五、改革考核辦法
實踐教學由于不同專業的實踐教學課程結構和要求不同, 同一專業不同年 級 的實踐內容的覆蓋面不同, 采用單一的考核方式顯然不能滿足各種需求, 也不夠科學和合理。因此, 在考核的形式到內容上, 都不應該忽略實踐教學課程本身的特點和規律性。學生的實踐基本技能、觀察問題、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在實踐過程中慢慢形成和提高的, 因此要摒棄傳統的只重結果、不重過程的思想, 把實踐過程重視起來, 因為實踐過程中的每個細節規范比結果更有意義和價值。學生在每次實踐中的表現都能在總成績中得到反映, 對學生能力的評價比一兩次的實習報告結果或一次考試更準確, 對學生也更公平。
課程實踐環節的成績由課程實踐指導教師負責評定, 實踐環節成績評定的依據包括: 學生參加實踐活動的日常表現、效果, 實習體會與交流情況, 實踐報告與實習日志的質量和綜合運用專業知識的水平, 實踐單位的反饋意見等。
結論
實踐證明, 實踐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 實踐教學新體系的建立, 以及實踐教學管理的科學規范, 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近年來, 我校會計系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明顯提高, 實際操作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創新意識、創造能力明顯增強, 在實習單位也得到了較高的評價。在辦學規模逐年擴大的情況下, 保證了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我們要進一步增強培養創新人才的責任心和緊迫感, 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 將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人才的理念落實到自己的工作中, 培養出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具有創新意識的復合型高級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 高玉華.高校畢業設計( 論文) 質量管理與監控體系的研究與實踐.合肥工業大學學報, 20xx,( 8) p19~22.
[2] 李海華.實踐教學質量保障機制的探 索 與 實 踐.高 等 農 業 教 育.20xx,(12)p50~53.
[3] 李天燕, 夏健剛.優化實踐教學機制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高等理科教育.20xx,( 4) p81~84.
會計畢業論文提綱寫作主要方法 第十三篇
一、編寫提綱的步驟:
(一)確定論文提要,再加進材料,形成全文的概要
(二)原稿紙頁數的分配
(三)編寫提綱
二、畢業論文提綱的擬定
一、編寫提綱的步驟:
(一)確定論文提要,再加進材料,形成全文的概要
論文提要是內容提綱的雛型。論文一般書、教學參考書都有反映全書內容的提要,以便讀者一翻提要就知道書的大概內容。我們寫論文也需要先寫出論文提要。在執筆前把論文的題目和大標題、小標題列出來,再把選用的材料去,就形成了論文內容的提要。
(二)原稿紙頁數的分配
寫好畢業論文的提要之后,論文要根據論文的內容考慮篇幅的長短,文章的各個部分,大體上要寫多少字。如計劃寫20頁原稿紙(每頁300字)的論文,考慮序論用1頁,本論用17頁,結論用1—2頁。本論部分再進行分配,如本論共有四項,可以第一項3—4頁,第二項用4—5頁,第三項3—4頁,第四項6—7頁。有這樣的分配,便于資料的配備和安排,寫作能更有計劃。畢業論文的長短一般規定為5000—6000字,因為過短,問題很難講透,而作為畢業論文也不宜過長,這是一般大專、本科學生的理論基礎、實踐經驗所決定的。
(三)編寫提綱
論文提綱可分為簡單提綱和詳細提綱兩種。簡單提綱是高度概括的,論文只提示論文的要點,如何展開則不涉及。這種提綱雖然簡單,但由于它是經過深思熟慮構成的,寫作時能順利進行。沒有這種準備,邊想邊寫很難順利地寫下去。
三、畢業論文提綱的擬定
如何落筆擬定畢業論文提綱呢?首先要把握擬定畢業論文提綱的原則,為此要掌握如下四個方面:
(一)要有全局觀念,論文從整體出發去檢查每一部分在論文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纯锤鞑糠值谋壤峙涫欠袂‘?,篇幅的長短是否合適,每一部分能否為中心論點服務。比如有一篇論文論述企業深化改革與穩定是辯證統一的,作者以浙江××市某企業為例,會計論文發表說只要干部在改革中以身作則,與職工同甘共苦,可以取得多數職工的理解。從全局觀念分折,我們就可以發現這里只講了企業如何改革才能穩定,沒有論述通過深化改革,轉換企業經營機制,提高了企業經濟效益,職工收入增加,最終達到社會穩定。
(二)從中心論點出發,決定材料的取舍,把與主題無關或關系不大的材料毫不可惜地舍棄,盡管這些材料是煞費苦心費了不少勞動搜集來的。有所失,才能有所得。一塊毛料寸寸寶貴,臺不得剪裁去,論文也就縫制不成合身的衣服。為了成衣,必須剪裁去不需要的部分。所以,我們必須時刻牢記材料只是為形成自己論文的論點服務的,離開了這一點,無論是多少好的材料都必須舍得拋棄。
(三)要考慮各部分之間的邏輯關系。初學撰寫論文的人常犯的毛病,是論點和論據沒有必然聯系,有的只限于反復闡述論點,而缺乏切實有力的論據;有的材料一大堆,論點不明確;論文有的各部分之間沒有形成有機的邏輯關系,這樣的畢業論文都是不合乎要求的,這樣的畢業論文是沒有說服力的。為了有說服力,必須有虛有實,有論點有例證,理論和實際相結合,論證過程有嚴密的邏輯性,擬提綱時特別要注意這一點,檢查這一點。
下面再簡單闡述一下編寫畢業論文提綱的方法:
1.先擬標題;
2.寫出總論點;
3.考慮全篇總的安排:從幾個方面,以什么順序來論述總論點,這是論文結構的骨架;
4.大的項目安排妥當之后,再逐個考慮每個項目的下位論點,直到段一級,寫出段的論點句(即段旨);
5.依次考慮各個段的安排,論文把準備使用的材料按順序編碼,以便寫作時使用;
6.全面檢查,作必要的增刪。
在編寫畢業論文提綱時還要注意:
第一,編寫畢業論文提綱有兩種方法:一是標題式寫法。即用簡要的文字寫成標題,把這部分的內容概括出來。論文這種寫法簡明扼要,一目了然,但只有作者自己明白。畢業論文提綱一般不能采用這種方法編寫.二是句子式寫法。即以一個能表達完整意思的句子形式把該部分內容概括出來。這種寫法具體而明確,別人看了也能明了,但費時費力。畢業論文的提綱編寫要交與指導教師閱讀,所以,要求采用這種編寫方法。
第二,提綱寫好后,還有一項很重要的工作不可疏忽,這就是提綱的推敲和修改,這種推敲和修改要把握如下幾點。一是推敲題目是否恰當,是否合適;二是推敲提綱的結構。先圍繞所要闡述的中心論點或者說明的主要議題,檢查劃分的部分、層次和段落是否可以充分說明問題,是否合乎道理;各層次、段落之間的聯系是否緊密,過渡是否自然。然后再進行客觀總體布局的檢查,再對每一層次中的論述秩序進行“微調”。
第三,畢業論文的基本結構由序論、本論、結論三大部分組成。序論、結論這兩部分在提綱中部應比較簡略。論文本論則是全文的重點,是應集中筆墨寫深寫透的部分,因此在提綱上也要列得較為詳細。本論部分至少要有兩層標準,層層深入,層層推理,以便體現總論點和分論點的有機結合,把論點講深講透。
知識經濟時代正大步向我們走來。作為繼農業革命、工業革命之后的第三次經濟革命,知識革命將給人類帶來全面和深遠的影響,大到國家、,小到企業、個人都將受其影響,經濟活動、傳統觀念、管理方法等各方面都面臨著改進與創新的現實問題,會計也不例外。知識經濟時代的會計模式將是一個全新的體系。
會計枝式的分類與知識經濟會計伎式的提出會計模式是會計實踐本質特征的基本映現。由于人們所依據的會計實踐的特征不同,論文因而有著多種不同的會計模式分類的方法。如美國著名會計學家g?g?米勒將各國會計按會計發展劃分為四大集群,再按企業環境劃分十大會計模式;美國會計學會(aaa)按"勢力范圍"將各國會計分為五大模式;英國會計學家c?w?諾貝斯按照各國現有會計慣例,采用分級分類方法,提出了一種分類系統;我國財經大學會計系課題組將會計模式按經濟體制分為六大類型等。
其實,會計是一個在一定的社會經濟環境下,依據一定的技術手段向有關各方提供決策有用信息的信息系統,具有社會性和技術性兩重特征,是社會性和技術性的統一。就目前情況看,論文對會計模式的分類一般都是從會計的社會性特征方面進行的,研究的目的是關于會計的國際化和國家化問題,很少有人從會計的技術性特征出發,亦即從會計的技術環境和會計技術方法重大變革的角度對會計模式進行分類。
我們認為:(1)會計模式的分類應從會計的社會性和技術性雙重特征進行,使之適應于不同經濟社會的社會環境,促進社會的經濟發展。(2)作為會計模式的分類標準,必須是便會計得以產生并推動會計向前發展的動力基礎,即適應社會經濟環境內部的矛盾運動和重大技術突破。按照上述標準,拋開國別會計差異,我們可以將會計模式劃分為農業經濟社會的會計模式 (簡稱為農業經濟會計模式)、工業經濟社會的會計模式(簡稱為工業經濟會計模式)和知識經濟社會的會計模式(簡稱為知識經濟會計模式)。
農業經濟會計模式是在第一次經濟革命(農業革命)及簡單的算術技術出現后形成的,以單式記帳為主要特征的會計模式;工業經濟會計模式是在第二次經濟革命 (工業革命)特別是股份制經濟形式的出現,在數學和科學技術得到進一步發展的條件下,以原始成本計價和記帳技術為主要特征的會計模式;而知識經濟會計模式是在第三次經濟革命(知識經濟革命),特別是知識資源成為企業核心資源及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為主要特征的信息技術高度發達后的會計模式。在知識經濟會計模式下,將以多種屬性計量計價和多元記帳為主要特征。
知識經濟對會計的影響主要包括兩個方面:(1)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成為第一生產力,在資源配置上以智力資源、無形資產為第一要素。掌握知識、擁有人才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會計為了適應知識經濟的需要,應如何真實反映企業擁有的資源(包括人才和知識智力資源門如何真實反映企業資源,的未來發展前景?(2)作為知識經濟時代最重要特征的信息技術,論文它充分應用于會計后,會計應作出哪些反應?對提高會計的功能有什么意義?結合以上兩個方面,我們認為,知識經濟會計模式應具備以下特征:
1?知識經濟會計模式下的會計目標
2?會計假設將被系統化、集成化模式所替代。
3?會計基本原則方面的變化。
4?會計工作中心的轉移——從有形資產會計句知識資源會計轉移。
知識經濟下會計模式要解決的問題
一個系統模式的建立都要經歷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不完善到完善的發展過程,而且往往在系統成熟完善時就是另一個系統孕育萌芽之初。工業經濟會計模式在二十世紀才達到成熟,論文也正恰恰在此時,人們對工業會計模式提出了嚴厲的批評。知識經濟會計模式目前僅僅處于研究階段,顯然在理論和實施上都存在著不足和局限性,需要不斷地加以完善和改進。
1?事項理論的不足。
2?成本-效益原則的限制
3?人力資源會計和無形資產會計研究的落后性。
主要參考文獻:
1劉磊等:(知識經濟——第三次經濟革命),中國大地出版社。
2湯云為、錢選勝:(會計理論),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3 肖澤忠:(信息技術與未來會計報告模式),(會計研究)1996年第1期。
4 [美]井尻雄士若,婁爾行譯h三式釘記的結構和原理),立信會計圖書用品社。
畢業論文范文:企業金融會計風險防范 第十四篇
我們通常所謂的風險,一般指的是具備一定條件,在一定的時期內,有可能發生的各種結果與變動程度。而單純從財務角度來說,其風險主要涉及到預期的報酬可能無法按時兌現。而企業金融會計風險作為金融風險的一個重要方面,主要是指在企業金融會計業務過程中,由于制度安排以及組織管理、技術方法和人員素質等方面原因,導致金融會計業務有可能產生經濟損失方面的風險,也就可能造成資金、財產、信譽等方面損失等等。
“施行 PBL 教學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十五篇
-->
“施行 pbl 教學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摘 要] 本文引見了在會計學專業施行 pbl 教學法的根本做法,概述了施行的根本流程和主要活動,包括四個階段、十項主要活動。本文以為,在會計學專業課程的教學中施行 plb 教學法,有益于進步學生剖析問題與處理問題的才能、自主學習才能、學習興味、陳說才能以及團隊協作才能。同時,從教員才能、教員薪酬制度、學生和學生才能評價體系四個方面總結了施行 pbl 教學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最后,本文以為,充沛發揮 pbl 教學法在會計專業教學中的優勢,應當改良現行的教員薪酬制度和對學生才能考評制度,經過“在做中學”和“整合資源”的途徑來進步教員本身才能,并對 pbl 的施行范圍加以恰當限制。
[關鍵詞] pbl 教學法; 會計學; 會計學專業教學?????????????
引言????????????????
pbl( problem - based learning) ,即基于問題的學習,也被稱之為問題式學習,是由美國的神經病學教授 barrows 于 1969 年首創。www.meiword.Com作為一種廣義的教學辦法,pbl 屬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范疇,是建構主義教學變革想象當中的一條被普遍采用的中心思緒。pbl 一改傳統教學的“以教員為中心”為“以學生為中心”,學生以學習團隊的方式,經過問題的處理來獲取問題背后的相關學問。
由于問題的處理是經過學習團隊停止的,因而,學生必需學會經過團隊的協作和學問共享來共同處理設定的問題。湖北大學商學院會計學系自 20xx 年起,開端在三年級學生的局部專業課程教學中引入pbl 教學法。經過對學生停止的問卷調查,90%學生以為,采用 pbl 教學法,本身剖析問題與處理問題的才能、自主學習才能、學習興味、陳說才能以及團隊協作才能都得到了進步。
一、施行 pbl 教學法的根本做法????????????????
基于 barrows 模型,在會計學系局部專業課程中引入 pbl 教學法時,將整個 pbl 教學流程分紅 4 個階段和 10 項主要活動。第一階段,根底準備階段。此階段的主要活動包括教員對本課程主要問題的設定、pbl 教學法的引見、組成課程學習小組等。每門課程的問題設定均對照該課程的教學大綱請求停止。
由于受教學時數的限制,每門課程普通設定 15 個左右的問題。課程學習小組的分組,采用“學生自愿組合為主,任課教員微調為輔”的辦法,目的是充沛尊重學生的意愿,減少施行 pbl 教學法過程中團隊學習的阻力。每個課程學習小組在本課程學習任務完成前相對固定。每組人數控制在 5 ~6 人,以保證團隊學習的效果。第二階段,問題處理階段。主要包括提出問題、處理問題的輔導、團隊學習監控三項主要活動。問題由教員設定,在各個學習小組自愿的根底上,將整門課程所觸及的每個問題的陳說任務詳細落實到一個學習小組。
與傳統教學形式相比,采用 pbl 教學法的狀況下,教員已不是學習的中心,教員的身份轉換為“問題提出者”、“指導者”和“監視者”。因而,關于處理問題的輔導和團隊學習的監控就顯得尤為必要。這兩項活動都是應用課外時間施行的。在擔任陳說的小組停止陳說前,教員布置一到兩次單獨的輔導。
在輔導時,教員不能直接給出問題的所謂“標答”,輔導的任務集中在兩個方面:
1. 處理問題所需信息來源的指導。在施行pbl 教學法的過程中,教員鼓舞學生多方位的應用學?,F有的圖書材料和網絡資源,通知學生如何查閱、搜集處理問題所需的相關材料。
2. 團隊學習的分工與協作。教員關注課程學習小組是如何分工和如何停止學問共享,關注每個課程學習小組成員的任務完成狀況和學問分享的狀況。由于問題的處理主要依托課程學習小組的團隊學習這一持續的過程,關于團隊學習的過程監控主要借助網絡技術,采取樹立 群的方式,使教員與學習小組以及學習小組內部各成員間樹立不連續的聯絡,到達監控的目的,保證小組成員的參與和交流。第三階段,成果陳說與討論階段。此階段在課堂施行,主要的活動包括小組陳說、討論和教員點評三個方面。首先由擔任陳說某一問題的小組成員就對問題的了解、問題處理過程和小組結論三個方面停止陳說。做陳說的成員能夠是小組代表,也能夠是一切的小組成員。
經過小組陳說,到達學問共享和鍛煉學生的陳說才能( 主要是口頭陳說才能) 。其次由其他課程學習小組自在提出對此問題的其他見地,由各小組代表盤繞問題停止討論。最后,由教員就課程學習小組的陳說和討論作出點評。教員點評的內容集中在陳說儀態、言語表達、論文問題處理過程和陳說內容四個方面。第四階段,小組評價階段。與前一階段一樣,該階段也在課堂施行。小組評價主要采用客觀評價法,由教員和其他課程學習小組對擔任陳說的小組停止總體評價。評價的結果記入擔任陳說小組成員的平常成果。
二、施行 pbl 教學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我們的教學理論來看,會計專業畢業論文pbl 教學法在會計學專業中應用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 一) pbl 教學法的施行對教員才能提出了應戰?????????????????????????
由于 pbl 將“問題”作為學習的起點,改動傳統的“以教員為中心”為“以學生為中心”,采用 pbl 教學法的教員才能提出了應戰。詳細來說,集中表如今以下兩個方面:第一,提出問題的才能。如何設計問題是采用 pbl 教學
-->法的教員必需面對的首要問題。事實上,由于 pbl 將“問題”作為學習的起點,“問題”在 pbl 中具有關鍵意義。從某種意義上講,采用 pbl 教學法以完成教學目的的關鍵在于合理地設計“問題”。按有關文獻來看,pbl 教學中的“問題”應表現以下特征: 1、問題必需能引出與所學范疇相關的概念原理。在設計問題時,首先要肯定學生需求取得的根本概念和原理,由此動身,設計出要處理的問題。問題應該具有明白的目的性與恰當的學問范圍,引導學生的學習可以主要盤繞本門課程的學問重點,又能夠一定水平上觸及相關其他相關學科的必要學問。
2、問題應該是構造不 良 的 ( ill - structured) 、開 放 的 ( open -ended) 、真實的( real - world) 問題。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問題可分為構造良好范疇的問題和構造不良范疇的問題。構造良好范疇的問題的處理過程和答案都是穩定的; 構造不良范疇的問題則常常沒有規則和穩定性。pbl 中有意義的問題是屬于構造不良范疇的問題。問題應該具有足夠的復雜性,包含許多互相聯絡的局部,而每局部又是很重要的。問題應該是實踐問題,從而可以在學習者的經歷世界中產生共鳴。
3、問題應該是可以激起起學生就此問題停止探究和學習興味。
總之,良好的“問題”應該契合維果茨基( lev vygotsky) 的“最近開展區”理論。很顯然,這請求采用 pbl 教學法的教員必需具備寬廣、深沉的專業學問,可以設計出契合教學目的所請求的“問題”。第二,扮演新角色的才能。傳統的“以教員為中心”的教學辦法,教員主要扮演的是學問的傳播者,學生相對處于被動承受學問點的位置。pbl 教學法請求“以學生為中心”,強調的是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處理問題的才能培育,需求教員在整個過程中的不同階段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初期,教員是問題的提出者,發起整個學會計專業畢業論文范文習過程; 在學生處理問題的過程中,教員是處理問題的促進者、指導者和監視者,教員要引導學生逐漸走過 pbl 的各個環節,監視小組活動,以確保一切的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要鼓舞學生外化他們的思想過程,并鼓舞他們互相評論; 在問題處理的最后階段,教員又變成學生學習活動的評價者,對學生在整個問題處理過程中的所表現出來的優缺陷加以指明,輔佐學生停止學問和才能的反應,進一步穩固和進步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處理問題的才能。
由于在施行 pbl 教學法的過程中,教員所需扮演的不同角色對教員提出了不同的請求。比方,在問題呈現時,教員要使學生卷入到“問題”當中,把“問題”看成是本人的而不是他人的; 要確保所呈現的條件沒有把“問題”的關鍵要素暴顯露來。不要運用所給條件與所需條件完整對應的“問題”。再比方,在扮演處理問題的促進者時,教員要不時地問學生: “為什么?”,“你是什么意義?”,“你怎樣曉得這是對的?”等問題,普遍理解學生對問題的了解,看課程學習小組內的了解能否分歧,以此來示范批判性思想。作為指導者時,教員普通不直接向學生表達本人的觀念或提供有關的信息,盡量不應用本人關于這一內容的學問去問一些能把學生引導到“正確答案”上的問題。
相反,教員應當在元認知( meta - cognition) 程度上發問,針對的是問題處理過程中的方案、監視、控制和評價活動,而不觸及詳細范疇的學問。譬如,“在這時我們應該問什么問題?”,“你還需求弄清什么?”,“怎樣才干弄清這個問題”,“小組的意見分歧嗎?”等等。在具有不同請求的不同角色間的轉換,除了請求教員改動貫有的角色思想定勢外,對教員的角色扮演才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請求。
( 二) pbl 教學法的施行對現存的教員薪酬制度提出了應戰????????????????
采用 pbl 教學法,由于有意義的“問題”的處理需求破費一定的時間,常常在現有的課時布置下是無法達成教學目的的。因而,在施行過程中,必需采取“課堂外”+“課堂內”的時間分配形式。特別是在“課堂外”的局部,教員需求隨時跟蹤課程學習小組的進度和成果,與學生堅持持續的互動,及時實行所應擔當的促進者、指導者和監視者的角色任務。與傳統的教學辦法相比,教員所費的時間和精神是大大增加了。目前教學管理制度對教員薪酬的考核主要是以教學大綱所規則的課時為主的考核指標,關于“課堂外”教員所破費的大量時間和精神并沒有歸入考核范圍之內,這就使得采用 pbl 教學法教員的付出得不到應有的供認,直接挫傷了教員采用 pbl 教學法的積極性。
( 三) pbl 教學法的施行對學生提出了應戰????????????
pbl 教學法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請求學生具有自主學習的才能,學生取得學問主要靠本人。從學問的取得途徑看,學生是在處理問題的過程中經過查詢材料、互相討論以及自我深思而取得和了解學問。這就請求學生必需發揮本人的自主性、主動性和首創性,論文主動建構本人的學問,不時深思以及停止批判性地考慮。同時,在 pbl 教學法中,學生對“問題”的處理是經過團隊學習的方式停止的。關于給定“問題”的處理是課程學習小組成員共同承當的任務,每個小組的成員,各自分配一定的認知工作,彼此在學問建構上是嚴密相連的?!皢栴}”最終的處理,需求小組成員的分工協作,需求成員間的學問共享。這就請求學生還應當具備一定的團隊協作才能,包括賞識和容納異類學習同伴的肉體。因而,在采用 pbl 教學法中,關于那些學習自主性和主動性、團隊協作才能較差的學生,常常會采取“搭便車”的戰略,其學習效果也就大大地打了折扣。
( 四) pbl 教學法的施行對學生才能評價體系提出了應戰?????????????????
采用 pbl 教學法的主要目的在于進步學生的以下才能和素質: 1、處理問題的思想才能和技藝;2、團隊協作才能; 3、組織應用時間的技藝; 4、獲取、評價和傳播信息的才能。這些才能和技藝正是學生,特別是對會計學專業的學生,走上工作崗位所必需的。但目前普遍通行的“以期末考試( 考核) 成果為主,分離平常成果為輔”的評價學生才能的體系并不能充沛地表現學生的才能和素質,也不能充沛表現 pbl 教學法所追求的培育目的。
三、對存在問題的幾點考慮&
-->n會計畢業論文范文bsp;???????
( 一) 改良現有的教學管理制度????????????
pbl 教學法的施行,需求一定的制度環境。從目前狀況來看,主要需求改良對教員薪酬和對學生才能考評這兩項制度。從基本上對這兩項制度做出革新還不具備理想可行性。能夠思索在對現有制度不做基本性革新的前提下,關于教員薪酬制度,能夠思索在測算施行 pbl 教學法后新增教員工作時間的根底上,關于采用 pbl教學法的教員折算規范工作量時,思索所需的新增工作時間,進步折算系數; 關于學生才能考評制度,能夠改動平常成果和期末成果折算的相比照率,加大平常成果占總成果的比重,使得經過期末考試( 考核) 所不能充沛表現的指標( 如團隊協作才能) 在平常成果中表現,最終表現在學生該課程的總成果之中。
( 二) 進步教員才能以滿足施行 pbl 教學法的需求??????????????????????
應對施行 pbl 教學法對教員才能的應戰,有兩條理想的途徑: 一是“在做中學”。經過改動傳統的教學思想和不時總結教學理論的經歷經驗,鍛煉和進步教員的提出問題和角色扮演的才能。二是“整合資源”。對每一門采用 pbl 教學法的課程成立教學小組,群策群力。依據課程的教學目的,集體討論和肯定擬提出的問題,保證從教學小組整體上具備施行 pbl 教學所需的才能構造。
( 三) 限定 pbl 教學法的施行范圍???????????????????
為從總體上保證專業的教學效果,正如對每一種教學辦法一樣,對 pbl 教學法也應當堅持一個蘇醒的認識。由于問題的處理,需求相關的學問背景和才能根底,pbl 教學法的“問題為中心”特征決議了不宜在會計學專業的低年級學生的專業根底課程施行。其“以學生為中心”的特征,決議了 pbl 教學法不具有普適性,不能適合于每品種型的學生。在高年級的學生中,能夠思索因材施教。關于學習自主性和主動性、團隊協作肉體強的學生,思索單獨樹立班級,施行pbl 教學法,綜合進步學生處理問題的思想才能和技藝、團隊協作才能、組織應用時間的技藝以及獲取、評價和傳播信息的才能。
參考文獻:?????????????????????????
[1]王紅軍.“基于問題學習的教學形式在專業教學中的應用”[j].教學研討,第 30 卷第 2期,20xx 年 3 月。
[2]黃 斌.“談 pbl 的理論與理論”[j]. 中國醫學教育技術,第19 卷第5 期,20xx 年10 月。
[3]張 銀.“淺談對 pbl 的研討與考慮”[j]. 現代教育技術,20xx 年第 3 期。
[4]david gijbels,“effects of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 meta - ysis from the angle of assesent ” [j]. www.51lunwen.com/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spring 20xx,vol. 75,no. 1,pp. 27- 61。
簡述會計畢業論文答辯中存在的問題 第十六篇
1.介紹論文不清楚。會計專業學生由于平時鍛煉不夠,論文介紹總體反映為:學生對論文不熟,介紹的內容不明不白,與預期目標相去甚遠。主要表現是走極端:要么先在黑板上寫上論文題目,再念提綱;要么是抓緊時間,通讀全文。這樣介紹會計論文的壞處是:前者過于簡單.答辯老師不能詳細了解論文的內容,無法提出適當的問題;后者雖克服了前者缺點,但往往超過規定時間,給答辯老師留下不好的第一印象,答辯老師不僅容易疲勞,而且難以抓住重點,往往憑記住的“關鍵詞”提問,難免刁鉆古怪,影響答辯效果。
2.提出問題不適當。由于答辯學生介紹論文的原因和答辯老師主觀上的原因,答辯老師在提問的數量、質量和方式上還缺乏統一規范,隨意度大,主要表現為:數量上,少則2一3個問題,多則20個以上;質量上,要么過于簡單,要么過于復雜;方式上,自己喜歡和有所研究的多提,而自己不喜歡或未曾研究的少提。除此之外,更有不負責任的老師,提出一些誤導性的問題,如你參加工作以后準備作幾套帳。
3.記錄問題不準確。記錄問題是會計論文答辯的中間環節,該環節考核了答辯學生的反映能力、速寫能力、綜合能力。從答辯實踐中看,記錄問題中所反映出的不足有:對答辯老師提問斷章取義,丟三拉四,含糊不清,張三的提問記在李四名下等等。其結果一是回答問題漏洞百出,笑話連篇,二是嚴重挫傷了答辯老師的感情。
關于我國會計目標定位的決策思考 第十七篇
-->
對我國會計目標定位的思考
[ 摘要] 本文通過對會計目標兩種觀點的對比, 結合我國目前會計環境的現會計畢業論文狀, 指出我國近期的會計目標應以“受托責任觀”為主; 但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高度發展與完善, 在不久的將來, “決策有用觀”最終必將占據主導地位。
[ 關鍵詞] 會計目標; 受托責任觀; 決策有用觀
所謂會計目標是指在一定的環境和條件下, 人們通過會計實踐活動所期望達到的目的和要求。因而, 會計目標是會計研究的邏輯起點, 也是會計實踐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 會計目標理論研究也就成為會計理論研究與會計實務發展中的重要問題。目前關于會計目標的研究, 會計理論界形成了兩大具有代表性的觀點: 受托責任觀與決策有用觀。本文在比較兩種觀點的基礎上, 結合我國會計環境的現狀, 對我國會計目標究竟如何定位, 發表一下筆者個人的看法。一、會計目標的兩種觀點及其關系關于會計目標的研究, 是美國會計界從20 世紀70 年代開始的。20 世紀70 年代, 隨著西方新技術革命、行為科學、信息論、決策論、控制論的出現以及向會計領域的廣泛滲透, 以會計目標為起點構建會計理論體系的思路逐步占據了西方會計理論研究的主導地位。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sab) 于1973 年成立后, 于1978 年發布的第一份概念結構公告“財務報表目標”就是以目標為內容, 并以此為起點發布了7 份概念公告, 形成了現行的美國財務會計概念框架。wwW.meiword.COm20xx 年7 月25 日,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向國會提交了《按照20xx 薩班納斯—奧克斯萊法案108(d) 條款要求, 對美國財務報告系統采用原則基礎的會計體系進行研究的報告》, 在報告中, sec 啟用了“目標導向”的新概念。以上研究成果形成了兩個頗具代表性的流派:受托責任學派和決策有用學派。
1. 受托責任觀受托責任觀認為, 資源的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后, 資源的受托方( 即管理當局) 應承擔合理有效地利用資源、并使其盡可能保值增值的責任, 因而, 確立的會計目標應有助于檢查和評價受托責任的履行情況。而最有效反映受托責任履行情況的信息是關于經營凈收益的信息。因此, 它強調經營凈收益的真實與準確, 注重信息的可靠性, 對向外部提供的信息有所取舍。
2. 決策有用觀決策有用觀認為, 資源的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后, 在資本市場介入的情況下, 會使資源所有者對受托資源的管理淡化, 轉而更關注資本市場的平均風險與報酬水平以及所投資企業在資本市場上的風險與報酬。而受托方的管理重心也從有效管理受托資源轉向在資本市場上使報酬與風險的比例達到最優。因而, 會計目標應為信息使用者( 包括現在的和潛在的) 提供有助于其做出合理決策的信息。因此, 它注重信息的相關性, 更關注有關企業未來現金流動金額、時間分布及其不確定性的信息。為此, 還引入各種計量屬性, 提供大量的相關信息。
3. 兩種觀點的比較
(1) 兩種觀點的主要區別見表1。
(2) 兩種觀點的局限性。由以上兩種觀點不同點的比較可見, 不論是受托責任觀, 還是決策有用觀, 二者在運用時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具體表現如下:受托責任觀的局限性表現在: 由于受托責任觀強調會計信息的客觀性, 而對相關性沒有過多要求, 并且要求在觀點區別會計研究會計處理上采用歷史成本作為計價基礎。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 許多違背會計假設的經濟業務層出不窮, 例如,企業的破產、清算和重組, 物價變動等等, 如果受托責任觀一直忽視經濟環境的變化, 很少顧及除委托者以外的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那么會計的服務職能將被弱化, 會計信息的質量也將難以保證。決策有用觀的局限性表現在: 只有在資本市場發達的條件下, 決策者才可以利用相關的會計信息做出正確的決策, 實現收益最大化。但從我國資本市場的現狀來看, 全國的資本市場并未發揮其主要作用, 眾多的投資者僅僅通過過去已公布的會計信息來了解資本市場, 根本談不上決策。通過以上比較: 可以看出, 這兩種觀點的立論基礎都是相同的: 都是植根于委托代理理論, 運行在具體的經濟環境下, 會計信息不同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受托責任觀評價受托責任的履行情況, 目的是要做出一個決策, 即是否需繼續維持這種委托關系。決策有用觀注重資本市場的風險與報酬, 其實也是為了在資本市場上找到一些能使自己所投資本達到保值、增值的受托者??梢哉f,“受托責任觀”是“決策有用觀”的基礎, “決策有用觀”是“受托責任觀”的延展。因此, 筆者認為, 這兩種觀點并非對立,兩種觀點的差異實質在于社會經濟環境不同, 會計信息使用者的范圍、需求發生了變化。在資本市場不發達或欠發達的條件下, 信息使用者主要通過已經對外公布的會計信息來考察受托者對托付財產或資源的管理和經營責任的履行情況。在資本市場高度發達并能有效運作的環境中,會計信息使用者仍然關心受托責任的履行情況, 而且更加關心會計信息的有用性, 使其確實發揮優化資源配置的作用, 因而, 使得會計信息決策的作用舉足輕重。由此可見,經濟環境是決定會計目標定位的主要因素。
二、我國目前經濟環境的基本特征
1. 國有經濟在社會經濟中占主導地位現階段我國微觀經濟組織的主體仍然是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 而國有企業大多由國家獨資經營; 國有控股企業又多數是國家一股獨大, 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時, 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并非通過資本市場, 而是采取委托人( 國家授權的國有資產投資機構) 與受托人( 企業經營者)直接接觸的形式進行。
2. 現代企業制度尚未全面建立我國目前的股份制企業基本上是由國有企業改組而來, 且股份有限公司只占一小部分, 多數是以有限責任公司形式組建的; 而在改制后的企業中, 有許多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 董事會、監事會形同虛設以及“內部人控制”等并非個別現象。就目前的多數公司而言, 實際上還是換湯不換藥, 并不完全符合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
3. 資本市場既不發達也不規范我國的上市公司只占大中型企業總數的極少部分, 就這些上市公司而言, 國有股一般占其股本總數的一半以上, 且不參與流通, 嚴格說來, 它們也并非資本完全自由流通的上市公司。更為重要的是, 由的經濟性質所決定, 國家必須保證對關系國計民生的企業行使控制權,不允許占國民經濟主導地位的國有企業的資本過于分散。因此, 在較長一段時間內, 我國資本市場在社會資源的配置中并不能占據主導地位。當前我國的經濟環境比較特殊, 雖然已經成立了800多家上市公司, 但絕大多數是國有控股公司, 而國有股不上市流通; 資本市場還很不完善, 多數投資者進入市場并不是真正地為了投資, 而是為了投機。這種特殊的經濟環境給我國會計目標的研究帶來了一定困難, 因此, 應注重研究方法的科學性, 只有運用科學的方法, 遵循實踐論、認識論、系統論的基本原理, 把邏輯思維與實證研究結合起來, 才能建立合理的目標理論。
三、我國會計目標的合理-->定位通過以上可知, 兩種觀點并不對立, 那么我們不妨認為: 我國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會計目標應該是受托責任觀和決策有用觀并行。結合當前我國資本市場尚不成熟, 還處于孕育階段, 國家及國有資產投資機構是我國會計信息的主要使用者的現狀, 我國近期的會計目標定位應以受托責任觀為主。當然會計目標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社會經濟條件的變化而變化。我國市場經濟已經過了多年的高速發展, 經濟發展水平也有了顯著提高, 經濟業務日趨復雜, 會計信息使用者的范圍也不斷拓寬, 出現了多元化、多層次的會計信息需求, 這就使得決策有用觀應用越來越廣泛。結合發達國家經濟發展的歷程, 筆者認為在不久的將來, 我國的會計目標的現狀必將被打破, 決策有用觀的主導地位必將隨著資本市場的高度發展與完善而確立。
主要參考文獻
[ 1] 葛家澍, 劉峰. 會計理論[m] . :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1998.
[ 2] 會計畢業論文勞秦漢. 科技理論研究的新視角: 從現代會計的雙重受托責任看會計的本質、職能與目標[ j] . 會計研究, 1998, ( 8) .
[ 3] 王帥. 淺議我國會計目標的合理定位[ j] . 中國科技信息, 20xx,( 8) .表1 受托責任觀和決策有用觀的主要區別受托責任觀決策有用觀依托的經濟環境委托者與受托者之間關系明確, 可以直接溝通, 且受資本市場信息變化的影響較小委托者與受托者之間關系模糊, 需通過資本市場進行溝通,對資本市場的發達程度要求較高提供會計信息的質量注重可靠性注重相關性財務報告重視損益表的編制注重有用性, 需要一套完整的財務報告會計確認和計量主張采用歷史成本以歷史成本為主, 輔以多種計量屬性并存
會計專業畢業論文開題報告怎么寫 第十八篇
研究背景
虛假會計信息是一個國際性和歷史性問題。在我國一個以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為主要特征的現代企業制度下,會計信息是所有者與經營者需要與供給的載體,所有者以此作為決策的依據,經營者用來反映其受托責任的情況。然而,由于所有者與經營者的價值取向不同,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就會產生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從而導致會計造假,它不僅會造成國有資產流失,國家稅收減少,影響國家宏觀調控,擾亂社會經濟秩序,還會削弱會計的經濟管理作用,阻礙經濟發展。而在一個有效的資本市場上,股票價格應該充分反映其代表的上市公司的資本價值。但是當虛假的會計信息向投資者傳遞關于上市公司資本價值的錯誤信息時,投資者會過分高估或低估上市公司的資本價值,導致股票價格與上市公司資本價值的嚴重背離,市場泡沫就會過度膨脹,最終導致巨大的市場風險,進而影響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甚至導致全球的經濟衰退。而民營企業造假也不想博眾,從20xx年8月公布的會計信息顯示:大部分私營企業存在會計基礎工作薄弱、白條抵庫、財務管理混亂等問題,尤其是提前確認收入、粉飾報表、亂用發票、假票平賬問題十分嚴重,這一現象大多發生在營業額為500萬元以下的小企業。
會計信息質量是會計工作的生命。會計造假就等于會計工作喪失生命。虛假的會計信息會誤導投資者,使股民啜飲會計造假帶來的太多苦澀?!般y廣廈”之流在會計報表上一再造假,制造了一個又一個“中國股市的騙局”,讓廣大的投資者憤怒悲傖,欲笑無淚,從而導致股民對股市喪失了信心,以致股市跌落由史以來的最低點;作為造假企業的債權人,則可能因此而壞帳,血本無歸。而企業會計秩序紊亂、造假嚴重已是不爭的事實。在對規模較大、實力較強的私營企業年度會計報表審計和調查過程中,我們深感這一問題較之國有企業會計問題更為嚴重。帳目混亂零散、帳實不符;內控制度虛設、交接不清;亂攤亂支等問題較為普遍,由此造成國家稅收大量流失,同時也影響了私營企業的健康發展,加大了業主的經營風險。
私營企業會計控制薄弱之原因除具有同國有企業的共性之外,還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目前銀行有多少貸款非但收不回本金,甚至連利息也無著落;作為企業的經營者,若造假可以為其升官發財提供機會,就可能毫無顧忌而主動造假。新民諺“數字出干部,干部出數字”說的正是這種現象。再看國家20xx年組織力量對1290家國有控股企業的資產負債損益情況進行審計發現,雖然企業總體經濟效益明顯好轉,但會計報表嚴重不真實的企業占68%,有的虛虧實贏,可想而知,造假已成了企業的常用手段,它們通過這些虛假會計信息“對財政報窮帳,對稅務報虧帳,對銀行報富帳,對主管部門報贏帳,其實只有領導手里的才是真帳”,以達到自身的目的。對這個社會熱點問題進行探討,我們將進一步深入認識它所產生的原因以及所帶來的危害;也告誡廣大的會計信息造假者提高認識,規范會計行為,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從而進一步規范市場經濟行為,讓更多的會計信息使用者獲得真實的信息。
文獻綜述
蔣義宏:《會計信息失真的現狀、成因與對策研究》,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xx年。本書主要以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為研究對象。它首先以投資者和經營者的視角觀察和分析會計信息失真的問題;其次,研究了IPO公司盈利預測信息失真問題;接下來研究的是從虧損到扭虧會計信息失真的兩個極端;再次是研究配股管制下的會計信息失真;最后分析了會計信息失真的制度因素與非制度因素。
楊克泉、吉星華、王麗偉:《會計信息透明度一種理論分析模式》,財會文摘卡20xx年第5期。作者認為透明的信息要滿足:首先,從質量方面來說,這種信息對于雙方來說是共同知識;其次,從數量方面看,披露方愿意提供信息供求的缺口。雖然完全的信息透明是不可能實現的,不過這并不妨礙我們以此為分析問題的參考點,就如同在解析數學中的坐標原點。
呂堅:《全面規范企業會計信息的具體措施》,財政監督,20xx年第11期。本文對在實踐中,對不對外披露而沒有受到制度的規范和約束的內部會計信息對外部會計信造成的一定影響,而導致會計信息失真的這個重要方面所形成的會計控制盲點進行分析,探討如何控制內部會計信息以達到規范全面會計信息的目的。
蔣堯明:《會計信息真實性:基于“法律真實說”的理性思考》,財經理論與實踐,20xx年第5期。本文闡述的是如何正確界定會計信息的真實性,這不僅是一個基本的會計理論問題,同時也是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虛假陳述民事責任問題的核心。但是怎樣把握會計信息真實性的本質,判斷會計信息是否真實的標準是什么,在這些根本問題上法律界和會計界存在較為嚴重的分歧。本文就是對這種分歧進行理性思考最后得出:會計信息真實性的本質是一種法律真實,它以客觀真實為基礎,但又有別于客觀真實;它側重于程序真實,是遵循程序理性的結果。因此,會計標準是衡量會計信息真實性的直接依據,而客觀真實一般不能直接作為判斷會計信息真實性的標準。法律真實是客觀真實和價值判斷的統一體,且具有不同的等級和層次。
從上述資料中我們可以得到一些啟發:造成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如有制度原因和非制度原因,也有法律原因等,都是影響信息透明度的原因。對其進行總結我們可以發現,會計造假主要是由于企業內部原因和外部原因這兩個因素所引起的,為了進一步規范會計信息,我們著重從這兩方面入手,分析虛假會計信息產生的原因,并探討其治理的對策。
寫作思路及提綱
引言
虛假會計信息是指造假行為人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制度的規定,采用各種欺詐手段在會計財務中進行,弄虛作假,偽造、變造會計事項,從而為小團體或個人謀取私利的違法犯罪行為所形成的會計信息。
一、虛假會計信息的表現
(一)原始憑證造假。是指有意識的篡改、偽造、竊取、不如實填寫原始憑證,或利用廢舊原始憑證,將個人所支出的生活費用偽裝成單位的經營開支,伺機在企業單位報銷,化工為私。更有甚者干脆制造、購買發票、憑空貪污等。根據不真實的原始憑證,即使是按照正常的會計業務處理程序進行核算,所提供的會計信息也一定是虛假的。
(二)會計過程造假。會計過程包括會計的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這是會計造假的主要表現。企業單位負責人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或是誘使他人投資而掩蓋企業的真實生產經營狀況,或是為了偷稅、騙稅,逃避國家有關部門監督,或是為了粉飾管理人員政績,授意、指使,強令會計人員編造、篡改會計數據或單位負責人與會計人員共同串通舞弊而故意造假。
二、虛假會計信息的危害
(一)虛假的會計信息會誤導投資者,使股民啜飲會計造假帶來的太多苦澀?!般y廣廈”之流在會計報表上一再造假,制造了一個又一個“中國股市的騙局”,讓廣大的投資者憤怒悲傖,欲笑無淚,從而導致股民對股市喪失了信心,以致股市跌落由史以來的最低點;作為造假企業的債權人,則可能固此而壞帳,血本無歸。目前銀行有多少貸款非但收不回本金,甚至連利息也無著落;作為企業的經營者,若造假可以為其升官發財提供機會,就可能毫無顧忌而主動造假。新民諺“數字出干部,干部出數字”說的正是這種現象。
本科會計論文提綱怎樣寫簡述 第十九篇
寫好畢業論文的提要之后,要根據論文的內容考慮篇幅的長短,文章的各個部分,大體上要寫多少字。如計劃寫20頁原稿紙(每頁300字)的論文,考慮序論用1頁,本論用17頁,結論用1—2頁。本論部分再進行分配,如本論共有四項,可以第一項3—4頁,第二項用4—5頁,第三項3—4頁,第四項6—7頁。有這樣的分配,便于資料的配備和安排,寫作能更有計劃。畢業論文的長短一般規定為5000—6000字,因為過短,問題很難講透,而作為畢業論文也不宜過長,這是一般大專、本科學生的理論基礎、實踐經驗所決定的。
淺談知識經濟時代的會計風險的控制措施 第二十篇
[摘 要] 從會計觀念由傳統的反映型向預測型轉變;樹立全新的動態時點的會計觀念;會計學的關鍵字是財富;采用積極有效的措施控制會計風險是最佳的選擇等四個方面對會計觀念的變化物質基礎和環境依據,會計畢業論文范文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以及兩者的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和相互促進的辯證關系,進行了科學的和翔實的例證,闡明了會計觀念的發展變化一定要與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相和諧,任何先進會計觀念的形成離不開經濟的發展,知識經濟時代需要會計觀念的創新。
[關鍵詞] 會計觀念 知識經濟 創新
人類社會正在進入知識型經濟高速發展的階段,人類社會的每一次重大發展,總是伴隨著人的思想、觀念的進步。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無疑對會計這一古老而重要的職業產生重大影響,因此,為了適應當今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大膽地、客觀地運用全新的思維,創造出一系列知識經濟時代全新的會計觀念是當今會計領域的一項重要的課題。
1 會計觀念應由傳統的反映型向預測型轉變傳統會計是采用一種針對過去的經濟業務的記錄和反映,借以對過去經濟事項的監督、總結和評價,是一種事后會計的觀念,因而缺乏預見性和前瞻性意識。隨著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特別是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利用傳統會計提供的信息進行決策已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誰能采用創新的思維預測未來,誰就能在未來的經濟活動中掌握主動權。WWw.meiword.CoM會計學是一門實效性很強的應用科學,隨著人們對時間與空間觀念的變化認識,必然要將會計觀念由反映型向預測型轉化,通過對現在的認知,才能更好地把握未來,這個問題解決了,會計就能更好地發揮反映、監督、預測、、評價等職能,徹底拋棄以過去為重心的理論體系的傳統觀念;建立面向未來的全新會計觀念和理論體系以適應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并有利于構建與國際接軌的面向未來的會計組織結構體系及方法體系,也使會計系統與社會經濟環境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也有利于現代信息技術的方法體系的建立,提高了會計信息的處理速度與質量,使得人們擺脫了以定期結算為基礎的傳統財務報告所帶來的會計信息滯后之苦。
2 樹立全新的動態時點的會計觀念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對傳統的會計假設沖擊很大。電子商務和網絡公司的出現,突破了會計主體的實體概念,無形資產的廣泛應用和循環,從而動搖了會計主體的穩定性假設的基礎;由于網絡公司的出現,使企業的壽命大大縮短,因為網絡公司為了達到其既定目標臨時迅速地形成一個結盟,一旦任務完成,目的達到,其網絡公司很可能立即清算、解散,因此傳統的會計持續經營的假設就被打破,所以,一系列基于持續經營假設的會計方法就勢必隨著這種企業非持續經營的新特征而改變;當今經濟社會的財務報告采用實時報告系統,最新的財務報告隨時可以得到,不必要對會計期間進行劃分,因此動搖了傳統的會計期間的假設,信息技術在世界范圍內的廣泛采用,這就加速了全球間資本流動,商品的價格也隨之發生變動,因為不同地區、不同商品、不同幣種對資產價值產生影響,這樣一來就改變了幣值不變的傳統會計假設?!?/p>
會計作為一種經濟管理活動,它必須與當今經濟時代的企業管理的反應速度快、時效性強的特點相適應。如果會計管理活動與之不相適應,象傳統會計分期核算那樣摻雜過多的人為因素,死死地堅持會計分期,必將會成為制約會計變革的桎梏。因此,建立以時點為基礎的實時會計報告系統是當今會計界的必然選擇。
3 會計學的關鍵字是財富會計學是一門對財產及其來源構成及變化進行計量,說明財富變化的趨勢及原因,并對一個組織或個體創造財富能力進行評估及預期的科學。會計學的重心實際上就是財富,人類幾千年的延續和發展,財富是最具有控制的力量,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它通過有形的、無形資產等來控制社會和他人的資源,在傳統的會計中人們容易把資產與財富混同,這在一定程度上縮小了資產的實際的范圍,并造成了變化的障礙。當今經濟社會必須強調會計資產向財富回歸,突破傳統會計的范圍,將一切具有目前價值并可能帶來或控制未來利益的資源盡可能納入會計計量的范圍,實現會計資產與財富概念的一體化,從而提高會計信息的決策有用性。
4 采用積極有效的措施控制會計風險是最佳的選擇當今經濟社會是一個高風險、高投入、高產出、高回報的時代,面對日益增加的風險,忽視和逃避都是不可取的。應該通過采取積極的管理措施,有效地預測和控制風險。同時,風險與機遇總是并存的,逃避風險就是逃避收益,風險本身并不可怕,逃避風險才是更大的風險,逃避風險將會失去重要商務機會和經濟收益,而機會和收益的喪失也是一種巨大的風險,只有在承認風險的基礎上,對風險采取積極的、最佳的控制才是唯一的正確的選擇。會計工作面對多變復雜的經濟環境,想以不變應對萬變是不現實的,也是十分可怕的。傳統的會計模式希望世界的區域一分為二,沒有第三個區域,要么全盤地承認,要么全盤地否定,不存在既有肯定又有否定的矛盾空間。傳統的會計模式是建立在種種假設的理論和方法基礎之上進行的會計處理,提供的會計信息只能是以種種會計假設為前提的,一旦這些會計假設的基礎失去了,這些會計信息就存在很大程度上的不確定性,這實際上帶來的是更大的風險———導致會計信息失真,給決策者決策造成誤導,導致決策失敗。因此,會計界應該重新承認這種現實,承認傳統會計方法下提供的會計數據有虛假的弊端,承認風險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建立全新的財務風險觀念??傊?在當今這個日新月異的知識經濟時代,創新意識和行為是整個時代的發展動力,創新促進發展,它滲透于社會的各行各業和經濟活動的方方面面,因此,會計領域也必須具備創新的觀念,徹底摒棄陳腐的會計觀念,讓全新的會計觀念深入人心,讓全新的會計觀念占領會計領域的每個角落。
參考文獻:
[1] 林保軍.知識經濟與會計創新[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xx, (1): 122-123.
[2] 楊哲旗.知識經濟對傳統會計理論體系的影響與創新[j].中國總會計師, 20xx, (32): 54-55.
[3] 趙弘.知識經濟呼喚中國[m].:中國改革出版社, 1998.
[4] 溫素彬.新經濟環境下的財務與會計變革[j].財務與會計, 20xx, (3): 18-21.
看了2022年關于會計畢業論文模板二十篇的人,還看了:
尊敬的領導:我是一名即將畢業的學生,現在向您提交我的畢業設計論文申請報告。以下是我的申請內容:1. 論文題目:《xxx》2. 論文研究內容:本論文主要研究xxx領域的xxx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3. 論文研究意義:xxx問題在xxx領域具有重要的實際應用價值,本論文的研究成果將有助于提高xxx
本科畢業論文申請報告申請人:xxx 學號:xxxxxx所在學院:xxxxx 專業:xxxxx指導教師:xxx 職稱:xxx申請時間:xxxx年xx月xx日一、選題背景本次畢業論文選題為“xxx”,選題背景如下:(此處應簡要介紹選題的研究背景、意義、國內外研究現狀等)二、研究內容本次畢業論文的研究內容
尊敬的評審委員會:我是xxx,就讀于xxx大學xxx專業,現在向您提交我的本科畢業論文申請報告。本文題目為《xxx》,主要研究了xxx。本文的研究背景是xxx,研究目的是xxx,研究方法是xxx,研究結果是xxx,研究結論是xxx。本文的研究意義在于xxx,對于xxx領域的研究和發展具有重要的參考價
尊敬的評審委員會:我是xxx,本科畢業生,現就本人的畢業論文申請報告向各位評審委員會成員提交申請。本人的畢業論文題目為《xxx》,選題的初衷是希望通過對xxx的研究,探討xxx的發展趨勢和未來發展方向,為相關領域的研究和實踐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本人在撰寫畢業論文的過程中,采用了文獻資料法、實證分析
尊敬的評審委員會:我是一名本科生,現在向您提交我的畢業論文申請報告。我的論文題目是《xxx》,指導教師為xxx。本篇論文主要研究了xxx。在研究過程中,我采用了xxx方法,通過xxx數據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在研究中,我發現了xxx,這對于xxx有著重要的意義。在論文的寫作過程中,我遇到了一些困難和挑戰